勇敢的老織布匠,得到榮華富貴
佛經智慧
佛教認為,世人的運氣之所以有好與不好之分,就在于過去有沒有惜福和培福。能惜福,可以使你原有的福報,也就是應得的享受,還有剩余;若能培福,可以使你自己的福報,永遠享受不盡。老織布匠得到榮華富貴,表面看是偶然的運氣使然,實則是其福業(yè)所致。
勇敢的老織布匠
從前有一個國家,土地肥沃,物產豐富,人民生活安定。鄰國的國王對這塊富饒的土地蓄謀已久,派出軍隊前來攻打。消息傳來,國王連忙組織軍隊,準備抵抗。他下令,凡是十五歲以上,六十歲以下的男子,一律自備武器、食糧,參加軍隊,抗擊敵人的入侵。
這個國家有一個老織布匠,年齡已將近六十了,也應征入伍。他的老婆年輕漂亮,平?偳撇黄鹱约旱恼煞颍J為他沒出息,經常刁難他。老織布匠很愛自己的小媳婦,拿她一點辦法也沒有,只好樣樣順著她。這次得到應征入伍的命令,就與媳婦商量:“我要去參加軍隊和敵人打仗。按規(guī)定,必須自備武器、食糧以及一切應用的物品。請你把東西都準備好,好讓我按時出發(fā)。”他老婆的小脾氣又犯了,交給他一個能盛五升米的木桶,用來放糧食,又給了他一個織布用的大梭子,有一丈多長。氣哼哼地對他說:“家里哪有什么武器,什么放糧食的東西?你就拿這兩件東西去打仗吧!我可告訴你,要是你把這木桶弄破,把這梭子丟了,我就不和你一起生活了。”老織布匠只好拿了這兩件東西告辭出門。一路上,他一點也沒考慮打仗也許會有死傷,一心想的是一定要保管好這兩件東西,否則在老婆面前交不了賬。
戰(zhàn)斗開始了,兩軍混戰(zhàn)在一起。老織布匠的軍隊漸漸抵擋不住,開始敗退。老織布匠唯恐這兩件東西受到損失,所以把兩件東西高舉在頭頂上,面向敵人,獨自站著。敵軍本來正要追擊,但見老織布匠這個樣子,反而遲疑了,不敢貿然前進。趁這個機會,國王把敗退的軍隊全部收攏,又投入戰(zhàn)斗。這次大家同仇敵愾,敵軍抵擋不住了,終于兵敗如山倒,被殺得尸橫遍野,老織布匠他們的軍隊取得了徹底的勝利。
戰(zhàn)斗結束后,國王十分高興,召集軍隊論功行賞。大家都說這次戰(zhàn)斗之所以能勝利,老織布匠的功勞最大。國王把老織布匠叫過來,夸獎他說:“你可真勇敢!獨自一個人敢抵擋、擊退敵軍。”老織布匠老老實實地說:“我不是武士,不會打仗。我從軍時老婆交給我這兩件東西,說如果這兩件東西有損失,她就要離開我。我寧愿死也不能讓這兩件東西受損失,沒想到因此擊退了敵軍。”國王聽了哈哈大笑,對大臣們說:“這個人本心是怕老婆,但沒想到卻解救了國家的危難,應當給他記頭功。”隨即封他做了大臣,賜給他許多財產、房屋、使女等,地位只在國王一人之下。
老織布匠的老婆見丈夫衣錦歸來,喜出望外,再也不認為自己的丈夫沒出息了。
——《雜譬喻經》
- 上一篇:木匠與畫家,行行出狀元
- 下一篇:最后一頁
- 因果報應
- 嫖娼有報應嗎?真實的嫖娼報應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邪淫現(xiàn)世報:二男女車上縱欲釀車禍被燒死
- 我懺悔,我的報應來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學佛與富貴
- 與賣淫女風流一次 70歲花心老漢染惡疾
- 被燒死的蛇
- 佛學故事
- 百喻經故事全集譯注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邪淫的隱形果報 誰都逃不掉
- 念地藏經招鬼?不敢念地藏經的請進來
- 民間故事
- 大難不死 意外獲得足以致富的特異功能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鳥為食亡,人為色死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故事
- 一盆洗腳水的警示
- 損友導淫 精盡喪命
- 佛教因果報應的真實案例
- 淫色最容易觸犯,不斷淫欲心難清靜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善護口業(yè),免遭大難
- 智慧故事
- 心經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這兩個因果故事,讓你了解什么是業(yè)障
- 兩性關系
- 地藏經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為老公念心經,菩薩真的加持為其開智慧了
- 學會心平氣和
- 夫妻姻緣天注定,能改變嗎?
