護國護仁 三、護國治標護仁本
護國護仁 - 三、護國治標護仁本
三、護國治標護仁本
再說我們佛教,又是怎樣的護國呢?諸位!佛法所談的護國是最根本的學問,不過說到這地方,如果大家對佛法有信心,那就能依著佛法奉行,依著佛法奉行才是真正的護國之本;若對佛學一點認識都沒有的人,以佛法來護國,他不會贊同的,甚至還持相反的知見。不過這不能怪他,只怪我們未教導。
佛法怎么護國?大家這幾天在這里參加仁王護國法會,佛家的護國就是依「仁王護國般若波羅蜜多經(jīng)」中,佛陀告訴波斯匿王及十六大國王等:要護國就是讀誦仁王護國般若經(jīng),受持、禮拜、書寫,F(xiàn)在可以不用書寫了,印刷非常興隆的。
佛法當然不是普通一般人所能接受,為什么?因為沒有超世之慧,只是世智辯聰,所以不但不能接受佛法,還認為信佛是迷信,「照你們那樣念經(jīng)、拜佛,國家就會強盛嗎?」佛經(jīng)上講的他聽不進去,那就「道不同不相為謀」,各有各的方法,只要你護國就好了,殊途同歸嘛!
我們佛教徒護國是從根本上下手,這就是今天的講題--「護仁」,仁,是指仁心、仁慈的仁。我們普通講杏仁,一切果類核中的子叫做「仁」,有仁,一切種子播到土里才會生;沒仁,就不生。我們可以說護國那是治標,護仁才是根本;忘了仁,國也護不了。有仁慈心,即能包容感化對方不會叛國。
佛陀告訴波斯匿王及諸大國王等:要讀誦仁王護國經(jīng),佛弟子四眾領導善男信女讀誦,以讀誦的功德消除世間一切因鬼神作亂而起的顛倒;由于鬼神作亂,人心不安就壞。鬼神怎么會作亂?還是從人心先壞起;因此鬼神作亂就風不調、雨不順,社會不景氣,國法沒人執(zhí)、沒人守,這就是天下大亂的原因--不仁。要天下太平,就必定要護仁。仁慈之心不單是護國之本,亦是成佛之種子啊!
能讀誦般若經(jīng)典,開了智慧,知道諸法苦空無常就不會那么貪,自己快樂也希望大家都快樂,更能推己及人分贈他人快樂;壞的己所不欲亦勿施于人,這就是做人的根本。佛法講人絕對要有個仁心--仁慈之心,我們本師釋迦世尊叫做「能仁」--舍己為人,護仁就是護這個仁。仁心護好了,有了仁種人就有良心,國家就會和平富強,人人安居守道、天下太平。
世間上是依什么仁呢?我們上來已說過的三綱五常、四維八德。人的靈魂就是人性,人性是人的本體。為什么我們叫做人?因為有人性。在人名為人性,若作惡、行非人道之事就是獸性,改惡修善就又變成人性;聽聞佛法,以佛法大公無私對人就變成佛性。等于一個木頭,把它送到玩具店就刻成小貓、小狗讓人玩,送到刻佛廠就會把它刻成一尊佛普濟群萌。
佛法講緣起、因果之法,修什么因就感什么果。仁是本,用良心你就會安樂自在,用惡心你就有苦報。同是一個人性,有反背之不等、染凈之不同,但看你怎么用。要運用智慧,不要用無明、不要用獸性、不要用凡夫知見,要用圣賢之智。
護仁就是護我們?nèi)蚀戎?世間有些人說:「人心好就好了嘛!還要信佛、拜佛、拜師父,真是迷信!」當然人要心好,心不好變成什么?變成禽獸了!其實說禽獸惡:虎狼、毒蛇是惡,那種惡還有限度喔!人心要是壞起來,那真比虎狼毒得千萬倍啊!捫心而問,虎狼吃了幾人?所以人不必自恃啊!
