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望工程是全民的希望

  希望工程是全民的希望

  證嚴法師

  心中很感恩,也很歡喜。感恩的是諸位長年累月關心慈濟,帶給慈濟一股力量,讓我有信心為社會做事;歡喜的是,今天能在此和大家見面。

  時間可以成就一切

  我常說,時間可以累積一切 -- 可以累積學業(yè)、事業(yè),也可以累積道業(yè)。時間用得好,就是成功的人生;沒有好好把握,就是失敗的人生。所以,當我看到小孩時,都會問:「你有沒有好好用功讀書?有沒有用心?」看到開始上班、做事業(yè)的人來,就會問:「你有沒有專心做事業(yè)?有沒有把握時間?」

  時間,是我日常生活中覺得最寶貴、最難得、也是最應該要把握的,因為時間一旦過了,就無法再回轉;雖然時間過得很快,但能善用時間,就能成就一切。

  忘不了去年的九二一

  我最近常說大家都很有福,因為千載難逢的機會,讓我們遇到了!我們都知道一百年為一世紀,如今我們不只遇到百年的世紀,還遇到了千年的世紀,因為今年是公元兩千年,我們何其有幸啊!可以遇到兩千年的大世紀,真的很有福。不過,回顧過去一九九九年的九二一,還是覺得讓人心碎、心痛。

  時間都是不斷、不斷地過去,惟獨九二一地震這個時間,對我而言,直到此時還停留在我的心中,因為那是讓人心碎的時刻,是大世紀末、毀滅性的人間歷史。

  九二一地震時,有一段不算短的時間,差不多是十天以上,人家問我:「師父,你看了之后是不是很心痛?」我回答:「我已經(jīng)沒有心好痛了,我的心都碎了!」心到底在哪里痛,我說不出來,但卻有個很清楚的念頭,就是「趕快去做就對了」!不論是急救、安身、安心、或者是安生的工作,都要趕快把握時間去做。

  安身,就是在急難的時候,我們要趕快為受災者著想,要如何讓他們的生活趕快穩(wěn)定下來,讓他們有個地方可以安頓。九二一地震發(fā)生后,我先坐鎮(zhèn)在花蓮,不斷地接電話,了解災民需要的是什么,不斷地和慈濟人溝通,讓他們知道到災區(qū)該如何展開援助工作。接著,九二三那天,我就從花蓮搭車去臺中,一路上一直想著,要趕快為他們建設安身的地方。

  突破蓋十二坪簡易屋的壓力

  去年哥倫比亞大地震,中美洲的大水災和秘魯?shù)臑碾y,我們投入援助時,發(fā)現(xiàn)災難過后,最需要的就是安身的地方。所以在秘魯趕快幫他們蓋房子;哥倫比亞大地震后,我們也是幫他們蓋房子。所以,臺灣九二一地震發(fā)生后,我就馬上想到要趕快蓋房子,先讓受災者有安身之處。

  記得上個月有一天,李遠哲先生在臺北分會和我見面,談到九二一時,說:「師父,當您決定要建十二坪的簡易屋,而且有衛(wèi)浴設備時,帶給政府很大的壓力!刮艺f:「我知道,可是我自己的壓力也很大!

  當時政府希望慈濟也能如他們一樣的方式蓋簡易屋。不過,因為臺灣這十幾年來,經(jīng)濟很穩(wěn)定,大家的生活都過得很好,因此住家大都是套房式的,雖然現(xiàn)在他們受災,心里很痛苦,但他們只是一時的災民,不是一世的難民。所以他們受災后,我們的社會應趕快付出愛和關心,這樣才能鼓勵他們重整信心,再站起來。如果沒有趕快蓋個小而美的家庭,受災后的心是很容易再受傷的,因此我很堅持。

  如果能夠趕快建設起來,衛(wèi)生問題就可以解決,家庭也可以安定下來,他們才能為未來的復建而用心。所以那段時間,我們考慮的是,希望災民能了解社會的愛,能提起精神趕快努力復建,將來能夠將這分愛,再奉獻給整個大社會,這叫做善的循環(huán)、愛的循環(huán)、美的循環(huán)。

  當年阪神大地震時,日本政府是給災民八坪大的房子、公用的衛(wèi)浴設備,但是以臺灣的生活習慣,應該不可能像日本人那樣的衛(wèi)浴共用,因為那是他們的生活習慣。很感恩政府后來也能夠了解,采用十二坪作設計。所以現(xiàn)在災區(qū)的組合屋,一律都是十二坪的設計,讓我覺得很安慰。

  安心計畫分三期

  安身以后就是安心,安心的工作,目前我們還在進行中。慈濟委員從災后到現(xiàn)在,仍不斷地在每一個大愛村跟他們互動,鼓勵他們,希望大家能樂觀,早日消除心中的恐懼感。