- 吃虧是在給自己積福
- 梅蘭芳父親傾囊布施 終獲善報
- 當代最受歡迎的佛學大師及其代表作
- 智商不高 卻很幸福
- 釋迦牟尼是真實存在的嗎?釋迦牟尼的一生
- 釋迦牟尼的一生
- 萬年寺無梁殿的由來
- 峨眉山隱士蒲公遇普賢菩薩的故事
- 印宗法師成就六祖惠能大師的因緣
- 武則天信佛教嗎?武則天崇佛
- 梁武帝“舍身人寺”
- 普陀山是觀音菩薩的道場嗎?觀音道場普陀山
- 灑水觀音代表什么?灑水觀音的寓意與故事
- 佛陀十大弟子之智慧第一的舍利弗
- 舍利弗證得天眼通,是因布施而得來的?
- 一動不如一靜
- 認真活在當下
- 你要懂得,體驗自我內心的世界
- 人活得就是個心態(tài)
- 茶要用沸水沏才會清香
- 有時候壓力會成為負擔
- 誰都有所不能
- 珍惜自己所擁有,就是最大的財富
- 任何時候都不要失衡
- 生活中的很多東西是不能用金錢來衡量的
- 不要為了轉瞬即逝的快樂作繭自縛
- 多審視自己的言行
- 舍得舍得,有舍才有得
- 真正困擾你的,是自己本身的執(zhí)念
- 不要讓別人的行為影響到你的情緒
- 喜歡搬弄口舌的人,會讓別人感到討厭
- 為什么我們不能很快地認識自己?
- 只有人心,才具有千尺的深度
- 修心,是治愈一切煩惱的良藥
- 所謂修行,實際上就是做好無數(shù)的小事情
- 真心本性是最珍貴的財寶
- 人生隨時可能落入生死井中
- 西天二十八祖之九祖伏馱密多的故事與傳法偈
- 心有多大幸福就有多深
- 慳與舍,墮落轉生為牛的弟弟與成就阿羅漢果的哥哥
- 以「慈悲觀」離「瞋念」
- 一串佛珠 無限祝福
- 曹溪一覺 了知生死不相干
- 云居簡和尚的故事
- [弘一法師]思考才能得智慧
- [普洱茶]為什么說普洱茶是有生命的茶?
- [禪宗文化]居遁《示念佛人》的禪意
- [佛經故事]勇敢的老織布匠,得到榮華富貴
- [哲理故事]幫別人其實就是幫自己
- [佛與人生]從逆境中走過來
- [佛學常識]山門殿為什么又稱為三門?
- [弘一法師]沒有恐懼更淡定
- [紅茶]工夫紅茶的發(fā)展、特征、種類介紹
- [禪宗文化]清規(guī)之下僧人每日應怎樣行住坐臥?
- [佛經故事]木匠與畫家,行行出狀元
- [哲理故事]先度自己,再度他人
- [佛與人生]逆行菩薩
- [佛學常識]唯識宗的基本思想是什么?
- [弘一法師]舍棄繁雜見真諦
- [紅茶]什么是祁門紅茶?祁門紅茶的特征與制作介紹
- [禪宗文化]為什么有的禪堂里不供佛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