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教放生 > 放生指南 >

放生必讀、應知大參考:各種動物的生活習性

  蛙類的“衣、食、住、行”

  【衣】

  皮膚的毒腺是蛙類最歷害的防御武器,但除了部分箭毒蛙、蟾蜍有這種武器配備,大部分的蛙類都僅能藉皮膚的保護色或保護花紋來做被動的防御。保護色最佳的例子就是許多棲息在樹上的樹蛙背部呈現(xiàn)綠色,在地上活動的赤蛙則以褐色或棕色調(diào)為主,這都是為了和環(huán)境顏色相配合,達到隱蔽的效果。棲息在樹林底層落葉堆中的角蟾,身體褐色,眼睛上方及吻端突出形成「角」,使它們的外型看起來像一片葉子。許多蛙類身上都有花紋,乍看很醒目,卻具有保護效果。例如許多蛙類頂部的眼睛及鼓膜部分有深色縱帶,看起來像帶著黑眼罩,事實上這條黑眼罩是為了遮住頭部重要的感覺器官,避免遭受攻擊。此外有些青蛙的四肢有深色橫紋、體側(cè)有縱向花紋、或者在背部中央有一條淺色背中腺將身體分成兩半,這種花紋主要是為了打破身體原有的輪廓,讓青蛙看起來不像青蛙應有的外型,干撓天敵本能的覓食印象。某些青蛙的大腿內(nèi)側(cè)有醒目的顏色或特殊花紋,而且僅在跳躍或游泳時露出來,例如莫氏樹蛙的大腿內(nèi)側(cè)紅色,白頷樹蛙的的大腿內(nèi)側(cè)及腹側(cè)有網(wǎng)狀花紋。當青蛙逃跑時,突然露出不一樣的顏色或花紋,將使隨后追捕的天敵感到迷惑,以為把獵物追丟了呢。

  蛙類的體色及花紋,由皮膚真皮層的色素細胞排列方式及有無決定。蛙類的色素細胞有三層,表層是黃色素細胞,中間一層是虹彩細胞,底層是黑色素細胞。黃色素細胞內(nèi)有胡蘿卜素等色素,產(chǎn)生黃色、褐色、紅色等顏色。虹彩細胞不含色素,但能反射光腺,并濾掉藍光。當光透過這三層色素細胞反射出來并這濾藍色之后,形成綠色,因此許多青蛙呈現(xiàn)綠色調(diào)。有些綠色樹蛙的背面會有藍色小斑點,這是過濾藍色的虹彩細胞缺失所造成;黃色斑點的地方,則僅有黃色素細胞分布。蛙類顏色常隨環(huán)境變深或變淺,這是黑色素移動所造成。當黑色素擴散,顏色會變深;黑色素聚集,顏色則會變淺。變深或變淺主要受到光腺及溫度的影響,暖和及光亮的時候會變淺,反之變深。

  【食】

  覓食是蛙類生活中最重要的活動,許多構造都和覓食有關,但其中最重要的是偵測發(fā)現(xiàn)食物的感覺系統(tǒng),和捕捉、處理消化食物的消化系統(tǒng)。感覺系統(tǒng)中,眼睛是最重要的器官。蛙類的眼睛位于頭頂兩側(cè),大而外凸,視野范圍較為廣闊,身體背后的物體也看得到。蛙類的視網(wǎng)膜上,除了感覺顏色的錐狀細胞、感光的桿狀細胞外,還有蛙類特有的綠色桿狀細胞,加強感光的能力,因此,蛙類在黑夜中也能看得很清楚。但是蛙類看東西的方法和我們不一樣,僅看到物體的外形輪廓,看不到細節(jié);對會動的東西比較敏感,忽略靜物。因此,蛙類的食物必須是活的、會動的、比它嘴巴小的動物,例如螞蟻、蚊子、果蠅、小甲蟲、蚯蚓等。蛙類也吃魚苗,甚至吃體型比較小的青蛙。

  蛙類白天半躲在樹洞、草叢、石縫或泥洞中休息,晚上才會就近到比較空曠的地點覓食。蛙類找尋食物方式有坐等型及主動出擊型兩種。蟾蜍是坐等型的代表,它們常常會整晚守在同一個地點,耐心的等待食物自動送上門來。赤蛙科種類則會變換地點,主動的搜尋食物,屬于主動出擊型。

  舌頭是蛙類捕捉食物的利器。蛙類的舌根固著在口腔底部的前端,舌尖游離,平常收起來伸向后方。捕食時,舌尖迅速外翻,將小蟲、蚊子等食物粘回口腔,整個過大約0.15秒,肉眼幾乎看不到。不過當食物比較大時,例如蚯蚓,它們也會爬到食物面前以口就食,然后用手協(xié)助把蚯蚓塞進嘴里,并去除沾在蚯蚓身上的泥巴。蛙類僅上頷有齒(蟾蜍、狹口蛙類上頷也無齒),但齒小而細密無咀嚼功能,只有防止食物脫落的作用。蛙類將食物吃進嘴巴之后,常常會再用力眨一下眼睛,幫助吞咽食物。由于蛙類的眼球和口腔間沒有骨片相隔,當蛙類特有的一條眼肌收縮時,眼球會陷入口腔內(nèi),藉此把食擠壓進咽喉。蛙類的口腔有粘液腺,但僅用來潤濕食物,不具有消化功能,主要的消化作用是在胃部進行。成體肉食性,腸道比較短;幼體蝌蚪素食性,腸道長而卷曲。

