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哲理故事 >

哲理故事300篇(146-150)

  146、識,指認識。從思維的深度來看,識是指人的遠見卓識,是對事物發(fā)展的預見和認識的深度。

  曾經(jīng)有兩個企業(yè)都想在某郊區(qū)投資地產,并各派了專人前去調查那里的情況。結果A企業(yè)的人在考察之后,向公司報告說:“那里人口稀少,房產業(yè)發(fā)展機會渺茫,房子修好了也沒有人來住。”而B企業(yè)的人則在考察之后,向公司報告說,“該地雖然人口稀少,但那里環(huán)境優(yōu)雅,人們厭倦了城市的喧囂,定會喜歡在那里安置生活。”果然不出B企業(yè)的所料,隨著城市包圍農村,城里人越來越向往農村生活,尤其是一些農家樂,辦得更是如火如荼。所以B企業(yè)的投資是明智的。

  A企業(yè)的人員鼠目寸光,只看見眼前事物的表象,而B企業(yè)的人卻高瞻遠矚,從表象里預見到未來。B企業(yè)的遠見卓識遠遠高于前者。如果一個企業(yè)的領導像A企業(yè)的人一樣近視,那么他的動作很可能都是短期行為,而如B企業(yè)那樣見識過人,眼光放長遠一點,就能使企業(yè)獲得長遠的利益。

  真正有所成就的人,必須學會思考,而不要因循舊制。

  147、《魏書侯淵傳》載,北魏大都督侯淵,率領七百騎兵,疾奔襲擊擁兵數(shù)萬的葛榮部將韓樓。他孤軍深入敵方腹地,帶著一股銳氣,在距韓樓大本營一百多里地之處,將韓樓的一支五千余人的部隊一下子就打垮了,還抓了許多俘虜。侯淵沒有將俘虜當“包袱”背,而是將他們放了,還把繳獲的馬上口糧等東西都發(fā)還給他們。侯淵的部將都勸他不要放虎歸山,以免增加敵人的實力。侯淵向身邊的將士們解釋道:“我軍僅有七百騎,兵力十分單薄,敵眾我寡,無論如何不能和對方拼實力、拼消耗。我將俘虜放歸,用的是離間計,使韓樓對他們疑心,舉棋不定,這樣我軍便能趁機攻克敵城。”將士們聽了這番話,才恍然大悟。

  侯淵估計那批釋放的俘虜快回到韓樓占領的薊城了,便率領騎兵連夜跟進,拂曉前就去攻城。韓樓接納曾被俘過的這批部下時,就有些不放心,當侯淵緊接著就來攻城時,便懷疑這些放回來的士兵是給侯淵當內應的。他由疑而懼,由懼而逃,棄城而去沒多遠,就被侯淵的騎兵部隊追上去活捉了。

  作為一個團隊的領路人,有時候為了取得競爭的勝利還真的需要一些謀略。在自己處于不利地位的時候,采用瓦解對方士氣,破壞對手團結確實是一招妙棋。而作為一個在市場上領先的企業(yè)來說,眾多的競爭對手都對你虎視眈眈,特別是作為一個企業(yè)的管理者,人家可能正對你進行深入的剖析呢,研究你的愛好,然后有針對性地采取一些策略,如果不小心防范,可能就會有和韓樓一樣的遭遇了。

  “知己知彼,百戰(zhàn)不殆”,認清對手固然重要,有時候真正地分析了解自己卻更為要緊。

  為了能擬定目標和方針,一個管理者必須對公司內部作業(yè)情況以及外在市場環(huán)境相當了解才行。

  148、一個越國人為了捕鼠,特地弄回一只擅于捕老鼠的貓,這只貓擅于捕鼠,也喜歡吃雞,結果越國人家中的老鼠被捕光了,但雞也所剩無幾,他的兒子想把吃雞的貓弄走,作父親的卻說:“禍害我們家中的是老鼠不是雞,老鼠偷我們的食物咬壞我們的衣物,挖穿我們的墻壁損害我們的家具,不除掉它們我們必將挨餓受凍,所以必須除掉它們!沒有雞大不了不要吃罷了,離挨餓受凍還遠著哩!”

