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凈土宗 > 因果啟示 >

因果教育:誠實不欺

  誠實不欺

  魯宗道。拜參知政事。貴戚用事者。皆憚之。目為魚頭參政。為人剛直。遇事敢言。不為小謹(jǐn)。為諭德時。嘗就飲酒肆中。真宗使者及門。久之。宗道方自肆來。使者謂。上怪公來遲。何以為對。宗道言。以實言之。曰。公當(dāng)?shù)米铩T。欺君罪更大也。入謝曰。有故人來。臣家貧。無杯盤。故就酒家飲。帝以為忠實?纱笥。常以語太后。太后臨朝。遂大用之。(魯宗道傳)

  魯宗道宋朝譙(今安徽省亳縣)人,字貫之,號退思巖,為人剛正直爽。真宗天禧年間進士,官右正言(掌諫議)。仁宗時累升為參知政事。

  當(dāng)魯宗道為太子諭德(東宮官屬)時,有一次在酒店中飲酒,可巧真宗有事要召他進見。傳達命令的使者到魯宗道家,等候很久,宗道才從酒市回來。使者很不安地對宗道說:“皇上如果責(zé)怪公遲延這么久才到,公將如何回答?”宗道說:“照實回答。”使者說:“如果照實回答,公必定會受皇上怪罪呢!”宗道回答說:“欺君之罪,罪過更大。”于是進宮謝罪說:“臣有老友來訪,臣家貧,沒有杯盤,陪老友同往酒店宴飲,因而延誤,請陛下治臣之罪…。”真宗聞言不但不加責(zé)怪,反而更加賞識他那種忠實不欺的個性,認(rèn)為將來可以大用,并常將自己的看法告訴太后。到了仁宗即位后,太后因仁宗年幼,臨朝聽政,宗道終于受到大用,升任參知政事(副宰相職位)。

  宗道擔(dān)任參知政事,剛正無私,不畏權(quán)貴,遇事敢言。樞密使曹利用,仗恃舊日功勛,氣勢驕橫,魯宗道對其作為絕不撓屈,每當(dāng)會朝時,常據(jù)理與其爭論。于是當(dāng)權(quán)貴戚都為之畏懼,不敢囂張,朝廷內(nèi)外,都稱他為魚頭參政,以忠鯁名臣,留傳于世。

  “按”誠實是立身處世之根本,為古今正人君子所持守,亦為古來圣賢明哲所重視。觀察一個人說話是否誠實,便可窺知其品格。

  誠實的反面是奸巧虛偽,說話口是心非,一味曲意逢迎,以圖得到好處。其實此等人,只能蒙蔽昏庸之輩,不能逃過明人的眼力。

  試觀魯宗道雖然明知在酒店飲酒,以致延誤,必會受到譴責(zé),但是仍然坦白稟奏,毫不隱瞞,真宗具知人之明,由此日漸賞識,加以重用。宗道不負(fù)知遇之恩,終成磊落名臣,以魚頭參政,傳為美談。足見誠實君子受人信托,受人敬重如此。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