  【住】

  大部分的蛙類在晚上活動,而且主要棲息在陰暗潮濕離水不遠的地方,這種生活習性和它們的特殊呼吸系統(tǒng)有關。蛙類雖然有肺,但肺的結構簡單,僅是兩個薄壁囊狀結構,氣體交換的效率不高,因此必須另藉皮膚及口腔粘膜進行氣體交換。皮膚為了幫助呼吸,真皮層內(nèi)有大量的多細胞粘液腺,并不斷的分泌粘液,讓皮膚經(jīng)常保持濕潤狀態(tài)。但皮膚裸露僅有輕微的角質(zhì)化,無法有效地阻止水分蒸發(fā),因此為了減少蒸發(fā),蛙類成為晝伏夜出的夜行性動物。

  事實上,富含微血管的口腔黏膜才是蛙類的主要氣體交換地方。注意看蛙類平常休息的時候,口腔底部會不斷的上下震動,這時它們在進行口咽腔呼吸。當鼻孔打開,口腔底部下降的時候,含氧的空氣從外鼻孔吸入口腔,然后和口腔黏膜的微血管進行氣體交換;反之,藉口腔底部上升,把含二氧化碳的氣體從鼻孔排出去。很多蛙類在被捕捉之后會緊閉眼睛四肢癱瘓裝死,但是口腔底部依然上下震動呼吸,藉此可以判斷死活。

  蛙類是體溫隨著外界環(huán)境而變的外溫動物,一般而言,體溫的調(diào)節(jié)能力比較差。此外,它們的體型小,活動和擴散能力差,因此多半分布在溫暖的熱帶及亞熱帶地區(qū)。臺灣的三十種蛙類,也大多居住在平地及低海拔的山區(qū),中高海拔山區(qū)比較不容易見到它們的蹤跡。在寒冷的季節(jié),蛙類會在土里或水底挖洞冬眠。冬眠時,停止進食,體溫及代謝下降。在水底冬眠時,完全靠皮膚呼吸。臺灣氣候溫暖,蛙類很少真正的冬眠,但到冬天會減少進食及活動,寒流來襲時也會挖洞躲藏,屬于短時間的蟄伏。夏天太熱的時候,蛙類也會躲起來減少活動,甚至會有夏眠的情況。

  蛙類雖然過的是水陸兩棲生活,但不同的種類對水的需求及仰賴程度不盡相同。以臺灣的蛙類為例,有些是終年住在水里的水棲性蛙類,例如古氏赤蛙;有些是白天住在陸地晚上到水邊覓食的兩棲性蛙類,例如溪邊常見的斯文豪氏赤蛙;大部分則是在離水域不遠的樹林底層、草叢、灌叢或住家附近活動的陸棲性蛙類,像蟾蜍就是典型的陸棲性蛙類,皮膚粗糙比較耐旱。而陸棲性蛙類中,有些種類種類特別喜歡在樹上活動,例如綠色樹蛙白天常躲在遮蔽良好的葉片背部或基部睡覺,晚上則爬到葉面或樹枝覓食。

  【行】

  跳躍是青蛙最主要的活動方式,身體結構也朝向適應跳躍的方向發(fā)展。青蛙的后肢比前肢長很多,修長的后肢是名符其實的彈簧腿產(chǎn)生往前沖的力量,比較短的前肢則能減輕落地后的沖擊力。跳躍的原理如同壓扁的彈簧放松之后往外彈跳出去,而后肢的大腿、小腿及足部平常坐迭在一起就具有壓扁的彈簧功能。為了跳更遠,腰部的腸骨特別延長和薦椎相接并形成可動關節(jié),這樣子青蛙跳出去以后,身體拉長更有沖力。長而有蹼的后肢也有助于游泳,讓它們能夠悠游于水陸兩種環(huán)境。

  蟾蜍身體笨重,不善于跳躍,運動方式以行走為主。由于蛙類的四肢和身體相接的方式屬于比較原始的狀態(tài),膝或手關節(jié)落在身體外側(cè),無法將軀干抬高離開地面,因此以腹部貼地爬行的方式走路,走起來慢而且不靈活,相當不方便,尤其在逃命的時候,很難用走路的方式逃脫。不過蟾蜍有毒,碰到天敵的時候,自恃有防御武器不必急著逃走。無毒的青蛙則不然,面對蛇、猛禽、水鳥、肉食性魚類、人類等天敵,只有趕快跳進水里或草叢中躲起來。

  樹棲性的蛙類,指(趾)端擴大成圓盤狀,指(趾)端腹面有肉墊形成吸盤,讓它們可以靈巧地在樹上攀爬。亞洲熱帶雨林里,有些樹蛙指(趾)間的蹼特別發(fā)達,跳出去后張開,如同降落傘般,協(xié)助它們在樹間滑翔。通常在溪流活動或生殖的蛙類指(趾)端也具有吸盤,

  這是為了適應流水的環(huán)境,避免被沖走。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