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刀子嘴豆腐心的人?
刀子嘴豆腐心,您覺得可以原諒嗎?
很多人都覺得自己是好心,但是嘴巴不饒人,說了很多傷人的話。一方面的是他的習氣還有執(zhí)念也重,最重要的,其實心不清凈。我們說發(fā)心好,這個心一定要用行為表達出來,說話的時候就要去想別人聽了這句話會有什么感受。
當我們慢慢地修行,心是比較好調(diào)整,但是你五根所造作的一些身口意的行為,它確實會更難(調(diào)整)一點,因為習性也是有很強的一種力量。執(zhí)念,就是自己喜歡跟討厭的東西特別鮮明。當對方觸犯了你這個鮮明的執(zhí)念,就很容易犯口業(yè)。因為他違背了你的覺受,你不舒服,你這個時候又沒有持戒的功夫,煩惱馬上帶動惡業(yè),你根本沒有機會去看清自己。唯有讓自己內(nèi)心的覺性之光點燃以后,你有機會把它抓住。
其實現(xiàn)在很多人嘴巴很快,為了一點點情緒,去說了很多不該說的話。甚至有些人辛辛苦苦付出很多,但有一點點不如意,就讓他嘴巴一犯口業(yè)功虧一簣呀。我們要修點功德不容易,所以閉上嘴巴非常重要。不要以你的主觀思想、以你的認知、以你的判斷,去評判任何人和任何事。
一個人唯有對外在的評判議論收回來,去觀照自己的內(nèi)心。其實你會看到外在的不圓滿,是你內(nèi)心有陰暗。這一點你必須明白。如果你心中沒有陰暗,你看到外面的世界是圓滿的。一個人的心圓滿,他看到外面的世界就圓滿;一個人的心殘缺,那他看到外面的世界也殘缺。我們看到別人有傲慢心,其實是你自己有傲慢心,這是非常微妙不可思議。
所以不要用刀子嘴豆腐心,來自己騙自己。這種人內(nèi)心就是嗔心比較重,嘴巴特別快,得理不饒人,說得狠讓自己心里面舒服一點。其實這都是嗔心在作怪,所以我們要修慈悲呀。
世間無非兩種人:一種人比你有福報、比你有智慧,那我們這個時候修隨喜贊嘆;還有一種人就是比我們福報少、比我們智慧少,這種人我們要想辦法去幫助他,而不是去瞧不起他。你唯有這種心,你的嘴才可能柔和。
我們五根:眼耳鼻舌身,要造作的行為是由我們第六意識帶動的,也就是由我們的心帶動的。你的心是善良的,那你做出來的行為也是善良的;你心是丑惡的,那你做出來的行為也是丑惡的。
把自己管牢,這是我們從惡性循環(huán)模式當中跳出來很關(guān)鍵的一點。如果你管不牢,你的命運不會改變。我們要借外在的事來練我們內(nèi)在的心,但是如果您內(nèi)在的心成就了,你也要借外在的事來展現(xiàn)。
有些人認為自己有菩提心,你有菩提心你拿出來,你在利益眾生的時候你拿不出來,說明里面沒有啊。你說你有慈悲心,那你拿出來,如果整天還在說一些惡毒的話,你怎么可能有慈悲心呢?所以修行的人要務實地面對自己,不要自己騙自己。修行是為自己未來的生命負責,修行不是裝樣子給別人看。你的生命也不需要向任何人交代,但是你要向你的未來交代。因為你現(xiàn)在所做所為,最終都要你自己買單。
你不要以為你做了什么事情,讓別人來幫你買單,那是不可能的。我們每個人都活在自因自果的一個因果定律當中,所以不要抱有僥幸的心理,要清晰地知道自己發(fā)心是什么,目的是什么要如何達到。如果非常清晰,有時候你的行為會偏離你的想法,那是因為你過去世業(yè)力里跟習氣的問題,你要慢慢地降伏,然后慢慢地引導、慢慢地調(diào)整,最終做到言行一致的時候,那你修行就圓滿了。
哪怕你說的是對的,言辭不當也會對人造成傷害。還要慢慢地去練習,每日反省自己不當?shù)难孕,第二天慢慢改進。慢慢地就能養(yǎng)成說好話的習慣。說好話,說有用的話,說幫助他人的話;不說傷害人的話,欺騙人的話和沒有意義的話。有時候我們的詞鋒犀利不是為了闡明自己的觀點,而多數(shù)人是想發(fā)泄心中的不滿。
如果一個修行的人能觀察到自己細微的心,就可以看到在當下那一瞬間,內(nèi)心是故意要去刺傷對方,故意要去打擊和貶低對方,這是因為心中有嗔心的緣故!當嗔心生起來時,就忘記了自己的本心。沒有傷害別人的心,就不會說出傷人的話。所以對治嗔心,就要修慈悲,一個人內(nèi)心沒有慈悲,那他就有嗔心。
文章轉(zhuǎn)自微信公眾號:如是我聞報德寺
- 最全的燒香圖解,燒香有何含義與講究?
- 皈依之后需要注意什么嗎 皈依佛門后的注意事項
- 開天眼后究竟能看到什么?
- 楞嚴咒簡介,什么人不能念楞嚴咒?
- 常犯邪淫者得十種苦報 從婚后出軌事件看出的因果報應
- 地藏經(jīng)簡介,地藏經(jīng)主要講什么?
- 《華嚴經(jīng)》簡介,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講什么?
- 佛教基礎知識
- 最簡單的三皈依儀式-如何授三皈五戒居士儀軌
- 持咒打坐的方法 持咒打坐的姿勢圖
- 為什么要學佛?有什么用呢?
