復易思厚居士書
觀汝來信,知汝宿有善根。但以未讀佛經,而且文字義理尚不明白,設若明白,當用不著第一之問。以其文云,觀世音菩薩于無量劫前久已成佛,號正法明。但以悲心無盡,慈誓莫窮,故復于十方世界現菩薩及人天凡圣等身,以施無畏而廣濟度。普門品所謂應以何身得度者,即現何身而為說法。(普門品有三十二種,人天凡圣男女之身,何可以外道瞎造之香山卷為據而疑之乎。)又何不觀下文云,不但現有情身,(人天凡圣男女,皆為有情身,謂有心識知覺也)即山河,船筏,橋梁,道路,藥草,樹木,樓臺,殿閣,亦隨機現?傄噪x苦得樂,轉危為安為事。汝若明白此一段文,斷不問是男是女。以世人未看佛經,見菩薩像微妙莊嚴,以塑畫雕刻者無超格妙手,便似女相。世人遂認為女身。而菩薩一切隨緣,以世人心中,菩薩為女身,故于夢中所現,多為老太婆身。以眾生善根淺薄,不能見菩薩微妙莊嚴之法相,故只隨彼之機而現耳。佛法中無一書名卷者。凡種種寶卷,皆外道借佛法中一事而瞎造者,以誘惑無知之人。其所說總以煉丹運氣為本,以三教同源為靠山。瞎拉儒佛道教經書中話,挽正作邪,以證明彼煉丹運氣之道,為無上最尊。凡入此道者,雖有好心,皆是糊涂人。使具真正知見,當遠離之不暇。況拜彼為師,而從之修學乎。
汝引彌陀經上話,乃經上絕無之話;蚴且渫,實是通而不通之下劣膽大人。所注之文,彼絕不知小三災大三災之所以,遂把火水風三災混而為一,亂說一套。劫者,梵語劫簸,此云時分。時之長者名為劫。一大劫,天地一成壞。如現在名為住劫,以一大劫有四中劫,即成住壞空。成壞空三劫,與住劫長短同,均無人。住劫有二十增減小劫。二十增減劫盡,則大地起火,以至初禪天,通皆成火。經二十增減劫之久,方壞完。又空二十增減劫之久,方漸漸成。又經二十增減劫之久,方入住劫。有人及一切眾生矣。此三中劫,善人或生二禪天,或生他方世界。惡人則生他方世界三惡道中受罪。世界如是火燒七次,至第八次,則成水災。直淹至二禪,如水消鹽,一無所有。水災經二十增減劫之時,方壞盡。又空如許時,而成而住。凡七次火災后,第八次即是水災。七次水災后,又七次火災,即是風災。風災則壞至三禪天,吹得一無所有。共有七八五十六次火,七次水,一次風,此乃火水風三災也。彼將三災認做一個,瞎說胡說。此話汝還不明白,且一心念佛,勿以胡說巴道的話為是即已。此世界成后,善人惡人,又復來此。譬如人家,屋壞,人全搬出,屋成之后,又復搬回。他方世界壞時成時,亦如此方之移來移去。
高王經,大藏所無。然誦之頗有靈感。以其中多有佛菩薩名號故,此經于隋唐以前就有。而宏法之人,亦不勸人念,亦不阻人念,隨在家俗人之意而為之。度劫尊經對心經,又有心經中卷下卷。心經中卷有二種,皆外道偽造者。
皈依者,皈依佛法僧三寶。以期依教修持,了生脫死,不止如世間拜師而已。然世人拜師,讀書,或學手藝,下至剃頭修腳,也須三拜九叩。汝函祈皈依,且問許多話,又要幾種書,不但不用頂禮,并合掌也不用。如此祈人開示,也太無理。況要皈依,則皈依一事,不值半文,成一無可尊重之事矣。行人問路,尚須拱手點頭。汝皈依請開示要書,只以敬上了之。若無此三事,不知又若何傲慢也。光依佛普度眾生之心開示汝。依維持法道之義拒絕汝。否則光便是自輕佛法,亦令汝輕慢佛法,故將汝之過處說破。汝必欲皈依,當向常熟寺中求之。光老矣,無目力精神應酬也。以后切勿來信,來決不復。
寺中皈依,若升座說,則未升座前,客堂頂禮知客師,方丈頂禮和尚。和尚上座,跪拜要經一小時多。下座,送和尚到方丈,又頂禮。又頂禮站班各師及知客師。汝函祈皈依,頂禮之字,都不肯寫,太把皈依三寶事看得輕了。光若不說,光亦罪過,故再說之。(丁丑八月十二日)
- 佛說無量壽經上卷
- 佛說無量壽經下卷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一)
- 華嚴經要解(1)
- 心經的人生智慧-濟群法師(一)
- 阿彌陀經白話文(一)
- 大方廣圓覺經講義-圓瑛大師(一)
- 觀經四帖疏(卷一)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一)
- 大般涅槃經卷上(一)
-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愿品講義(一)
- 大乘無量壽經白話解—黃念祖居士(一)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表解-李炳南老居士(上)
- 阿彌陀經白話文(二)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二)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卷第一)-海仁老法師(1)
- 善導大師全集-觀經四帖疏(上)
- 凈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一)
- 阿彌陀經白話文(三)
- 心經的理論和實踐-徐恒志居士(上)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 卷上
- 心經的人生智慧-濟群法師(二)
- 阿彌陀經白話文(注解)
- 阿彌陀經白話文(四)
- 大佛頂首楞嚴經卷一【一】
- 佛說長阿含經卷第一
- 凈土十要(第一) 阿彌陀經要解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五)