一般人說心好就好了,但心怎么樣好?不做善事能說心好嗎?決定要做好事才能說心好;沒有做好事,說心好那是騙人、騙鬼啊!你沒有做好事,不能說你是善人;當然,你沒有做惡事,也不能說你是壞人。心好不好那是無形的,怎么看得到?就完全看你行為的表現(xiàn),這不能強詞奪理巧辯啊!
現(xiàn)在我們總統(tǒng)提倡心靈改革,如果心好還要改革做什么?就是心不好才要改革。怎樣改革?以佛法的智慧來看,世間任何怎么好的改革方法,都不會超過三王、孔孟之道。不過即使改革得好,人人都成為世間的君子、圣人,充其量只是世界太平,命終生天而已;天上雖比人間快樂一點,但不是老病死苦就沒有了,就像人間富貴只是暫時比貧窮好一點而已,那是不究竟的,隨時都有苦難在等著你;縱使你是好人,但「好人家中坐,禍從天上來」啊!
所謂「天有不測的風云,人有旦夕的禍!,這些苦怎么免除?世間上其他的宗教確乎沒辦法喔!那個有辦法?只有大覺世尊--佛陀,他有智慧能改。怎么改?修福報。做善事、利益眾生,有了福報才能改禍為福,福實從利人而來!
你若是真正的心好,就要照佛陀這樣做善事成就一切人。這個成就人不是只孝順你的父母、慈愛你的兒女,那不夠!一定要「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現(xiàn)在還要顧到全世界、全球。佛法是講全法界,最低限度要照顧到三界之內(nèi)的人。佛陀說「三界無安,猶如火宅」,最小、最小你要使三界之人的苦都了脫。記好!你要改凡夫小心,依佛法大心實行才有用;這要有悲天愍世之大慈行才能承擔,不可說大話。
佛法的偉大就是能解除人間之苦,得到究竟清凈之樂;大家為什么不多看看佛學,研究、研究?人為萬物之靈嘛!世間的學說在世間用當然是對的,但如何能解除老病死苦?你孝順,你媽媽生病時怎么叫她不要病?饑荒之年你媽媽沒有飯吃,怎樣供養(yǎng)她吃?人真是好可憐得很嘛!唯有學佛使人心好、心大,無我無人、做善沒有邊際,得福無限量,這才是佛道。
大家想要明白佛道,就從無我無人去了解。這不是小心眼子:「沒有我、沒有人,我還要做善事干什么?」錯了!「無我」是無有小我,成就大我;「無人」不是只為你家里幾個人,而是要為三界之外、法界之內(nèi)所有的人,要像觀世音菩薩大慈大悲沒有邊際。聰明人!你要學無我無人才有佛智慧喔!
- 上一篇:護國護仁 二、用財有道福世界
- 下一篇:護國護仁 四、奉行佛道護民心凈心
- 觀世音菩薩、大勢至菩薩與阿彌陀佛往昔有什么因緣?
- 念佛怎么用功好?身口意與佛法相應
- 別問佛法靈不靈,要問自己有沒有誠心修到位?
- 佛弟子是否要名利呢?
- 凡事有因就會有果!
- 每逢節(jié)慶更要將功德回向給法界眾生
- 念佛其實就是消業(yè)障
- 善用其心,不可有一念之差而自害
- 佛門對錢財有怎樣的看法呢?
- 應留錢給兒女嗎?如何留?為什么會生個討債鬼?
- 念佛時如何克服昏沉散亂?
- 這樣修行一年就能超過別人十年功德
- 有錢不做好事 菩薩能讓你發(fā)財嗎?
- 破戒人臨終時想念佛卻念不出
- 學佛愈是遭遇不順 其道心愈是堅固
- 動物一吃到肚子里,冤魂就跟到肚子里
- “認錯”是最珍貴的寶物
- 為什么發(fā)菩提心的功德那么大呢?
- 怎么才叫會講話?
- 念佛,一定要拜佛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敬畏因果,努力修正自己的行為、語言和心念
- 一人獨坐、內(nèi)心空閑,無甚雜思
- 皈依三寶是踏入佛門的第一步
- 跳出三界得解脫
- 如何呵護發(fā)起普利眾生的愿心,使發(fā)心不消退?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