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拜婆須密多女
第二十七回 拜婆須密多女
善財于師子頻申比丘尼處,證得師子頻申三昧,能如是遍十方界。自是思念:“求善知識決不放逸。”又來至險難國。
險難國于前國大有區(qū)別,男女都是油頭粉面,妖艷非常,出言淫穢,舉動狂放,執(zhí)手抱腰,吻唇接舌為佳禮,惡聽五戒。七十老嫗亦涂脂抹粉,八十老翁競賽風流。善財見到這些很不是滋味,自言道:“如此淫穢濁土,豈有大善知識?”但憑著“求善知識勿生疲懈”的意志,繼續(xù)前進,來到寶莊嚴城。
善財入城,問婆須密多住處。眾人見了,議論紛紛。有說:“這小子漂亮,婆須密多會滿意的。”有說:“看那彬彬有禮的君子樣兒,還是離不了婆須密多。”
善財聽到一個小伙子對另一個青年說:“你不快去找婆須密多,那小子去了恐沒有你的份了。”
那青年回答:“他去了又能玩多久?反正每人只能同婆須密多玩一次。”
善財看見這些動作,聽到這些言語,心情懊惱,怪不是滋味。也不急于尋婆須密多女,在街上信步閑行。走到一家門前停下,聽到一個老者吟詩曰:
相逢相問有何緣,高行如來一寶錢。執(zhí)手抱身心月凈,吻唇接舌戒珠園。人非人語皆隨現,天與天形應不偏。三德已明貪欲際,酒樓花洞醉神仙。
善財聽罷大受感動,上前問道:“請問長者,婆須密多女現住何處?”
老者見他品貌不凡,態(tài)度謙虛,舉止文雅,知非等閑之輩。答道:“市廛(chan)之北,有一廣大園林,其中樓房就是婆須密多的住處。”
善財謝過長者,來到林園樓房前,見朱門粉墻,亭臺樓閣,廣博華麗。進門香氣撲鼻,鶯歌燕語,寶池游魚,引人入勝。
忽聽環(huán)佩叮當之聲,走來一群少女。涂脂抹粉,柳眉細腰,麗艷奪目。前面一個,更是鮮艷出眾。然而她眉清目秀,鼻正口方,媚而不淫,艷而不濁,更逗人戀而不舍。見了善財,眾女一擁而上。善財回避不及,不知所措。又想起老者吟詩:
相逢相問有何緣,高行如來一寶錢。
便上前施禮,眾女嘩然噓笑。
前面女人現出淫而不亂的神情,急忙還禮道:“善男子,你從何處來?”
這一問話,解了善財窘迫之危,泰然答道:“我名善財,已發(fā)菩提心,利樂有情造福人間,前來參訪大善知識。”
眾女又噓笑,而前女人止住眾女拉善財手,說道:“我名婆須密多,早聽文殊師利談到你,等你多時了。”挽了善財手臂,入樓閣中去了。
眾女止步于樓下,只兩侍女跟隨上樓去。
婆須密多挽善財入室,室內布置雅靜,東面梳妝臺上一面大鏡。婆須密多同善財于西邊椅上并坐,鏡內現出一對依偎的情人。
侍女送來清茶點心,婆須密多素手拈糖送進善財口內,說:“吃吧!多香甜!”
善財慢慢咀嚼,的確香甜適口。
婆須密多問:“我人貌美嗎?”
善財毫不在意地答道:“很美。”
婆須密多道:“這里的人都夸我美,向我求愛,可我一個也瞧不起。”
將嘴靠善財耳邊道:“你呢?”
善財慢慢答道:“你是很美,可******”
婆須密多將善財摟在懷里,親吻接舌。
善財本是寡欲之人。經婆須密多挽手擁肩,似乎牽動俗情。待親吻接舌,善財才感覺一種高尚的慈愛,這不是夫妻的恩愛,而是睡在母親的懷抱里,接收母親的撫愛。不單是母親,而是與廣大眾生的慈愛。他看見婆須密多象一尊慈祥的菩薩,在教他離貪欲想,發(fā)度眾生愿。為度眾生故,不舍離一切眾生,在世間為眾生造一切福田。
善財清醒過來,尚坐在婆須密多懷里,感覺心地清涼一絲不掛。回憶老者的詩:
執(zhí)手抱身心月凈,吻唇接舌戒珠圓。
善財此時更堅定了熱愛人間,不離人間,為人間廣作福田的意志。
婆須密多說:“這地方的人,多貪欲,樂妓藝,不思為人間作福田。我用吻唇接舌,使他們離貪欲想,斷除情愛,多造人間福田。”
善財問:“我已發(fā)菩提心,造福人間,你使我離貪欲想而熱愛眾生,不離人間廣作福田。若淫穢眾生,被你吻唇擁抱,能不生欲情嗎?”