- 地藏菩薩本愿經導讀(作七安心)
- 悲華經卷第一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三)
- 萬善同歸集(一)
- 普賢菩薩行愿品白話解釋(一)
- 《凈修捷要》報恩談
- 華嚴經要解(2)
- 拜佛與醫(yī)學 第一講
- 心經的人生智慧-濟群法師(三)
- 復李德明居士書四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四)
- 與妙真大師書七
- 一朵蓮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開的解釋
- 凈土三經是指哪三經?主要內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實故事
- 瀟灑的東門乞丐往生記
- 百歲老居士崔成貴往生紀實
- 慈母虔誠念佛,終微笑往生凈土
- 今生做眷屬,必有前世因緣
- 兩位法師一同發(fā)愿,感佛來迎同時往生
- 無神論者歸彌陀,敬禮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認果不認因
- 曹操投胎轉世變?yōu)樨i 因果輪回不可思議
- 持燭專注觀想憶念佛,往生三天后身體依然散發(fā)奇香
- 將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極樂世界
- 念藥師佛能不能往生呢?
- 對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嗎?
- 因果是行事的準則,不可不信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專心一志念佛,體發(fā)異香往生
- 徐清賢往生紀實,亂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閻王——平等王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早晚課的內容
- 欲決定往生者,請從持戒念佛真實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觀世音菩薩圣號
- 《了凡四訓》:功名富貴能向外求嗎?
- 什么是因緣果報?因果是如何運行的?
- 民國一貧婦往生記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嗎?趁年輕先走可以嗎?
- 百歲老人往生記
- 《太上感應篇》原文及白話譯文
- 《凈土圣賢錄》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實例
- 凈土宗歷代祖師是誰?凈土宗十三代祖師介紹
- 為什么要見到自己的過失,不要看別人的不是?
- 往生論節(jié)要
- 因果輪回及天堂地獄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師十念法(文白對照)
- 十念記數念佛方法
- 蓮池大師發(fā)愿文
- 拜佛與醫(yī)學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佛說無量壽經全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文
- 阿彌陀經白話文
-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愿品講義
- 凈土十要
- 觀經四帖疏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
- 大般涅槃經全文
- 《佛說長阿含經》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表解
- 《悲華經》原文
- 地藏菩薩本愿經導讀
- 大佛頂首楞嚴經
- 凈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
- 心經的理論和實踐
- 當代往生紀實
- 拜佛與醫(yī)學
- 往生紀實
- 谷響集
- 早吃素
- 五福臨門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 法藏法師:凈土深義
- 凈土十疑論
- 諦閑法師:普賢行愿品輯要疏
- 佛說無量清凈平等覺經
- 正信的佛教
- 凈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
- 蓮池大師戒殺放生文圖說
- 佛說無量壽經義疏
- 蕅益大師法語
- 《賢劫經》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
-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原文
- 印光大師文鈔
- 臨終關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