  我們將救災的工作分成三種:一是短期的幫助;二是中期的援助;另一種是長期的援助。

  短期的援助是,災難發(fā)生時馬上給他們一些錢,讓他們安家。中期的援助,是要了解他們的生活,有些人就業(yè)的工廠倒塌了,公司也沒有了,一時失業(yè),這時就給予三個月或六個月的中期援助,安頓他們的生活;也有的是寡婦或孤苦無依的人,必須把他們列入長期照顧戶。

  所以,慈濟的救濟方式分成三種,直到現(xiàn)在,我們仍然繼續(xù)在照顧,沒有中斷。接著還要一直陪伴到他們復建完成,九二一救災工作才算告一段落。

  希望工程不能拖延

  希望工程我們原本認養(yǎng)三十四所學校,后來教育部又給我們二十二所學校的名單,希望我們能順便認養(yǎng)。雖然我明白要一起認養(yǎng)這二十二所學校,已經(jīng)超過我們的能力,但一想到希望工程是全民的希望,而且九二一地震后,倒塌的學校估計有好幾百所,不禁又很憂心。

  我們知道,每個家庭父母的希望都是在小孩,小孩的希望在教育,社會的希望在人才,而人才來自教育的培養(yǎng),所以不能讓小孩荒廢學業(yè),小學生的課業(yè)如果荒廢一、兩年的時間,這對他們的教育基礎影響很大。國中和高中也一樣,三年的在學生涯,如果影響兩年,這樣的損失實在太大了。

  有一位校長告訴我,他們的學校倒塌了,上級派人來鑒定時,說這所學校的建設還不滿四十年,依照法規(guī)不能報廢,而且倒塌的建筑,說是全倒嗎?也還不是全倒;說它沒倒嗎?人又不敢進去,其中半倒的很多,都是危屋。

  后來校長請示上級可否拆除,只要可以拆除,我們就可盡快想辦法幫他們重建,但上級說不知道;再問什么時候可以拆,也說不知道。但學校都倒塌了,能夠拖上五、六年嗎?絕對是不行的。

  孩子的教育哪怕是一個月的拖延,就會差很多了。所以,我考慮到教育對社會是很重要的一環(huán),才會認養(yǎng)了三十四所學校,后來教育部給的二十二所學校,我不敢全收,但也不忍心全部退回,所以就再接收比較靠近這三十四所附近的學校,如今已認養(yǎng)了四十五所學校。(注:至今慈濟總共認養(yǎng)五十五所學校的重建工程。)

  建設千秋百世的希望工程

  這四十五所學校的建設,是名副其實千秋百世的建設。記得慈濟大學的校長在建大學前,曾帶著教授們去英國、美國,參觀該地幾百年的學校,當時我心想:為什么我們蓋學校要到外國參觀,為什么不能自己設計學校,讓外國人來參觀呢?這次九二一地震后,對于認養(yǎng)的學校,我就下定決心 – 建設要以安全為第一。

  因為,當時倒塌的房屋都是鋼筋水泥屋,倒塌后,我們看到鋼筋和水泥分離得很清楚,諸位如果到過災區(qū)就知道。經(jīng)過評估后,覺得建筑應該用鋼構,因為鋼構屋再怎么搖,都比較安全,于是我決定以鋼構的方式來建認養(yǎng)的學校。

  有人告訴我:「師父,學校頂多建到五樓,不需要用鋼構,蓋三十層樓以上的高樓才需要用這種材料!刮艺f:「我們不只要用這種材料來建,可能還要用更好的材料,因為,社會上有兩種建筑物在大災難來臨時,絕對不能倒塌:一是醫(yī)院,一是學校。災難發(fā)生時,醫(yī)院是救難中心,學校則是避難中心,所以這兩種建筑物要很堅固!

  為了讓我們認養(yǎng)的學校能經(jīng)得起千年歷練,傳承千秋百世,所以我們現(xiàn)在要使用的建材是SRC,除了鋼構之外,還要加鋼筋、水泥,諸位想想,這是不是千秋百世的建設呢?

  希望我們認養(yǎng)的學校一定要蓋得很好,我當時就對那些校長說,你們不要以為認養(yǎng)來的是「小媳婦」,不是的,我們是把它當成蓋自己的學校般來看待,所以整個學校都重新做整體的規(guī)畫,就好像在寫一篇很好的文章一樣,不能多一句,也不能少一句。

  希望將來換成外國人來參觀我們建的學校,參觀這二零零一年完成的學校,它經(jīng)得起幾百年、幾千年的考驗,而且整體的校園是很藝術化的創(chuàng)作。

  同心付出一分愛

  愛不分大小、年齡、階級、貧富,只要付出愛,這就是歷史性的功德。我們要建的四十五所學校,需要許多人的愛心,期待慈濟人用愛來做歷史的建設。

  兩個星期前,有一位委員對大林醫(yī)院的常住志工說,有一位八十多歲的老先生要買車送給醫(yī)院。委員問這位老先生為什么要發(fā)心捐車?他說:「我住在云林鄉(xiāng)下,覺得住鄉(xiāng)下要看病很不方便,所以想將儲存的一些錢拿來買車送給醫(yī)院;有了這部車,就能開車去鄉(xiāng)下載人來看病,或是醫(yī)院的人開車到鄉(xiāng)下為他們看病,需要看病的人就會很方便!

