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七講話 第六集 第四期 第二天 覺悟無常發(fā)大悲心

  佛七講話 第六集 七十九年第四期 第二天 覺悟無常發(fā)大悲心

  打佛七勇猛精進,克期求證,基礎(chǔ)在平時念佛。平時念佛用功,打佛七不會感覺突然。如果平時不精進念佛,懈懈怠怠,來打佛七,很可能感覺很累;如果平時也不辭勞累,用功念佛,打佛七可以用上力。

  有很多人平時念佛,提不起佛號來,心總是隨著雜事東跑西跑。我告訴大家一個方便,你應(yīng)該觀察世間無常,如果時時刻刻觀察世間無常,可以體解大道。你看世間春去夏來,這不都是無常嗎?日月周流都是無常,花開花落皆是無常,把我們的生命在無常當中,無形中消磨,所以說「是日已過,命亦隨減。」你如果能體會出無常來,念佛心就提起來了。

  一切眾生在世間,有三種法皆免不了,那三種法呢?就是老、病、死,任何人逃不過這一關(guān)。老病死是無常的現(xiàn)象,由于老病死產(chǎn)生一個結(jié)果──苦果,所以稱為老病死苦。不管那行那業(yè)、是貴是賤,皆免不了老病死。

  各位!沒有事的時候仔細觀照,你在老病死當中度過呀!如果你想到老病死,能不膽寒嗎?要想避免老病死,唯有一條路──往生西方。西方眾生沒有老病死, p-79彼國眾生無有眾苦,但受諸樂,當然生老病死苦沒有。所以經(jīng)上說,彼國眾生皆是法身。

  所以,你要是體解無常,就可提起念佛心來。

  無常,甚深去體解,是覺道,覺悟之道。辟支佛觀飛花落葉得辟支佛道。觀飛花落葉是什么意思呢?就是覺悟世間一切無常。如果你甚深體解無常,可以體解大道?蓱z一切眾生,雖在無常中過,埋頭過日,不知道無?,他竟在無常中求樂,佛說好比小兒舔刀頭蜜。

  進一步,要知道苦。所謂苦,不出老病死,看到別人老病死,要如同自己身受,起大悲心,如果能救他,救他一步。要知道,別人老病死和自己是一樣,自己明天不知道如何,因為你在老病死當中度過,貴為帝王皆免不了。所以看見別人老病死苦,如同自己身受一樣。

  這樣不但能夠覺悟世間無常,還能發(fā)大悲心──憐愍一切眾生、救濟一切眾生 ,這是菩薩的化道。辟支佛觀飛花落葉,覺悟世間無常,只是覺道;菩薩觀察一切眾生老病死苦,如同自己身受,所以起化道。

  你如果能這樣的話,我想一定會提起佛號。因為沒有人靠得住,唯有阿彌陀佛、觀音菩薩靠得住。想起來,他們兩位老人家靠得住,如同父母一般,人到痛苦之 p-80時,自然會呼喚父母,所以我們念佛,在生死苦海之中,求一個落腳之處,西方極樂世界就是我們要求的落腳之處。

  阿彌陀佛、觀音菩薩,大慈大悲、有求必應(yīng)。阿彌陀佛說過,眾生持念我名,若不生者,不取正覺。觀音菩薩也說,十方眾生持念我名,一定尋聲救苦。

  他們的大慈大悲,如同母親赴嬰兒一樣。怎么母親赴嬰兒呢?母親赴嬰兒的時候,不必叫母親,他自然到嬰兒那里去。所以又稱為是「不請之友」,不請求他,他自己來。

  所以,打佛七是勇猛精進、克期求證,一天到七天要求一心不亂。平時雖然念佛,沒有這個決定心;這七天要發(fā)決定心。所以大家七天念佛,要捍勞忍苦;回去以后,要經(jīng)常地精進念佛。如果你精進念佛,再來打佛七,情形大不相同。

  要知道,一聲佛號功不唐捐,行易而證深,實行起來容易,證的結(jié)果很深。

  現(xiàn)在開始念佛 p-81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