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故事 > 人物故事 >

玄奘精神 第57節(jié):第八章 勇氣和信念是前進的自驅力(7)

  "黨援之眾,無競大義。群迷之中,無辯正論。"

  意思是跟這些只會跟著國王起哄而不是真正追求佛法大義的糊涂人沒什么好辯論的。說完,如意大師就去世了。世親法師成名后,請求繼位的國王再次召集辯論,順利擊敗對手,為師父平反正名。

  世親法師也是印度佛教歷史上的一位重要人物,人稱世親菩薩。世親是如意法師最得意的弟子,跟他的師父一樣信奉小乘佛教徒,博聞強記、悟性非凡。當世親斗敗對手為如意法師平反后,他在小乘佛教界的聲望達到了頂點。就在這個時候,他的哥哥無著菩薩,卻從小乘佛教轉信大乘佛教。

  世親不明白哥哥為什么要轉信大乘,于是就離開北印度前往求教。當他來到恒河邊上時,無著菩薩已經(jīng)等在河邊一座古老的磚質佛塔里。但是無著菩薩沒有馬上與弟弟見面,而是讓自己的弟子在當天夜里前往世親所住的房間窗外誦讀《十地經(jīng)》。但凡高僧,都對佛經(jīng)有著過人的直覺,世親一聽到這部佛經(jīng)的內容,馬上明白自己以前所信仰的小乘佛學并不完備,過去所花的很多時間精力可都白費了。作為小乘佛教的大師,世親經(jīng)常攻擊大乘學說,于是他開始懺悔,想要找到一個贖罪的辦法,最后把所有的過錯都歸結到了舌頭上,并且拿出一把鋒利的小刀,準備把自己的舌頭割掉。一直在屋外觀察的無著菩薩立刻現(xiàn)身阻止了他,說過去你用舌頭攻擊大乘,以后也可以用舌頭去弘揚大乘,何必把它割掉呢?在無著的開導下,世親就在恒河邊的這座佛塔前改信大乘佛教,后來成為大乘佛教的頂尖人物。

  更為湊巧的是,世親菩薩寫《阿毗達磨俱舍論》的地方就在脅尊者房間東面的老屋里。迦膩色迦寺見證了印度歷史上佛教最為昌盛時代,也見證了一大批為了追求佛法真理者的動人故事。

  在這樣一個充滿了歲月感和人文氣息的地方,玄奘駐足良久,先賢故事固然值得追憶,但重新弘揚佛法的重任,卻要由后來者去完成。

  求知的緊迫感,命運的緊迫感,事業(yè)的使命感,讓玄奘再度起程。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