婆須密多道:“然也,正因欲情重,而吻唇接舌度之。我已吻你,擁抱于你,你感受如何?”善財默然。
婆須密多道:“我念過去高行如來住世,我與丈夫一寶錢供養(yǎng)如來。當時文殊師利為佛侍者,勸我發(fā)菩提心,我以此成就無邊善巧方便智,專離眾生貪欲際海,隨其欲而現身,令離貪欲。善男子,我只知此離欲三昧。你的心愿廣大,再往南走,在善度志愿內,有個鞞(bi)瑟胝羅居士,他會教給你造福人間的行。”
善財此時已獲無邊善巧方便智,又繼續(xù)南行。
- 上一篇:第二十六回 拜師子頻申比丘尼
- 下一篇:第二十八回 拜鞞瑟胝羅居士
- 第一節(jié) 愚人食鹽喻
- 第一回 拜眾童子
- 1.為步行而行
- 第二節(jié) 愚人集牛乳喻
- 第二回 拜文殊師利
- 第三節(jié) 以梨打破頭喻
- 第三回 拜德云比丘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一)
- 第一回 溯源流書生說法 警癡頑菩薩化身
- 第五節(jié) 渴見水喻
- 第四節(jié) 婦詐稱死喻
- 第四回 拜海云比丘
- 第五回 拜善住比丘
- 第一節(jié) 千金小姐!萬金和尚!
- 第一卷:法戒錄 總勸
- 前言
- 第八節(jié) 山羌偷官庫衣喻
- 第六節(jié) 子死欲停置家中喻
- 第六回 拜彌伽
- 第九回 拜休舍優(yōu)婆夷
- 第七回 拜解脫長者
- 第七節(jié) 認人為兄喻
- 第八回 拜海幢比丘
- 第五十三回 拜普賢菩薩
- 摩登伽女與阿難(二)
- 第十節(jié) 三重樓喻
- 摩登伽女與阿難(三)
- 第十回 拜毗目瞿沙
- 第一節(jié) 序說
- 第十一回 拜勝熱婆羅門
- 第十五節(jié) 醫(yī)與王女藥令卒長大喻
- 第十二回 拜慈航童女
- 第九節(jié) 嘆父德行喻
- 第一章 我的生命被顛覆了
- 第三章 一兩個鐘頭走完一生(2)
- 第十五回 拜具足優(yōu)婆夷
- 2.牧牛
- 第十三回 拜善見比丘
- 第十四回 拜自在主童子
- 哲理故事300篇(1-5)
- 以「慈悲觀」離「瞋念」
- 一串佛珠 無限祝福
- 曹溪一覺 了知生死不相干
- 云居簡和尚的故事
- 菩薩的化身
- 算命與改運的故事
- 一個奇怪的老人
- 想做什么就抓緊去做吧!
- 鸚鵡婆羅門的白狗
- 不生病的人
- 善不等于被傷害
- 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濟公和尚重建凈慈寺的神話傳說
- 缺點的功德
- 菩薩與鳥窩
- 偽善世界不可信
- 惡婦害婆終害己
- 同樣供養(yǎng)跛腳修行人,善人得金銀,惡人得毒蛇
- 文殊菩薩仗劍刺佛的故事
- 《慈悲三昧水懺》的神奇來歷
- 愚人集牛乳喻的原文、譯文、寓意
- 鴿王自救,貪欲是人性中致命的弱點
- 道信大師倒插柏的傳說
- 武則天、獻明肅皇后和玉泉寺的故事
- 施者的放下
- 遇事不加分析,妄下判斷,只會犯下可笑的錯誤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自己的魅力、體現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
- 盲人摸象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 《大方等如來藏經》萎花喻的故事
- 人生不管是順境還是逆境,都要用好心情來對待
- 借花獻佛的由來,釋迦牟尼前身以花供養(yǎng)燃燈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