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色修厭 悟心空寂──西方寺彌陀佛七法會過堂開示

  于色修厭.悟心空寂

  ──西方寺彌陀佛七法會過堂開示

  各位法師、各位居士:

  我們佛教吃羅漢齋的目的,就是不讓我們在味覺上有所貪圖,就是平等地一菜、一飯、一湯。因?yàn)橐话銇碚f,我們的身心也就是感官,對物質(zhì)世界的種種,都是有反應(yīng)的;我們的眼對色有反應(yīng)、我們的鼻對香有反應(yīng)、我們的舌頭對美味的食物有反應(yīng)、我們的身體對細(xì)滑的觸覺有反應(yīng);我們有那么多的反應(yīng),試問如何能了生脫死?

  關(guān)于「離欲解脫」的問題,有一段釋迦佛跟阿難的對話,講得非常之好:

  當(dāng)時佛陀在舍衛(wèi)國的祇樹給孤獨(dú)園說法。

  佛陀問阿難:「如果有諸外道出家人來問你說:『阿難!佛陀為什么教人修諸梵行?』你要如何回答?」

  阿難說:「佛陀!我將依您所教,告訴他們,是為了于色修厭,不起恩愛之心,就能離開欲望的擺布,進(jìn)而滅盡煩惱,直至解脫,并悟到心空寂然,不生不滅的平等法性。從離色相后,于受、想、行、識,亦復(fù)如是修行。一個不再受五蘊(yùn)束縛的人,即能和佛心平等相應(yīng)。佛陀!如果有外道出家來問我這問題,我將會如此回答!

  佛陀說:「阿難!善哉!善哉!應(yīng)該如此回答。為什么呢?我確實(shí)是為了于色修厭、離欲、滅盡、解脫、不生的緣故,教人修諸梵行!

  阿難的回答中,提到「于色修厭」;我們都知道《心經(jīng)》里頭說「色即是空」,「色」是什么呢?一切現(xiàn)象界的東西,都可以稱為「色」。那么如何才能于色修厭?其實(shí)我們一般人是容易生愛多過容易生厭的,而對于自己喜歡的東西馬上就會生愛。比如說,我們之所以喜歡好吃的東西,就是因?yàn)樨潗鬯奈兜?但是如果我們懂得「修厭」,那么就不會起貪愛之心,就不會因?yàn)檫@個菜好吃而多吃,這樣的話,自然而然慢慢地,就會離開這個欲望的束縛。其實(shí),我們很多時候就是欲望在擺布我們,我們不知不覺地跟著欲望走。

  所以,阿難說,如果沒有欲望的話,就會怎么樣呀?就能離開欲望的擺布,進(jìn)而滅盡煩惱,直至解脫。其實(shí),我們之所以不能解脫,就是因?yàn)闉橛醒邸⒍、鼻、舌、身、意這六根,在面對色、聲、香、味、觸等六塵時,從而產(chǎn)生貪愛,令我們難以舍離。所以,如果能有所醒覺而生厭離想的話,就不會為物欲所縛,并領(lǐng)悟到自性的心空寂然,不生不滅的平等法性。而從離色相后,于受、想、行、識,亦復(fù)如是修行。這樣一個不再受五蘊(yùn)束縛的人,自然就能能和佛心平等相應(yīng)。

  阿難向佛陀表明,如果有外道出家來問他這問題,他將會如此回答。

  阿難這么說,對不對呀?答得好不好呢?當(dāng)然是回答得非常好了。所以佛陀就說了:「善哉!善哉!」表示非常的贊嘆。并說自己確實(shí)是為了上述緣故,教人修諸梵行。也就是以此來教育弟子于色修厭;生厭還不夠,還要離欲,舍離一切貪愛、欲望,最后煩惱滅盡而終得解脫。

  所以,我們過堂吃飯就是希望讓大家怎么樣呀?于諸美味不起貪念,假如說擺了八個菜、六個菜在你面前,那你就會起分別心,啊!這個菜好吃,我多吃幾口;那個菜不好吃,我就不吃。但是為了修行,我們一定要吃,所謂「為療形枯」,以假修真。因此如果我們有這種貪欲,我們就要改正。其實(shí),修行就是修正自己的錯誤;我們《心經(jīng)》都會背,但真正的了解及體會卻不多,所謂「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fù)如是」,色、受、想、行、識就是五蘊(yùn);色,即物質(zhì)、現(xiàn)象,包括我們的軀體;受、想、行、識,即心理活動,亦即精神活動;蘊(yùn),就是積聚虛妄物塵念相的意思,亦即執(zhí)著顛倒以為真實(shí)而遮障真如本性之義。也就是說,因?qū)ξ镔|(zhì)與自我的錯誤認(rèn)知與執(zhí)著,從而使人迷失了清凈的本性。這物質(zhì)和自我對本性的遮障,可以從色、受、想、行、識五個方面來剖析解釋,故稱為「五蘊(yùn)」,合起來就是我們的身、心。而這些現(xiàn)象界、精神界所呈現(xiàn)的一切,其實(shí)都是緣起性空,都是沒有自性的;能夠真正體悟這個道理,從而達(dá)到空寂的境界,這就是真正的解脫了。好了,我們結(jié)齋。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