  委員問他:「阿公,你從云林來這里,為什么不搭計程車呢?」阿公說:「太浪費了!我多花一點時間,騎摩托車就可以了!箯倪@里,我們就可以知道他和老太太有多節(jié)儉,兩個人加起來一百六十多歲,竟然是騎著摩托車來醫(yī)院,就是為了省錢,要捐車子。老人家平常的生活這么節(jié)省,卻能發(fā)大心付出,真令人贊佩,這也是功德。

  教育是全民的希望

  過年之后,有很多小菩薩拿紅包給我,對我說:「師公,這是要給您蓋學校、給小朋友讀書的!孤犃苏媪钊藲g喜。所以九二一的希望工程,是將全球慈濟人的愛匯聚在一起,為希望工程而建設,可見希望工程不只是蓋學校,也是全民的希望。

  曾有人說:「那些學校又不是我的孩子要讀的學校,又是在中部,離我們這么遠,和我們有什么關系?」有關系!如果希望自己的孩子很幸福,社會就必須安定;社會要安定,孩子一定要受好的教育。而且人是流動性的,中部的孩子如果失去教育,成了問題少年,游蕩到每一個地方時,就會影響我們孩子的幸福和平安了。所以一定要把教育做好,這個希望也是全民的希望,大家可以用愛心來付出,用心地關懷。

  古人說:「粒米成籮,滴水成河」,一滴一滴的水匯集起來就成一條河,所以感恩大家對希望工程的關懷,以無私的愛,在不覺得負擔的情況下,用愛來付出。

  為希望工程盡力

  剛才大愛新聞報導,臺北今晚七點半在仁愛路「財神爺大樓」有活動,這棟大樓是由一位榮董標到,預備今年要改建,他很希望能為師父的「希望工程」盡點力,所以就想在大樓改建之前能先造福,于是就在大樓外做了一個很大的廣告看板,上面寫著「希望工程」,然后點燈,邀請企業(yè)界人士今晚來參加,讓大家知道希望工程是全民的希望,需要臺灣及全球的愛心人士一起來關心。

  剛才大愛臺直播,我們看到很多企業(yè)家都歡喜的一起來關心、奉獻,我看了很感恩,也很有信心。

  剛才也有一位老師來捐五十萬元,他說:「師父,這是我標會得來的!刮覇枺骸高@個會還要多久?」他說:「兩年,但師父不用擔心,因為利息很少,我知道師父現(xiàn)在有急用!苟噘N心啊!真的非常的感恩,很多人愛心的付出,增強我很大的信心。

  三零三能

  在這個大世紀末的時刻,最重要的是大愛的結合。希望我們能將一切做個總結及歸零 -- 不如意的事要趕快歸零,人與人之間互相有埋怨時也應該歸零,有貪瞋癡慢疑等心靈的煩惱更應該歸零,不要計較。想想九二一那天,幾秒鐘內就山崩地裂了,看看九九峰,這真是名副其實的山崩地裂;人生多么無常,何必計較呢?所以,計較、煩惱、埋怨的心,我們在「貳零零零」年要歸零。

  除此之外,從現(xiàn)在開始更要加「三能」 -- 能有信心、能有愿力、能夠實行;也就是信、愿、行。要相信人有無限的潛能,只要我們發(fā)一念心,有心,就有福;有愿就有力。我很相信自己只要有「真誠的發(fā)心」,而且是不偏私的心,就絕對有很多福緣來成就。甚至我也相信「發(fā)大愿」,有愿一定有力,只要發(fā)的是利益眾生的愿,就會有很多人的力量共同來推動。

  所以我們一定要有信,信自己的無私,信人人有愛。希望每個人都能有自信,要「能信」又「能愿」;如果沒有愿,人生就沒有推動力,所以一定要多發(fā)大愿。

  但是光有信心、發(fā)愿,這樣夠嗎?不夠!還要「身體力行」,行動很重要。因此在兩千年的世紀末,要趕快為三千年的開始做準備,要完成這項歷史性的建設,這項建設涵融了藝術,是充滿文化的教育,而所有的一切建設都必須靠身體力行。

  所以,在此世紀末的兩千年,我們要先做到「三零」和「三能」?傊M葷诖蠹夷苄、能愿、能行的三能之下,力量合一,那么未來三千年的開始,一定是非常的美滿。我們要學習佛陀的精神,不斷地倒駕慈航來人間,相信未來還是會有你、有我,因為這是愿,只要發(fā)愿,我們就會不斷地來人間,繼續(xù)在地球上一起做事情,可見信、愿、行非常的重要。

  千載難逢的兩千年讓我們遇到了,未來要邁向三千年的起點,希望這項歷史性的建設,會在你、我及大家愛的建構下很快地完成!祝福大家日日吉祥、家家平安、;雙修,阿彌陀佛!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