- 心經(jīng)簡介,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內(nèi)容介紹
- 心經(jīng)入門
- 2020年佛教節(jié)日一覽表
- 佛教唱贊時法器打法
- 什么是佛教?佛教的精髓是什么?佛的定義呢?
- 為什么要燒香拜佛?燒香的含義是什么?
- 什么是咒語?佛教最神奇的九個咒語
- 佛教名詞
- 準提咒簡介,準提咒功德及妙用
- 學佛前要了解的基本內(nèi)容
- 佛教和印度教的區(qū)別
- 持咒是什么意思?如何持咒?
- 佛咒入門
- 文殊菩薩心咒簡介
- 皈依是什么意思?皈依三寶又是什么意思?
- 誦經(jīng)有訣竅嗎?誦經(jīng)的十二條訣竅
- 初入佛門該怎樣修行?
- 在家燒香有什么講究?一些禁忌千萬不要觸碰!
- 皈依證怎么辦理?辦皈依證后的忌諱是什么?
- 女眾出家前須知,一生只有一次出家機會
- 往生咒簡介,念往生咒要注意什么?
- 給去世的人上香的規(guī)矩
- 楞嚴經(jīng)簡介,楞嚴經(jīng)大致在講什么?
- 求佛有沒有用?為什么說佛菩薩可以保佑人?
- 觀自在是什么意思?怎么理解?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清心咒簡介
- 涅槃是什么意思?涅槃的四種分類分別指什么?
- 善根指的是什么?
- 腳踏實地的付出才會有收獲,所有的付出都不會白費
- 佛教戒律是怎樣產(chǎn)生的?戒律的由來
- 忉利天主是誰?
- 授記有幾種方式?授記的四種類型
- 人不要想太多,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 佛經(jīng)中的世尊指的是誰?
- 釋迦牟尼成道是什么意思?
- 覺性是永恒的、沒煩惱、證佛國
- 皈依后做事還是不順,對佛法心灰意冷,該怎么辦?
- 佛教的經(jīng)變是什么意思?
- 阿彌陀佛圣誕是哪一天?農(nóng)歷十一月十七恭迎彌陀圣誕
- 剛念經(jīng)時聲音響亮且快,后來就沒有了,為什么?
- 以佛心來凈化自己內(nèi)在的妄心
- 嘴笨不會安慰人怎么辦?
- 馬鳴菩薩是誰?馬鳴菩薩的簡介與故事
- 為什么在世間行善的功德勝于極樂百倍?
- 學會順其自然,在晴天時愛晴,在雨天時愛雨
- 念經(jīng)時可以控制妄念嗎?
- 什么是“五蓋”?菩薩沒有厭怠心
- 趙州和尚是哪個朝代的,哪里人?趙州和尚的簡單介紹
- 什么是莊嚴國土?
- 在家居士怎樣才能讓現(xiàn)在和將來的生活具足幸福安樂?
- 八正道是為人處世乃至成佛的八種正確方法和途徑
- 阿逸多菩薩是誰,是彌勒菩薩嗎?
- 佛教說的隨緣是什么意思?隨緣的含義
- 管好自己,但行好事,莫論他人
- 四大皆空是哪四大,是什么意思?
- 神通有哪幾種?佛教六種神通的簡單介紹
- 求神不如求己,命運是掌握在自己手里的
- 十八不共法是什么意思,指什么?
- 念經(jīng)時犯困,打盹后又從頭開始念,該怎么辦?
- 人幫人,心靠心,人心是相互的
- 不用花錢的七種結(jié)緣方式
- 殺生、妄語、不敬,在家居士不可以做的三件事
- 佛教的四無畏指的是什么?
- 佛教的大慈大悲是什么意思?
- 面對親人的病,家里的經(jīng)濟條件,心很亂,該怎么辦?
- 什么是信心不逆?
- 在床上哄孩子睡覺能唱彌陀圣號嗎?
- 佛教基礎知識
- 心經(jīng)入門
- 佛教名詞
- 佛咒入門
- 金剛經(jīng)入門
- 佛教因果定律
- 地藏經(jīng)入門
- 怎樣讀懂佛經(jīng)
- 佛教基本教義
- 佛咒簡介
- 楞嚴經(jīng)入門
- 妙法蓮華經(jīng)入門
-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入門
- 十小咒入門
- 佛教修行及戒律
- 藥師咒入門
- 六字大明咒入門
- 無量壽經(jīng)入門
- 華嚴經(jīng)入門
- 藥師經(jīng)入門
- 阿彌陀經(jīng)入門
- 佛教僧侶與居士及其源流
- 普賢行愿品入門
- 佛經(jīng)簡介
- 虛云法師入門
- 六祖壇經(jīng)入門
- 佛教傳播與發(fā)展
- 楞伽經(jīng)入門
- 圣嚴法師入門
- 宗派簡介
- 凈慧法師入門
- 解深密經(jīng)入門
- 佛經(jīng)入門
- 濟群法師入門
- 大勢至菩薩念佛圓通章入門
- 法增法師入門
- 昌樂法師《人生是道場》
- [佛學常識]什么是空想
- [佛經(jīng)名句]惡自受罪,善自受福,亦各須熟,彼不相待的解釋
- [佛學常識]什么是般若?
- [佛學常識]什么是十力
- [佛學常識]虛空藏菩薩的形象如何
- [佛學常識]阿彌陀佛掌中蓮臺有何象征含義
- [佛學常識]什么是文字禪?
- [佛學常識]佛為阿那律說八大人覺的內(nèi)容是什么
- [生活故事]根不隨塵,心不在境
- [星云大師]學佛一定要經(jīng)過佛學院的教育嗎?
- [在家修行]佛說的這七種布施,不用花錢就能做到
- [佛與人生]人不要想太多,餓了就吃飯,困了就睡覺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guān)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