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業(yè)跟不定業(yè)(二)
請大家打開講義地四十面。我們講到定業(yè)跟不定業(yè)。
定業(yè)就是說,這個業(yè)的結構非常的堅固,它有主動變現(xiàn)果報的力量,不必有其他的因緣。它主動會跑出來,甚至在今生它就會先出來,就是它的出現(xiàn)不需要有其他的助緣來幫助。因為它造業(yè)的時候,這個人造業(yè)的時候,造得很徹底,深深好樂,數(shù)數(shù)現(xiàn)行,所以這個業(yè)它的結構體已經(jīng)非常的堅固,他得果報的時候,他不需要有其他的因緣來激發(fā)它,這個叫做定業(yè),它一定會在你今生或者一定會在你來生表現(xiàn)出來,這叫定業(yè)。
第二種就是你在造業(yè)的時候,它結構體不完整,可能你過程當中你有懺悔或者是你的次數(shù)很少,那么心也羸弱,次數(shù)也少,那么它這個業(yè)不能構成一個完整結構的業(yè)力,那么這個業(yè)就不能夠產(chǎn)生主動的讓你得果報的力量,但是如果你有其他的因緣去刺激到它也可能得果報的,它屬于一種不定業(yè),就是屬于被動式的業(yè)。
我們來看看什么是被動式的業(yè),有兩種:順后受業(yè)。就是說你今生造業(yè)第三生以后,可能第四生,也可能第五生,也可能第六生,才招感異熟果的這種業(yè)力。它不是今生也不是來生,在第三生以后充滿這不確定,這第三種。第四種更不確定,順不定受業(yè)。今生造業(yè),那受報的時間是完全不確定,不知道到哪一生,但這個業(yè)起碼你種進去了,但是它本身沒有主動的出來的力量。我們也舉一個例子來加以說明:
這個就是在中國佛教史很有名,叫做悟達國師的人面瘡的公案,這個公案你懂了,你就知道什么叫做不定業(yè)。悟達國師其實他就是慈悲三昧水懺的作者,他這個慈悲三昧水懺怎么做的呢?他有一段因緣的。悟達國師他年輕的時候在做小沙彌的時候,在僧團的時候他曾經(jīng)他隔壁的寮房來了一個行腳比丘,這行腳比丘看那個意思,他是全身比較臭穢,而且長了這個膿瘡,所以其他人都不敢靠近他,但是這個悟達國師,他年輕的時候他特別有慈悲心,就經(jīng)常去照顧他,給他換洗衣服,給他送吃的,種種的關懷照顧,后來這個行腳比丘的病就慢慢的好了,好以后臨走之前,就把悟達國師請到房間來,他說,我叫做迦諾迦,后來他是一個得道的圣人,他事先知道悟達國師以后會有事情,他說,以后你長大以后,如果出了什么事情你沒有辦法解決,你可以到四川九隴山,那個地方有兩棵松樹,你到那個地方去找我,我可以幫你處理。
那么這件事情講完以后,悟達國師也沒放在心上,因為他還小。他長大以后,在這個傳記的記載,悟達國師非常有智慧,善于說法,辯才無礙。當時的唐朝的唐懿宗就拜他做國師,那么有一次這悟達國師在說法的時候升座,講完經(jīng)的時候,國王跟大臣,全體向他禮拜,那不得了,國王率領文武百官向他禮拜,他這個時候起了高慢心,起了高慢心以后他突然間看到空中飛過一個珠子就飛到他的左邊的膝蓋,那么以后他左邊的膝蓋就長了人面瘡。這個瘡五官具足,有眉毛有眼睛有鼻子有嘴巴還要吃東西的,每天要喂他吃東西的。所以這件事悟達國師非?鄲,他身為國師,他得這個果報他也覺得非常羞愧。他想到了迦諾迦尊者臨走之前給他這個暗示,他就辭掉國師的位置,他就帶了行李,就去拜訪迦諾迦尊者。
到了九隴山的時候,他找到了迦諾迦尊者,就兩個問候,他說:你是不是有事找我?他說:是啊,我這個腳長了人面瘡,請你幫我解決。迦諾迦尊者說:沒問題,我明天就幫你處理。隔天早上他就帶了這個悟達國師,到山下一個泉水的地方。他說:你先坐著,我取一點水,我加持一下,我?guī)湍惆涯氵@個人面瘡給洗掉。那么這個迦諾迦尊者加持完,要把這個水倒在這個人面瘡上面的時候,人面瘡講話了,他說:慢,我有話說,他說:今天這個尊者來做我們之間的調(diào)解人,我也同意。但是我要你一句道歉。悟達國師說:怎么回事呢?人面瘡就說:國師你是通達經(jīng)論的,你應該知道漢朝的歷史,就是袁盎殺晁錯這個公案,你還記得嗎?這是怎么回事呢?