  金無足赤,領導者對人才不可苛求完美,任何人都難免有些小毛病,只要無傷大雅,何必過分計較呢?最重要的是發(fā)現(xiàn)他最大的優(yōu)點,能夠為企業(yè)帶來怎樣的利益。比如,美國有個著名的發(fā)明家洛特納,雖然酗酒成性,但是福特公司還是誠懇邀約其去福特公司工作,最后,此人為福特公司的發(fā)展立下了汗馬功勞。

  現(xiàn)代化管理學主張對人實行功能分析:“能”,是指一個人能力的強弱,長處短處的綜合;“功”,是指這些能力是否可轉化為工作成果。結果表明:寧可使用有缺點的能人,也不用沒有缺點的平庸的“完人”。

  Burnnotyourhousetoriditofthemouse.不能為了嚇走耗子而燒了房子。

  149、《夢溪筆談》記載:海州知府孫冕很有經(jīng)濟頭腦,他聽說發(fā)運司準備在海州設置三個鹽場,便堅決反對,并提出了許多理由。后來發(fā)運使親自來海州談鹽場設置之事,還是被孫冕頂了回去。當?shù)匕傩諗r住孫冕的轎子,向他訴說設置鹽場的好處,孫冕解釋道:“你們不懂得作長遠打算。官家買鹽雖然能獲得眼前的利益,但如果鹽太多賣不出去,三十年后就會自食惡果了。”然而,孫冕的警告并沒有引起人們的重視。

  他離任后,海州很快就建起了三個鹽場,幾十年后,當?shù)匦淌掳讣仙,流寇盜賊、徭役賦稅等都比過去大大增多。由于運輸、銷售不通暢,囤積的鹽日益增加,鹽場虧損負債很多,許多人都破了產。這時,百姓才開始明白,在這里建鹽場確實是個禍患。

  一時的利益顯而易見,人們往往趨利而不考慮后果。這種現(xiàn)象,古今皆然?吹绞裁葱挟斮嶅X,就一窩蜂而上,結果捷足先登者也許能獲利,步入后塵者往往自食惡果。這樣的例子可以說是數(shù)不勝數(shù)。

  作為一個企業(yè)的經(jīng)營者,在制定一個經(jīng)營決策的時候,一定要綜合考慮各方面的因素,而不能被一時的利益蒙蔽了眼睛。

  一個團隊的領導一定要學會發(fā)揮集體的力量,特別是做事關企業(yè)命運的決策的時候。萬萬不可因頭腦一時發(fā)熱,拍拍腦袋就制定個錯誤決策而毀掉自己經(jīng)營一生的成果呀。

  決策時拍腦袋,指揮時拍胸脯,失誤時拍大腿,追查時拍屁股。這種“四拍”型領導需要反思了。

  150、齊國有一個喜歡打獵的人,花費許多時間去打獵,結果卻是一無所獲,回家之后覺得愧對家人,出門又覺得對不起鄰里好友,他仔細琢磨為何自己老是獵不到獵物,最后才明白是因為獵狗不好,可是因為家窮沒辦法得到好的獵狗,于是他想回到自己田里努力耕種,有收獲之后便可買一只好的獵犬,等到有一只好獵犬時,便容易捕獲野獸,達成自己成為一個好獵人的心愿。

  “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但是應該具備哪些器具,才能善其事呢?這可能是更重要的課題。

  很多企業(yè),員工每天辛苦忙到晚,領導者也是天天加班又加班,可惜效益就是上不去?為什么?基礎建設沒打好,員工技能低,管理制度不完善等等,都可能是根源所在。

  全心投入事業(yè)經(jīng)營的企業(yè)家唯有不斷反復思考這個問題,摸索出答案,最后方能成功。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