凈土法門唯信為本
〈凈土法門唯信為本〉我們講信愿行,實質(zhì)凈土法門的根本核心就是信心。有了信心自然就有愿生心,自然就有念佛之行。所以信心是統(tǒng)攝信愿行的。那么信心不具足,跟后面的愿心行持有直接的關(guān)系。我們很多人念佛往往信心不夠,擔心不能往生,這就是信心不具足。
〈凈土法門,唯信為本。信的及,忤逆十惡皆能往生;信不及,通宗通教,未斷惑者皆無其份。〉這就告訴我們能不能往生,就靠我們的信心怎么樣。我們信的及,忤逆十惡都能往生;我們?nèi)绻挪贿^,邊念佛邊懷疑邊擔心,就覺得我業(yè)障重煩惱重我這樣能往生么,這就是信不及。我們?nèi)绻麑Π浲臃鹩幸苫?擔心自己不能往生,即使通宗通教未斷惑者,我們即使能夠通達教理、能夠明白禪宗,但是只要沒斷煩惱,都無其份,都不能往生。所以往生跟我們個人的修持都沒有關(guān)系,跟我們對佛的信仰有直接的關(guān)系。從力量講往生是全靠佛力,那么我們眾生跟佛力的感通呢?靠信心,靠信仰。我們怎么去感通佛力?就是靠信心。信心不具足就無法感通佛力了。
〈樂邦有路 起信即生 〉只要起信,我們相信念佛往生,這個信心具足,往生就具足了。所以什么是決定我們往生的呢,是我們信仰的時候決定我們往生的,我們相信念佛能往生,當下信心具足往生就決定。
- 上一篇:我們念阿彌陀佛,地藏菩薩最高興了
- 下一篇:凡夫為何在賺錢,看電視,打麻將時精進勇猛
- 西行法師:對凈土法門生起清凈的信心
- 凈界法師:佛陀為什么主動宣說凈土法門?
- 印光大師:想了脫生死大事應當以凈土五經(jīng)作為常課
- 印光大師:凈土法門廣大無邊、承載萬物
- 智隨法師:護念是什么意思?為什么會憶念阿彌陀佛?
- 印光大師:凈土法門的宗旨是什么?以信愿行三法為宗旨
- 大安法師:誦經(jīng)念咒對修凈土法門弟子算夾雜還是助修?
- 印光大師:凈土法門是簡便又深遠廣大的
- 大安法師:怎么看待人間佛教與凈土法門的關(guān)系?
- 大安法師:修凈土法門忌諱什么?夾雜
- 印光大師:凈土法門是了生死的無上妙法
- 智隨法師:判教起始于印度,根源于佛陀
- 念西法師:怎么判斷前世有沒有修過凈土法門?
- 大安法師:五濁惡世唯有凈土法門可通入涅槃解脫之路
- 智隨法師:學佛人怎么面對世間的事務呢?
- 智隨法師:專修念佛的人還要學習佛法嗎?學法和念佛的關(guān)系
- 智隨法師:如何安心?學法是眾生安心的根本
- 大安法師:不信凈土法門的四種特點
- 智隨法師:出家人要有氣質(zhì)、僧格、感召力、威德
- 智隨法師:出家人有幾種類型?僧人的四種分類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