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九課、座右銘
第二十九課 座右銘
一、節(jié)東漢.崔瑗座右銘
無道人之短,無說己之長。
施人慎勿念,受施慎勿忘。
慎言節(jié)飲食,知足勝不祥。
行之茍有恒,久久自芬芳。
二、東晉.陶靖節(jié)詩(陶淵明)
知人未易,相知實難;淡美初交,利乘歲寒。
管生稱小,鮑叔必安;奇情雙亮,令名俱完。
三、隋.智永大師書千字文
禍因惡積,福緣善慶,尺璧非寶,寸陰是競。
四、唐.拾得禪師除賤語劉正成書
富貴浮云未足夸,民間風(fēng)氣太奢華,
漫將兩字逢人勸,勤儉由來好起家。
五、唐.懷素草書千字文
知過必改,得能莫忘,罔談彼短,靡恃己長。
六、唐.百丈懷海禪師警訓(xùn)周敦良書
是非以不辨為解脫,學(xué)問以勤學(xué)為入門,
七、北宋.司馬溫公家訓(xùn)(司馬光)莊東書
積金以遺子孫,子孫未必守;
積書以遺子孫,子孫未必讀。
不如積陰德于冥冥之間,為子孫長久之計。
此先賢之格言,乃后人之龜監(jiān)。
八、宋.張載名言李超哉書
為天地立心,為生民立命,
為往圣繼絕學(xué),為萬世開太平。
九、日本.狂云懶衲宗純一休書
囊無省數(shù)半文錢,定上座參臨濟禪,
頭發(fā)鬅鬙耳卓朔,破鞋來往玉門前。
十、元.石屋清珙裁縫詩謝稚柳書
手攜刀尺走諸方,線去針來日日忙,
量盡前人長與短,自家長短幾時量?
十一、明.紫柏大師語錄沈鵬書
水在釜中,非火不能熱也;
種在土中,非春不能生也;
愚在心中,非學(xué)不能破也。
十二、明.蕅益大師警訓(xùn)董壽平書
小人以己之過為人之過,每怨天而尤人;
君子以人之過為己之過,每反躬而責己。
十三、清.玉林通琇禪師語邱大阜書
省虛文,務(wù)誠敬,是禮貌真實;
誡浮華,崇節(jié)儉,是日用真實;
遠奸佞,近仁厚,是交接真實;
甘淡泊,恥謀求,是家風(fēng)真實。
十四、清.云閑沈荃拜手識
勿謂一念可欺也,須知有天地鬼神之監(jiān)察;
勿謂一言可輕也,須知有前后左右之竊聽;
勿謂一事可忽也,須知有身家性命之關(guān)系;
勿謂一時可逞也,須知有禍福子孫之報應(yīng)。
十五、清.板橋鄭燮題
滿者損之機,虧者盈之漸。損于己,則益于彼,外得人情之平,內(nèi)得我心之安;既平且安,福即在是矣。
十六、富貴貧賤論清.梁巘書
富以能施為德,貧以無求為德,
貴以下人為德,賤以忘勢為德。
十七、清.林則徐書
念非善莫舉,人非善莫與,事非見莫說,
物非義莫取。健時作病時想,可以保身;
裕時作乏時想,可以守家。
十八、清.朱柏廬治家格言西山逸士溥儒(溥心畬)書
一粥一飯,當思來處不易;
半絲半縷,恒念物力維艱。
十九、清.陶廷杰書
人之論我也,與其能辯,不如能容;
人之侮我也,與其能防,不如能化。
攻人之惡,毋太嚴,要思其堪受;
教人之善,毋過高,當使其可從。
二十、民國.印光大師語錄隆蓮書
縱人負我德,亦當作我負人德想;
覺自己對一切人皆有愧怍,歉無憾已,
則暴戾之氣,便無由生矣。
二一、民國.弘一大師語王乃壯書
我不識何等為君子,但看每事肯吃虧的便是;
我不識何等為小人,但看每事好便宜的便是。
二二、民國.太虛大師書
學(xué)貴知要,不在貪多;用貴適時,不專泥古。
二三、民國.大千張爰(張大千)書
說法青蓮九品臺,天知病榻亦低徊;
偶逢一笑禪心定,那有阿難著體來。
二四、民國.斌宗大師法語覺海山人書
- 上一篇:第三十課、焰口召請文(宋·蘇軾)
- 下一篇:第一課、十勸(南朝梁.善慧)
- 第三十課、焰口召請文(宋·蘇軾)
- 第二十八課、佛寺聯(lián)語(選錄)下
- 第二十八課、佛寺聯(lián)語(選錄)上
- 第二十七課、詞選
- 第二十六課、悟道詩
- 第二十五課、詩選
- 第二十四課、文選
- 第二十三課、佛光菜根譚(節(jié)錄)(星云)
- 第二十二課、佛光大藏經(jīng)編修緣起(星云)
- 第二十一課、慈航法師遺偈(慈航)
- 第二十課、藥師佛七法會發(fā)愿文(戴季陶)
- 第十九課、五十生日感言(民國·太虛)
- 第十八課、贊僧詩(清·順治)
- 第十七課、寶王三昧論(明.妙葉)
- 第十六課、四愿齊說(明·憨山德清)
- 第十五課、勸世詠(明·憨山德清)
- 第十四課、示廚(明·紫柏)
- 第十三課、緇門崇行錄(選錄)(明·袾宏)
- 第十二課、七筆勾(明·袾宏)
- 第十一課、西齋凈土詩(選錄)(元·梵琦楚石)
- 第一課、佛
- 第一課、佛的意義
- 第一篇 法身、報身、應(yīng)身
- 第一冊、自序
- 三十七道品 序文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一節(jié) 何謂佛
- 第一課、佛教的真理
- 第二課、如來十號
- 第二課、釋迦牟尼佛 (一)
- 圣典篇 大念處經(jīng)
- 大架構(gòu)篇 二、五根、五力
- 第三課、佛身
- 第一課、律宗(一)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二節(jié) 釋迎牟尼佛
- 第九課、中國四大名山 (一)
- 第一課、修觀對治淫欲
- 第一、二、三課、綜合指要
- 十三、懺法
- 1:佛學(xué)是怎么一回事?
