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禪宗 > 禪宗思想 >

參禪可以控制生死

\

  在北宋末年,中國有一位民族英雄,名叫岳飛。他幼年喪父,母親很賢惠,母子兩人相依為命。幼年時,他母親教他識字、練字。家貧無錢買筆紙等,在沙子上練字,成為書法家。青年投軍,他母親在他背上刺“精忠報國”四個字。他時時不忘救國家民族的大志愿。

  此時金人侵宋,占領汴京(開封),執(zhí)徽欽二帝北去,康王構在杭州建國,成為南宋,稱為宋高宗,用秦檜為相,當時文人主和,武人主戰(zhàn)。岳飛大破金兵于朱仙鎮(zhèn)(離汴京很近),有直搗黃龍(吉林農安)的壯志,不幸被秦檜嫉妒,用十二道假金牌召回京城。岳飛有“忠君愛國”的思想,班師回京。過長江時,經過江中金山寺,乃去拜訪道悅禪師。

  道悅和尚勸他不要回京城去,在金山寺(鎮(zhèn)江)出家修行,可以免是非。岳飛將生死置之度外,認為軍人的天職,就是服從命令,沒有“將在外,君命有所不受”的思想,所以拒絕道悅和尚一番盛意。臨行時,道悅和尚作一首偈頌:“歲底不足,謹防天哭;奉下兩點,將人害毒。”

  岳飛回杭州,秦檜用“莫須有”三字,使岳飛父子下獄。等到臨刑的時候,才悟道悅和尚的偈頌大意。那年的十二月二十九日過年,同時天降大雨,岳飛在獄中聽到雨聲,知道大難臨頭,想起道悅和尚的讖言終于應驗了。“奉下兩點”,就是“秦”字。果然被斬于風波亭。

  秦檜問監(jiān)斬人:“岳飛臨刑時,說些什么話?”監(jiān)斬人說:“只聽他說,不聽金山寺道悅和尚的話,所以有今天的下場。”秦檜一聽大怒,派何立去金山寺,捉拿道悅和尚。道悅和尚在頭一天于定中曉得這段因緣,乃留下一個偈語:“何立自南來,我往西方走;不是法力大,幾乎落他手。”寫完之后,即刻圓寂。第二天,何立來到金山寺,老禪師已經圓寂。無可奈何,回去交差。

  這證明坐禪的功夫到了極點,便可控制生死,愿意何時往生就何時往生,操縱在自己的手中,是很自然的現(xiàn)象。古時禪師,都有這種功夫。生死自如,遂心如意。在唐朝有位禪師,名叫鄧隱峰,可以倒立而圓寂;近代金山活佛可以站立而圓寂。這都是由禪定的功夫,來去自由,不受一切的限制。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