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門修證指要 《禪門鍛煉說》要略 八 斬關(guān)開眼
禪門修證指要 《禪門鍛煉說》要略 八 斬關(guān)開眼
回換固難矣,至斬破重關(guān),開人眼目,非鶻眼龍睛,具弄大旗手腳者不能,則尤難之難也。(中略)
欲得斬關(guān)之訣,其功在乎逼拶,其奧在乎回換,而其力則又系乎開導而策發(fā)。不開導則行路或岐,不策發(fā)則縱火在旺,不逼拶則心智不絕,不回換,則賊情不窮。四法不盡而求人之噴地省悟,火未到而索飯,果未熟而求脫。雖負大名之長老,具大器之學家,惟機教不叩,兩相幸負而已。
是故,善鍛煉者,心不厭細,功不厭繁,事不厭周,法不厭備。長老同眾坐香,今日如是開導,明日如是策發(fā),則路頭必正,而火力旺矣。隨眾經(jīng)行,今日如是逼拶,明日如是回換,則心智必絕,而賊情窮矣。至於旺而加旺,窮而更窮,而所謂鶻眼龍晴,殺活刀劍者,可得而用矣。
有英年奇雋,意氣雖盛強而參請日淺,活而未能死者,法當用殺。有號稱老參,工夫雖沉著,而灰冷成病,執(zhí)而不能化者,法當用活。應(yīng)殺而用活,薄處觸破,其禪不真,往往易於承虛接響。應(yīng)活而又殺,學人灰滅,病在膏肓,不應(yīng)更於披枷帶銷。方其未悟也,用殺者常十之九,用活者止十之一,以殺易施而活難用也。
然而,又有殺活齊行者,斯何人哉?蓋有擎頭戴角、具佛祖剛骨,負龍象異姿,而氣宇如王者。纔見如此人來,則羅綱欲寬,擒拿欲大,機穽欲密,鉤錐欲辣,敲骨打髓,捱至在尺竿頭,痛箚深錐,漸到懸崖撒手,張弩力滿,止在發(fā)機。遇賊隘途,不容眨眼。當斯時也,更無事策發(fā)、無庸回換,直須以殺活圣箭,迅雷一擊。緊峭言句,頂門下箚。桶底自脫,命根立斷矣。此猶推人於萬丈之崖而不能停也,轉(zhuǎn)圓石於千仞之上而不可留也;亦如金咸之撥轉(zhuǎn)瞳神而立使光明也,豈不異矣哉。馬祖之接水潦、睦州之接云門、大愚之接臨濟、巖頭之接雪峯、船子之接夾山、汾陽之接慈明、慈明之接黃龍、大慧之接教忠西禪,非用此道耶。其馀見之燈錄,載之傅記,諸祖機用,霆崩電激,鳳翥龍騰,烈烈轟轟,照耀古今,不可悉數(shù)。何嘗教人止休去歇去,坐死禪、守冷灶、不起疑情而將心待悟者,為是耶?
高峯云:“工夫如轉(zhuǎn)石萬仞,直墮深崖,更無絲毫隔礙。如此用心,七日不悟,妙上座永墮阿鼻地獄。”又何嘗必限人幾十年,經(jīng)冬過夏,坐破蒲團,守工夫窠臼,以沈滯為極則者耶。
總之,學家不過鍛煉,即受盡荼苦,費盡精神,磨裩擦褲,竭一生之力而透脫無門也。師家不知鍛煉,即眼空四海,氣吞諸方,死守格套,而不能垂手斬劈,即開爐數(shù)十年而等閑不出人也。(下略)
- 南禪七日(1)
- 心能轉(zhuǎn)物,即同如來--南懷瑾先生稀有開示之三
- 景德傳燈錄 第一卷
- 五燈會元 第一卷
- 授菩薩戒儀軌(一)
- 南禪七日(2)
- 碧巖錄 第一卷
- 南禪七日(4)
- 南禪七日(3)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上)
- 指月錄目錄
- 南禪七日(5)
- 指月錄卷之一
- 南禪七日(6)
- 南禪七日(21)
- 南禪七日(7)
- 南禪七日(9)
- 宗鏡錄(1-4)
- 南禪七日(8)
- 南禪七日(10)
- 禪關(guān)策進(上)
- 南禪七日(11)
- 南禪七日(12)
- 南禪七日(13)
- 南禪七日(14)
- 南禪七日(19)
- 南禪七日(20)
- 南禪七日(16)
- 南禪七日(18)
- 南禪七日(17)
- 南禪七日(15)
- 《星云大師講演集》-佛教的政治觀
- 五燈會元 第二卷
- 五燈會元 二十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三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二卷
- 指月錄卷之二
- 《星云大師講演集》-從心的動態(tài)到心的靜態(tài)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下)
- 宏智禪師廣錄(卷九)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nèi)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zhuǎn)彎,時而放平
- 學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到無學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