- 第四課、藥師佛
- 編者序言 作者序言
- 練習(xí)1 有意識的呼吸 一 正念觀身
- 第三課、釋迦牟尼佛(二)
- 第一章 佛法僧三寶 第三節(jié) 何謂法
- 十五、焰口
- 上座部佛教修學(xué)入門 目錄
-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三節(jié)、佛教的實質(zhì)
- 第十五課、四攝法 四無量心 四弘誓愿
- 第二篇 受持五戒、八關(guān)齋戒、菩薩戒
- 第三十課、焰口召請文(宋·蘇軾)
- 第八課、四圣諦
- 一一念不生
- 第七課、娑婆世界教主釋迦牟尼佛
- 第十四課、菩薩十地
- 第十八課、聲聞四果
- 第四課、轉(zhuǎn)輪圣王
- 第十課、修學(xué)佛法的次第
- 第二十六課、悟道詩
- 第九課、十二因緣
- 第一章、什么是佛教 第二節(jié)、佛陀教導(dǎo)的是什么
- 什么是文字禪?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腳踏實地的付出才會有收獲,所有的付出都不會白費
- 佛教戒律是怎樣產(chǎn)生的?戒律的由來
- 忉利天主是誰?
- 授記有幾種方式?授記的四種類型
- 人不要想太多,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 佛經(jīng)中的世尊指的是誰?
- 釋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覺性是永恒的、沒煩惱、證佛國
- 皈依后做事還是不順,對佛法心灰意冷,該怎么辦?
- 佛教的經(jīng)變是什么意思?
- 阿彌陀佛圣誕是哪一天?農(nóng)歷十一月十七恭迎彌陀圣誕
- 剛念經(jīng)時聲音響亮且快,后來就沒有了,為什么?
- 以佛心來凈化自己內(nèi)在的妄心
- 嘴笨不會安慰人怎么辦?
- 馬鳴菩薩是誰?馬鳴菩薩的簡介與故事
- 為什么在世間行善的功德勝于極樂百倍?
- 學(xué)會順其自然,在晴天時愛晴,在雨天時愛雨
- 念經(jīng)時可以控制妄念嗎?
- 什么是“五蓋”?菩薩沒有厭怠心
- 趙州和尚是哪個朝代的,哪里人?趙州和尚的簡單介紹
- 什么是莊嚴國土?
- 在家居士怎樣才能讓現(xiàn)在和將來的生活具足幸福安樂?
- 八正道是為人處世乃至成佛的八種正確方法和途徑
- 阿逸多菩薩是誰,是彌勒菩薩嗎?
- 佛教說的隨緣是什么意思?隨緣的含義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論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幾種?佛教六種神通的簡單介紹
- 求神不如求己,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經(jīng)時犯困,打盹后又從頭開始念,該怎么辦?
- 人幫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錢的七種結(jié)緣方式
- 殺生、妄語、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無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對親人的病,家里的經(jīng)濟條件,心很亂,該怎么辦?
- 什么是信心不逆?
- 佛教基礎(chǔ)知識
- 心經(jīng)入門
- 佛教名詞
- 佛咒入門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地藏經(jīng)入門
- 怎樣讀懂佛經(jīng)
- 佛教基本教義
- 佛咒簡介
- 楞嚴經(jīng)入門
- 妙法蓮華經(jīng)入門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入門
- 十小咒入門
- 佛教修行及戒律
- 藥師咒入門
- 六字大明咒入門
- 無量壽經(jīng)入門
- 華嚴經(jīng)入門
- 藥師經(jīng)入門
- 阿彌陀經(jīng)入門
- 佛教僧侶與居士及其源流
- 普賢行愿品入門
- 佛經(jīng)簡介
- 虛云法師入門
- 六祖壇經(jīng)入門
- 佛教傳播與發(fā)展
- 楞伽經(jīng)入門
- 圣嚴法師入門
- 宗派簡介
- 凈慧法師入門
- 解深密經(jīng)入門
- 佛經(jīng)入門
- 濟群法師入門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入門
- 法增法師入門
- 昌樂法師《人生是道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