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始佛教的主要特色有哪些?

原始佛教的主要特色有哪些?

出家眾的修行生活來看:

  食:

  1.托缽乞食;

  2.一般飲食;

  3.過午不食(日中一食);

  4.嚴禁素食主義;

  5.不忌蔥蒜五辛(比丘尼不食蒜)。

  衣:

  壞色(土黃、紅褐)袈裟(布塊縫成的五、七條衣)沒有口袋、鈕扣、腰帶等。

  。

  除雨期安居外,通常個別居住于山洞、林間、樹下、小茅蓬、小木屋等阿蘭若處。

  行:

  1.比丘徒步走路。

  2.患病時得乘牛車(不許乘馬車等貴族和軍隊的車乘)。

  3.不與女眾同座并行。

  錢財:

  1.不接受、捉拿、使用或儲存金錢(包括信用卡、郵撥賬戶、存款匯兌)、珠寶、古董等。

  2.不許買賣、貿(mào)易、營利(包括以物易物和電子轉(zhuǎn)帳)等。

從出家修行的方法來看:

  1.剃度出家受持比丘律(227戒)。

  2.依止長老5~10年。

  3.每半月(月圓、新月)布薩誦戒,互相檢討懺悔破戒言行。

  4.每年雨期(7月月圓日~10月月圓日)安居,精進禪修。

  5.修習(xí)四念處、四正勤、四神足、五根、五力、七覺分,實踐八正道。

  6.禁止學(xué)習(xí)、持誦或教授咒語。

從渡化眾生的方式看:

  1.托缽行腳,游化四方。

  2.三皈五戒,引發(fā)信樂。

  3.八關(guān)齋戒,循循善誘。

  4.病苦時或臨終說法,開示引導(dǎo)信眾,令其歡喜痊愈,或趨向果證,或生于善處。

  5.遵循自覺覺他、自利利他的原則,兼具慈悲與智能,而以言行一致的身教隨宜度化信眾。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