這漢景帝就文景之治。漢景帝是在歷史上是很想有作為,但是他的福報不好,內(nèi)憂外患,內(nèi)有諸侯王的割據(jù),外有匈奴的侵略。這個匈奴就經(jīng)常三不五時就來邊境里面搶東西殺人,弄得漢景帝覺得非常的屈辱,一個泱泱大國被匈奴欺負,但是他沒辦法,因為他的軍隊很少。這個漢朝到景帝的時候大部分的軍隊都握在諸侯王的手上,當時他的國師是誰呢?就是晁錯,這個非常有智慧的人,他說,當今之計,攘外必先安內(nèi)。他說,匈奴的這件事情我們不著急處理,我們現(xiàn)在也沒辦法處理,先要處理里面諸侯的割據(jù),要把諸侯的這個權力減少。在歷史上說,到景帝的時候,諸侯王完全不甩中央,他連自己的地方都有自己的法律,那么晁錯他提出這個削弱諸侯的政策是對的,但是操之過急,引起了諸侯的聯(lián)合叛亂,叫做吳楚七國之亂。
七個諸侯王聯(lián)盟起來,向朝廷進軍,這個時候大軍壓陣,漢景帝沒辦法,當時的一個大臣叫袁盎就出來講話,說,當今之計,現(xiàn)在沒有辦法啦,只能夠把晁錯殺了,來向諸侯王謝罪,那么當時,其實也不是袁盎一個人說的話,大家都這個意見,漢景帝沒辦法,所以就把這個晁錯給問斬,到這個地方他們這兩個人就結下了一個怨恨。但是這個業(yè)其實袁盎造這個業(yè)照講是不重的,第一個他不是為個人,其實當時的情況他也只有這樣做,壞就壞在他強出頭,他第一個出來講,所以就跟晁錯結下了怨恨的事件。
所以這個果報,你看悟達國師他生生世世從漢朝一直到唐朝都沒有得果報。第一個,袁盎建議殺晁錯,他不是為了自己之私,是為了國家社稷,當時是不得已。第二個,他就做這么一次。所以你看,這個業(yè)并沒有讓悟達國師到三惡道去,但是畢竟凡夫都是有嗔恨心,因為晁錯死的時候是很不甘心,他覺得我做的是對的事情,我為什么要被問斬,所以他就把這個恨就發(fā)泄在袁盎的身上。合理的推論,這個人面瘡應該等悟達國師等了很久,沒有機會。后來他起高慢心,才有機會。所以我們不能說,他起高慢心而得人面瘡,不能這樣講,起高慢心是不好,但是還不至于說會得人面瘡。這個是怎么回事呢?他以前有這個業(yè),他因為高慢心把它激發(fā)出來。
比方說,有些人喜歡開快車對不對?喜歡飆車對不對?喜歡飆車的時候發(fā)生車禍把腿撞斷了,你不能說他因為開快車而把腿撞斷了,這個只是激發(fā)。開快車固然不好,但是不至于到撞斷腿,這怎么解釋呢?他過去生有殺業(yè)的業(yè)力,但這個業(yè)力,有目前沒得果報,那么因為你這個人就是開車不小心,你把它激發(fā)出來了,所以這個叫做順不定所受業(yè)。
我們凈土宗這個激發(fā)的業(yè)是很重要的。你看我們臨命終的時候,我們一般人很難創(chuàng)造一個強大的念佛的力量叫念佛三昧,我們一般都是夾雜妄想的佛號,所以絕大部分人臨終都要經(jīng)過開示,一定要有臨終的正念來激發(fā)我們的往生的業(yè)力。我們一般人很難說按照正常情況然后就很自然的去往生,一般人沒有辦法,這是凈業(yè)成就,沒辦法,我們絕大多數(shù)的人都是隨念往生的。就是說,我們經(jīng)常在念佛堂念了佛號,但這個佛號還不足以形成一個強大的勢力來主導我們來生。但是你用臨終的念頭來激發(fā)它,可以的。用臨終的正念來激發(fā)我們平常念佛的業(yè)力,這個就是凈土宗的隨念往生。好,這個業(yè)力就講到這個地方,就是善惡的問題,強弱的問題。第三個就是激發(fā)的問題,相互激發(fā)的問題。
佛法修學概要——102
- 上一篇:果報種類之結示法要之貫通三世,強者先牽
- 下一篇:定業(yè)跟不定業(yè)(一)
- 怎么修因緣觀?觀察因緣的相貌
- 佛陀用長行和重頌這兩段來說明三界火宅
- 無聲也是一個聲音
- 什么是意業(yè)?天乘十善業(yè)之意業(yè)
- 什么是口業(yè)?天乘十善業(yè)之口業(yè)
- 什么是身業(yè)?天乘十善業(yè)之身業(yè)
- 念佛人為什么要把心帶回家?
