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學入門 > 佛學常識 >

五毒是哪五毒?從心理學角度解讀佛學五毒

五毒是哪五毒?從心理學角度解讀佛學五毒

  在過去,民間信仰認為農(nóng)歷五月是“毒月”,五毒(蛇、蜈蚣、蝎子、壁虎和蟾蜍)開始孽生。而在佛門里,“貪、嗔、癡、慢、疑”這五種情緒被稱為五毒,這五種心毒就像毒藥一樣妨礙人們修行,遮蔽了心智,導致內(nèi)心無明。

貪:沉溺過去和未來

  貪有很多種,通常來講有財、色、名、食、睡五欲之貪。人的一生無不在貪欲中摸爬滾打,沉溺于貪婪帶來的快感,不能自拔。從心理學分析,貪源自過去的創(chuàng)傷、現(xiàn)實的不滿和未來的擔憂,因貪而嚴重“脫離現(xiàn)實”,迷失于舒適的、概念化的過去和未來。

  金錢權(quán)勢,聲色犬馬,很多人心甘情愿成為它的奴隸。現(xiàn)實生活中,小到美食、購物、吸煙、酗酒等成“癮”惡習,大到追求升職加薪,沉迷交際發(fā)財,都是貪。為了金錢,為了地位,有人甚至不講道德、不擇手段。然而,名為錮身鎖,利是焚身火。這些控制不了的欲望,最終會吞噬掉我們的健康和善念。

  貪欲太強的人應(yīng)當多接觸現(xiàn)實生活,增強五官的感知,品味生活的真正內(nèi)涵。良田千頃,不過日食三餐;廣廈千間,不過夜眠八尺。幸福和快樂從來不是貪來的,知足才能常樂。去嗅一朵花的芬芳,品味一顆果子的甘甜,和家人促膝長談……不妄取、不妄予、不妄想、不妄求,以佛教的“布施”處理生活中多余的部分,通過與他人分享獲得快樂來彌補因貪婪產(chǎn)生的空虛。

嗔:無法逃離的情緒宣泄

  嗔與貪剛好相反,貪是遇到快樂的情境,嗔是遇到不快樂、不喜歡的情境。嗔是憤怒生氣,當我們遇到不高興、不喜歡的情形,想要逃離和控制它,但又有很多是拒絕不了、擺脫不了、控制不住的,所以會嗔。

  嗔來自兩方面,一是外部世界沒能滿足自己的需求和計劃,二是自己回避不了的痛苦和不滿。由此,人就會產(chǎn)生好斗、好勝的嗔恨之心。當我們的身體受傷或尊嚴被羞辱時,就會產(chǎn)生想要報復或傷害對方的心。因缺斤短兩與小販爭執(zhí)不下、被人“穿小鞋”而心生怨懟、夫妻吵架指責對方一無是處……凡此種種,如果不能及時忍讓退出,都可能使矛盾升級,引發(fā)口角、詛咒,甚至是爭斗。佛教有言“嗔恨可燒毀一切功德”,要避免嗔心的惡果。

  忍一時風平浪靜,退一步海闊天空。當我們心中產(chǎn)生沖動、報復、憤怒等負面情緒時,要學會“接納”這些想法,將它作為一種客觀的反應(yīng)去接受。當然,這并不是叫人一味地忍受屈辱,而是理性分析情緒中“自以為是”的部分。心浮氣盛之人不妨平時多讀一些隱喻性的故事,比如掉進泥沼中的人,越掙扎陷得越深。特別想發(fā)火的時候,可以“跳出情緒看情緒”,使自己學會“寵辱不驚,看庭前花開花落;去留無意,望天上云卷云舒。”

慢:自以為是的虛榮姿態(tài)

  在名利虛榮支配下,不理智、沖動、盲目地向人炫耀自己的名利、能力和財產(chǎn)等,都稱為慢。心理學上,慢,指的是一種行為和姿態(tài),源于自我中心、自以為是,導致沖動、傲慢、怠惰等行為障礙。

