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燎獵。對北惡罵。無故殺龜打蛇。
月燎獵。對北惡罵。無故殺龜打蛇。
焚林而獵。謂之燎獵。彼射飛逐走。太上且有明戒。況燎獵所殺無窮乎。然以春月為言者。蓋以生長發(fā)育之時。而乃行此。上逆天行。下殺物命。不仁尤甚耳。非余月不必戒也。
唐劉摩兒。一日與男俱死。其鄰有祈姓者。病卒復蘇。因言至冥。見摩兒父子在湯鑊中。皮肉俱盡。惟見白骨。良久又復本形。復已又消。久而又復。無有止時。冥王曰。此人專好火獵。故受此報。夫眾生咸有佛性。豈可輕加殺害。獵已不可。況濟以火乎。萬物枯焦。百蟄煨燼。其害所不忍言。禮記月令。其禁甚詳。而太上復以為戒。以其關乎生命。故不啻三令五申也。
唾涕。特細事耳。對北猶為罪過。況于惡罵乎。愚人忿心所使。不暇顧忌。不思我怒欲泄。神怒如何。
世人口業(yè)有四。惡罵為最。經云。凡夫毒熾。;鸪H。觸境生瞋。逢緣起障。所以發(fā)言一怒。沖口燒心。損害前人。痛如刀割。多所中傷?鄲罒o量。假令眾生。身雖無過。不慎口業(yè)。亦墮惡道。
新安一婦。性悍無子。嫉妾所生之子。每黃昏對北惡口詛罵。一夕又向詛之。忽見一星墜地。形如斗大。聲響如雷。婦驚而成疾。腹?jié)u大如懷娠。及產。七日不下。其實腹中無所有也。懺悔乃愈。夫赫赫神明。無往不在。獨舉北者。甚言其尤重者耳。然則人可不時念鬼神森布。畏懼修省也哉。
應世真人曰。一切物命。皆不可殺。而龜蛇陰精。應北方真武之宿。尤不可殺。無故殺之。必罹慘報。是以仁者。常切救護焉。
岳州村人。涸池取魚。因獲龜甚多。悉剔其肉。載龜板至江陵賣之。得厚利。及歸。遍體患瘡。疼痛叫號。人不忍聞。須大盆置水。人以手揉之。乃稍定。后皮落骨露。變?yōu)辇斝。裂爛而死。
一富翁宅旁。有枯木。將伐之。夢一人。牽眾求請寬期。候遷畢任伐。寤乃使人登樹視之。見樹中有蛇。蟠結無數。即命縱火焚之。未幾。其家夜半。輒見飛火入室。起救則寂然。如是者屢。不以為怪。一夕有婢遺火于薪。遂燎原。其家以為故態(tài)。酣寢不起。已而欲逃不及。一家俱燼。
劉彥回父。為湖州刺史。有人自白銀坑來者。獻一大龜。曰。食此龜者。壽可千歲。彥回父。即密送原所。父歿。彥回為房州司士。忽山水暴至。平地數尺。一家無路可逃。俄有大龜引路。皆是淺處。遂脫此難。夜夢一白衣人曰。余乃而翁所送白銀坑之龜也。故來報。
唐孫真人山行。見村民擊一青蛇。買而放之。無何。一少年迎真人至一王宮。有絳服者出曰。昨小兒被難。幸先生救之。故遣長兒迎至。略攄謝悃。既引入深宮。一妃攜一青衣小兒叩拜。感謝再三。延留三日。珍羞美饍?V綃珠玉。無所不有。真人皆卻不受。惟取上帝所頒龍宮三十仙方以歸;钊藷o數。今千金方。蓋有得于三十方者也。
- 《千手千眼觀世音菩薩廣大圓滿無礙大悲心陀羅尼經》原文
- 佛說無量壽經全文
- 佛說長壽滅罪護諸童子陀羅尼經全文
- 佛說高王觀世音經全文
- 如何修法才能得神通?神通怎么修?
- 十八層地獄分別叫什么?十八層地獄詳細圖解
- 戒除邪淫得清涼
- 《佛說圣者無量壽智大乘陀羅尼經》原文
-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早晚課的內容
- 讀誦無量壽經的利益
- 念佛怎樣“發(fā)愿和回向”?