- 下定決心要往生就不要拖
- 發(fā)心跟正見這兩科是基本功
- 修持首楞嚴王三昧開顯智慧光明
- 觀世音菩薩的四種不思議無作妙德
- 在修首楞嚴王三昧過程中要從不迷、不取和不動下手
- 臨命終時要記住:往事不堪回首
- 怎么把點狀的佛號提升到一種片狀?念佛的功德
- 如何才能往生?對娑婆世界的愛取調(diào)伏到很低
- 只有自己想改變的人才能改變
- 什么叫破壞善根?淫戒的問題是什么?
- 修學佛法是要靠自己覺悟、遠離妄想的
- 如何對待痛苦?三界的三苦分別是什么?
- 真如本性的功德一切都在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
- 宗鏡錄卷第一
- 宇宙大學里,用心交出人生成績單
- 佛教對「臨終關懷」的看法
- 宗鏡錄一百卷(第一卷~一百卷) 宗鏡錄序
- 七佛傳法偈(三)假借四大以為身,心本無生因境有; 前境若無心亦無,罪福如幻起亦滅。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2
- 大般若經(jīng)要解——般若的觀行
- 佛教對「女性問題」的看法
- 大佛頂首楞嚴經(jīng)講義 第一卷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心經(jīng)》者何
- 定慧之路 第一講
- 占察善惡業(yè)報經(jīng) 1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之一
- 七佛傳法偈(七)法本法無法,無法法亦法;今付無法時,法法何曾法。
- 佛教對「自殺問題」的看法
- 七佛傳法偈(二)起諸善法本是幻,造諸惡業(yè)亦是幻;身如聚沫心如風,幻出無根無實性。
- 二課合解 第一講
- 十二因緣法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卷上(1)
- 七佛傳法偈(一)身從無相中受生,喻如幻出諸形像;幻人心識本來空,罪福皆空無所住。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3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6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人生的大智慧
- 媽媽的乳汁
- 四圣諦講記 第一卷 苦~輪回之苦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4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1
- 《無量壽經(jīng)》之八相成道(一)
- 《圓覺經(jīng)》講記 第一章 文殊菩薩章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序品第一節(jié)錄
- 印光大師傳奇 第一章 早年坎坷
- 摩訶止觀卷第一上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10
- 印光文鈔全集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卷第一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5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解脫痛苦的原理
- 夢參老和尚講 地藏本愿經(jīng) 8
- 宗鏡錄卷第二
- 妙境法師主講:八識規(guī)矩頌講義(1)
- 皈依三寶減輕業(yè)障
- 怎樣念佛號才得力?
- 學佛次第很重要 必須注重聞思修!
- 怎樣理解“涅槃寂靜”?
- 怎樣才能讓自己的事業(yè)蒸蒸日上?善緣不斷?
- 不是犧牲也非放棄,給與是一種生命力
- 為什么達摩禪法在北朝受到明顯排擠?
- 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在家學佛,應如何做人?
- 做真實的自己
- 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錯了怎么辦?
- 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佛法的中道觀
- 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