  人若傲慢,會傷害人際關(guān)系、耽誤事業(yè),目標難成。比如,有人在學業(yè)和事業(yè)上稍稍取得一些成績就驕傲自滿,自視甚高;有些“富二代”“官二代”自恃高人一等,到處炫富;生活中常見的攀比行為,自認為比別人了不起等。這些不僅會引起別人的不滿,還會蒙蔽自己的心智,最終傷害的還是自己,因為它讓你看不到別人的優(yōu)點。

  傲慢會產(chǎn)生“不精進心”,認為自己“已經(jīng)最好”,不再需要進步。所以,行為層面,要有夢想、目標和價值方向,制訂清晰的規(guī)劃,不受某種欲望影響,按照自己的價值方向前進。用謙虛心替換傲慢心,保持空杯心態(tài),這樣能消除自大心、涵養(yǎng)謙虛心,也學到了更多的知識。

癡:虛實之間的認知混淆

  癡也稱為愚癡,是把想法等同于現(xiàn)實,被表面事物或文字所迷惑,容易“癡心妄想”。心理學上,這是一種“頭腦認知”和“客觀現(xiàn)實”的虛幻融合,不明事理,是非不分,執(zhí)著于自己的想法,聽不進他人意見。

  “癡”有程度之分,結(jié)果也有好有壞。例如,單純地癡戀某人,醉心于攝影、繪畫等愛好,癡迷于追求人生夢想,這些都可以看作一種癡,這種癡有利于實現(xiàn)自我和未來發(fā)展。相反,嚴重的癡則是做事笨手笨腳、道理不明,比如癡纏偶像的私生活,無心學習和工作,對他人的愛好感到無知和好笑,類似“三年超英,五年趕美”的口號……到了這種程度,“癡”就會變成阻礙個人發(fā)展、人際關(guān)系和社會發(fā)展的桎梏。

  癡心是一種執(zhí)迷,破解癡念,一定要將認知解離,把想法歸于想法、現(xiàn)實歸于現(xiàn)實,比如,當發(fā)現(xiàn)自己癡纏于某種想法,可以反復地重復念叨你的想法,試著用疑問、反問、快樂、悲傷等各種語氣語調(diào)表達出來。這時候,你會醒悟這個想法僅僅是想法而已。或者用旁觀者的態(tài)度去對待,告訴自己:“我發(fā)現(xiàn),我頭腦中有個想法……”當然,癡迷于愛好也要掌握好度,不要過度沉迷,以免耽誤自身發(fā)展。

疑:信仰缺失下的自我迷失

  疑主要指猶疑不決,毫無道理和根據(jù)就懷疑、否定一切。佛學中的“疑”并不是指“懷疑精神”,懷疑精神是我們探索未知和未來的動力,而“疑”則是一味相信自己。

  懷疑過多,人就容易迷失信仰和價值方向,不知道自己每天都在干些什么,陷入一種“無意義感”。當下,一方面快餐文化的流行,讓人們吸收不到文化的營養(yǎng),找不到人生目標;另一方面,競爭越來越激烈,人們沒有時間和能力去理解、體悟、欣賞生命,一旦遭到挫折和打擊,輕則產(chǎn)生心理問題,重則走向自我毀滅。沒有了自己的人生羅盤,年輕一代的信仰缺失在今天顯得尤為嚴重。“讀書無用論”“寒門難出貴子”等言論甚囂塵上,背離過去,否定現(xiàn)在,一邊動搖著內(nèi)心的想法,一邊又在新的懷疑中投入未來。

  法國思想家羅曼·羅蘭認為,最可怕的敵人,就是沒有堅定的信仰。無論國家還是個人,擁有信仰,能夠朝著一個方向前進,實現(xiàn)自我。摒棄疑心,需要每個人找尋到自己人生階段最重要的東西,明確不同階段的目標,做出自愿的價值選擇。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