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凈土宗 > 因果啟示 >

精誠感格

  精誠感格

  朱壽昌。知岳州。善治水盜。旁郡取以為法。旋知閬。治獄如神。父巽。守京兆。母劉氏。巽妾也。方娠而出。壽昌生數(shù)歲。始?xì)w父家。母子不相聞五十年。行四方求之不置。用浮屠法。灼背燒頂。剌血書佛經(jīng)。熙寧初。與家人辭訣。棄官入秦。曰。不見母。吾不返矣。遂得之于同州。劉年七十余矣。迎以歸。事聞。詔還就官。王安石。蘇軾等。爭為詩美之。數(shù)年母卒。既葬。有白烏集墓上。累官中散大夫。卒年七十。(孝義傳)

  朱壽昌宋朝天長(今安徽省)人,字康叔。任岳州知官時,善于治理水盜,鄰近州郡也學(xué)用其法。又歷任閬州知官,治理訟獄,辦案如神,政績卓著。

  其父朱巽,官任京兆太守,其母劉氏,是朱巽小妾,出身微賤,剛懷孕壽昌時,就被休離,出嫁于民間,壽昌出生三歲后,才回到父家,從此母子分離,經(jīng)過五十年,全無音訊,壽昌思念母親,從未間斷。到了其父去世后,哀慕之情,更加殷切。

  當(dāng)壽昌任各州知官時,常委托吏役,探聽其母消息,又常寫信委托同僚,代為訪問其母劉氏下落,可是毫無消息。于是用佛家懺法,在背、頂上燃香,又刺血書寫金剛經(jīng)及水懺,日夜受持誦念,誓愿早日找到慈母。

  宋神宗熙寧初年,有一天嘆息道:“我年已五十,尚未找到生母,身為人子,如何做人?古人說:“求忠臣于孝子之門”“孝”尚且未能盡到,如何談到“忠﹂呢?我寧可舍棄官職,一心尋找母親……。”于是辭去官職,并向家人辭別說:“我此去,如果不得見到母親,我也不回來了。”于是跋山涉水,歷經(jīng)寒熱,不辭辛苦,一村挨過一村,沿途探問,后來到了同州,果然皇天不負(fù)苦心人,忽然會遇了離別五十年的慈親,母子抱頭大哭,感動路人。于是迎接老母回歸孝養(yǎng),由此以孝傳聞天下。朝廷以其孝行可嘉,又起用他為司農(nóng)少卿。當(dāng)時蘇軾及朝中士大夫等,都為他作詩歌詠稱贊他孝行卓絕。

  數(shù)年后其母去世,壽昌哀傷哭泣,過于常情,安葬后,有白鳥集在墓上,時人以為孝思所感。

  壽昌累官中散大夫,享年七十歲去世。

  ※母子離別五十年,毫無音訊,當(dāng)時又無戶籍可以查訊,天下之大,何處尋覓?而壽昌竟能為母燃香,刺血書寫經(jīng)懺,精誠所感,終得會遇,其至誠孝德,真是可歌可頌。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云:“十方如來,憐念眾生,如母憶子,若子逃逝,雖憶何為;子若憶母,如母憶時,母子歷生,不相違遠(yuǎn)。若眾生心,憶佛念佛,現(xiàn)前當(dāng)來,必定見佛。”由朱壽昌事跡,可以體悟我輩生死凡夫,修凈土法門,憶佛念佛,果能如同孝子思念慈母這樣志切精誠,何患現(xiàn)前當(dāng)來不能面見慈尊呢?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