- 最常用回向偈、回向文
- 佛前懺悔發(fā)愿文
- 凈土五經一論是什么?有哪些內容?
- 簡單的早晚課
- 《太上感應篇》原文及白話譯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文
- 佛說十善業(yè)道經原文
- 凈土宗歷代祖師是誰?凈土宗十三代祖師介紹
- 曹操投胎轉世變?yōu)樨i 因果輪回不可思議
- 印光大師十念法(文白對照)
- 生死關全集
- 凈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簡介
- 今生做眷屬,必有前世因緣
- 凈宗朝暮課本
- 阿彌陀經白話文
- 凈修捷要
- 極樂輔臣觀世音菩薩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徐清賢往生紀實,亂心念佛佛也迎
-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愿品講義
- 佛說無量壽經
- 凈土十要
- 《凈土圣賢錄》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實例
- 佛說阿彌陀經全文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嗎?趁年輕先走可以嗎?
- 觀經四帖疏
- 西方發(fā)愿文(圖文)
- 娑婆教主釋迦牟尼佛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一朵蓮含一圣胎,一生功就一花開的解釋
- 凈土三經是指哪三經?主要內容是什么?
- 一位老人自在往生的真實故事
- 瀟灑的東門乞丐往生記
- 百歲老居士崔成貴往生紀實
- 慈母虔誠念佛,終微笑往生凈土
- 今生做眷屬,必有前世因緣
- 兩位法師一同發(fā)愿,感佛來迎同時往生
- 無神論者歸彌陀,敬禮往生放光佛
- 有因才有果,不要只認果不認因
- 曹操投胎轉世變?yōu)樨i 因果輪回不可思議
- 持燭專注觀想憶念佛,往生三天后身體依然散發(fā)奇香
- 將所有善行功德都回向往極樂世界
- 念藥師佛能不能往生呢?
- 對于念佛求往生,你有做到“至心”嗎?
- 因果是行事的準則,不可不信
- 凈土宗祖師論專修
- 專心一志念佛,體發(fā)異香往生
- 徐清賢往生紀實,亂心念佛佛也迎
- 九殿閻王——平等王
- 信佛因緣,皆得往生
- 在家居士修凈土宗早晚課的內容
- 欲決定往生者,請從持戒念佛真實行去
- 念佛要兼念觀世音菩薩圣號
- 《了凡四訓》:功名富貴能向外求嗎?
- 什么是因緣果報?因果是如何運行的?
- 民國一貧婦往生記
- 念佛求往生能提前走嗎?趁年輕先走可以嗎?
- 百歲老人往生記
- 《太上感應篇》原文及白話譯文
- 《凈土圣賢錄》上的令人震撼的往生實例
- 凈土宗歷代祖師是誰?凈土宗十三代祖師介紹
- 為什么要見到自己的過失,不要看別人的不是?
- 往生論節(jié)要
- 因果輪回及天堂地獄果然有么?
- 印光大師十念法(文白對照)
- 十念記數念佛方法
- 蓮池大師發(fā)愿文
- 拜佛與醫(yī)學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佛說無量壽經全文
-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全文
- 阿彌陀經白話文
- 大方廣佛華嚴經普賢行愿品講義
- 凈土十要
- 觀經四帖疏
- 大佛頂首楞嚴經講記
- 大般涅槃經全文
- 《佛說長阿含經》原文【姚秦 佛陀耶舍共竺佛念譯】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表解
- 《悲華經》原文
- 地藏菩薩本愿經導讀
- 大佛頂首楞嚴經
- 凈土法門疑難問題解答
- 心經的理論和實踐
- 當代往生紀實
- 拜佛與醫(yī)學
- 往生紀實
- 谷響集
- 早吃素
- 五福臨門
- 念佛法要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
- 法藏法師:凈土深義
- 凈土十疑論
- 諦閑法師:普賢行愿品輯要疏
- 佛說無量清凈平等覺經
- 正信的佛教
- 凈土宗教程
- 印光大師論外道
- 大通方廣懺悔滅罪莊嚴成佛經
- 蓮池大師戒殺放生文圖說
- 佛說無量壽經義疏
- 蕅益大師法語
- 《賢劫經》原文
- 明信因果
- 阿彌陀佛和他的極樂世界
- 《佛說大乘造像功德經》原文
- 印光大師文鈔
- 臨終關懷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
- [感應故事]心經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