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入門知識 >

什么是三毒?

  三毒指的是貪欲、憎恨、愚癡。愚癡是三毒中最根本的一個。人生之所以痛苦,就是因為有貪、嗔、癡三毒的存在,貪讓人永不滿足,嗔讓人產(chǎn)生惡意,癡讓人產(chǎn)生錯誤的認知,錯誤的認知又會導致貪欲、憎恨、愚癡。佛教中,通常用鴿子、蛇、豬代表貪欲、憎恨、愚癡三毒。

  三毒里的貪欲

  三毒的貪欲指的是渴求,依凡夫的習性,對于自己所喜愛的人、事、物,自然想要執(zhí)為己有,這就是「貪欲」。貪欲是一種向外的追求,意味著內里面缺少點什么,所以必須向外追求,以滿足此渴望。

  貪欲的表現(xiàn)是由渴望到追求,由追求到占有,然后占有欲又繼續(xù)增長、擴大。

  貪欲的基本渴求有兩種:一是感觀享受的渴求;二是生命延續(xù)的渴求。除此之外,貪還有一個最要緊的功能,就是思想意識中對追求的貪執(zhí),這種煩惱的危險更大。

  正因為三毒的貪欲難以滿足,所以佛教強調貪是一種疾病,用滿足貪的方式去解決不是辦法,只有斷除三毒的貪欲,才是根本辦法。

  三毒里的憎恨

  三毒的嗔恨:對于不順己意的人、事、物,產(chǎn)生排斥,甚至厭惡;貪欲得不到滿足時,就會產(chǎn)生「嗔恨」。佛經(jīng)中所講的忿、恨、覆、惱、嫉、害就是對嗔恨形態(tài)的概括。

  嗔的本質雖是嗔恨對方,其意圖雖是要傷害或毀滅對方,但無論意圖是否達成,任何嗔恨生起之剎那,其人之心中直覺的會感到極端的痛苦或不快。

  三毒的嗔恨之所以會給自己帶來很大的痛苦,是因為嗔之本質是惡意的,惡意在對別人之時,則其無形的反作用也會自然傷害自己。所以,佛經(jīng)中說,極度憤恨的怒火,給人帶來的灼痛實不亞于地獄之火。

  三毒里的愚癡

  愚癡的豬

  三毒的愚癡就是不知道、不明的意思,簡單地說就是無明。由于凡事全憑自己的好惡,順己則喜,違逆則怒,完全不明事理,這就是「愚癡」。

  無明有兩層意思,一是不知道,二是錯誤的知。最初的佛法中認為,癡就是我執(zhí),后來又有四邪見來加以說明:一是把無常的事物認為有常;二是把痛苦的事情認作為快樂;三是把無我的認作為有我;四是把可惡的認作為可愛的。

  錯知的癡是小乘佛教對癡的基本解釋,大乘佛教除了錯知之外,還加上了無知,如不知道「自心即佛性」。

  癡是三毒中最根本的,以癡為根源產(chǎn)生貪和嗔,沒有三毒的癡,就不會有三毒的貪和嗔,所以佛教特別強調癡是一切煩惱及痛苦的根本。

  因此,學佛修行不但要「勤修戒定慧」,以期「息滅貪瞋癡」,尤其要「轉識成智」!稊z大乘論講記》說:「佛法不外乎轉迷啟悟、轉染成凈的行踐。轉迷啟悟與轉染成凈的關鍵,即是知!埂钢咕褪敲骼恚褪恰般若智慧」,就是「轉識成智」,若能轉識為智,則無明煩惱滅盡,自能開顯佛性,找回自我。所以,佛法說「煩惱即菩提」、「生死涅槃」,此乃大乘佛教之究極。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