別讓自己的心背上沉重的包袱
別讓自己的心背上沉重的包袱
仰山是溈山禪師的俗家弟子。師徒二人一年沒見了,彼此都十分掛念,等到見面時,溈山禪師問道:“這一年你都做了什么事情?”
仰山說:“我在山下開了一片荒地,種了一些莊稼和蔬菜,每天挑水澆地,鋤草除蟲,然后拿到集市上去賣,收成很好。”
溈山禪師贊許地說:“你這一年過得很充實呀!”
仰山便問:“師父,您這一年都做了什么事?”
溈山禪師笑著答道:“我過了白天就過晚上。”
仰山隨意地說:“您這一年也過得很充實呀!”剛說完,就覺得自己這樣說欠妥當,因為雖然自己是無心的,但是在別人看來,這話語中似乎帶著諷刺的意味,于是漲紅了臉,心想:“我這樣說,老師一定以為我在取笑他,這樣說實在是太不應該了!”
仰山的這一窘態(tài)早就被溈山禪師看破了。
就在仰山盤算如何補救的時候,溈山禪師責備他說:“只不過是一句話,你為什么要看得那么嚴重呢?”
仰山仔細一想,明白了禪師的用意:偶然的小疏忽或無意的小過失,只要不是有心那樣做的,也沒有造成什么嚴重的后果,那就隨它去吧,沒有必要總是把它放在心里。想到這里,仰山頓時釋然。
珍珠之所以珍貴,并不是因為它們沒有瑕疵,而是因為它們的光芒掩過了斑點。完全沒有必要因為一個微不足道的小錯誤而耿耿于懷,惶惶不安。風吹云過,煙消霧散,你會發(fā)覺天地原來是如此澄明,一切都是那么自然,不如快樂一些,為什么要讓自己背著沉重的包袱呢?
- 上一篇:豁達樂觀,快樂常在
- 下一篇:把悔恨拋在身后,幸福只在前方
- 因果報應
- 嫖娼有報應嗎?真實的嫖娼報應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邪淫現世報:二男女車上縱欲釀車禍被燒死
- 我懺悔,我的報應來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學佛與富貴
- 與賣淫女風流一次 70歲花心老漢染惡疾
- 被燒死的蛇
- 佛學故事
- 百喻經故事全集譯注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邪淫的隱形果報 誰都逃不掉
- 念地藏經招鬼?不敢念地藏經的請進來
- 民間故事
- 大難不死 意外獲得足以致富的特異功能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鳥為食亡,人為色死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故事
- 一盆洗腳水的警示
- 損友導淫 精盡喪命
- 佛教因果報應的真實案例
- 淫色最容易觸犯,不斷淫欲心難清靜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善護口業(yè),免遭大難
- 智慧故事
- 心經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這兩個因果故事,讓你了解什么是業(yè)障
- 兩性關系
- 地藏經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為老公念心經,菩薩真的加持為其開智慧了
- 學會心平氣和
- 夫妻姻緣天注定,能改變嗎?
- 吃虧是在給自己積福
- 梅蘭芳父親傾囊布施 終獲善報
- 當代最受歡迎的佛學大師及其代表作
- 智商不高 卻很幸福
- 須達長者布施的故事
- 自害傷彼,害人者終將害己
- 佛陀十大弟子之說法第一的富樓那
- 癡人救駝,駝甕俱失
- 故屋有鬼
- 智慧第一的舍利弗的故事
- 釋迦牟尼是真實存在的嗎?釋迦牟尼的一生
- 釋迦牟尼的一生
- 萬年寺無梁殿的由來
- 峨眉山隱士蒲公遇普賢菩薩的故事
- 印宗法師成就六祖惠能大師的因緣
- 武則天信佛教嗎?武則天崇佛
- 梁武帝“舍身人寺”
- 普陀山是觀音菩薩的道場嗎?觀音道場普陀山
- 灑水觀音代表什么?灑水觀音的寓意與故事
- 佛陀十大弟子之智慧第一的舍利弗
- 舍利弗證得天眼通,是因布施而得來的?
- 一動不如一靜
- 認真活在當下
- 你要懂得,體驗自我內心的世界
- 人活得就是個心態(tài)
- 茶要用沸水沏才會清香
- 有時候壓力會成為負擔
- 誰都有所不能
- 珍惜自己所擁有,就是最大的財富
- 任何時候都不要失衡
- 生活中的很多東西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
- 不要為了轉瞬即逝的快樂作繭自縛
- 多審視自己的言行
-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 真正困擾你的,是自己本身的執(zhí)念
- 不要讓別人的行為影響到你的情緒
- 喜歡搬弄口舌的人,會讓別人感到討厭
- 為什么我們不能很快地認識自己?
- 只有人心,才具有千尺的深度
- 修心,是治愈一切煩惱的良藥
- 所謂修行,實際上就是做好無數的小事情
- 真心本性是最珍貴的財寶
- 人生隨時可能落入生死井中
- 西天二十八祖之九祖伏馱密多的故事與傳法偈
- [白云禪師]如何理解“與生死有關,與道相應”?
- [綠茶]六安瓜片的傳說故事
- [禪宗文化]洪州禪地位如何?
- [哲理故事]別讓自己的心背上沉重的包袱
- [佛經故事]嘆父德行喻的原文與翻譯
- [佛與人生]如何分辨“需要”與“想要”?
- [佛學常識]出家做和尚有年齡的限制嗎?
- [白云禪師]“法”是不是解決問題的能力?
- [禪茶]中國茶道盛于宋代的原因
- [禪宗文化]禪宗在唐代興盛有哪些社會原因?
- [哲理故事]豁達樂觀,快樂常在
- [佛經故事]山羌偷官庫喻的原文與翻譯
- [佛與人生]有福不享是傻瓜嗎?
- [佛學常識]短期出家需要受持什么戒律?
- [白云禪師]福德與功德有何差別?
- [華嚴經]若有欲得如來智,應離一切妄分別,有無通達……
- [烏龍茶]“三坑兩澗”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