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三學
我個人學佛,覺得有一個最大的收獲:學會了用正面的思維去面對原來你認為是負面的影響。雖然我只學到一點點,但是已經(jīng)覺得很快樂。
我們人生負面的東西很多,疾病、衰老、死亡,佛陀所講的人生的八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求不得、怨憎會、別人對你的誤解誹謗等等,這些負面的東西是可以用正面的心態(tài)來面對的。以正面的心態(tài)去面對負面的經(jīng)驗,不僅不是消極的,反而是積極的。所以我把這個經(jīng)驗概括為“三學”——學會吃虧,學會受委屈,學會吃苦。我稱之為“人生三學”。
我問過很多人,我也相信今天在場的所有人,沒有哪一個在他的一生中沒有吃過虧,沒有受過苦,沒有受過委屈。歷史上從過去到現(xiàn)在,有這樣的人嗎?有人說,皇上沒有,你可知皇上吃虧大了。人生有個鐵的事實,每一個人來到這個世界都會吃虧,都會受苦,都會受委屈。但是,你們發(fā)現(xiàn)了沒有呢?幾乎每一個人都有一種僥幸心理。佛教把這個心理叫作偷心,就是想著讓我少吃點虧吧,讓我少吃點苦吧,讓我少受點委屈吧!都在躲避它們,都希望它們少一點。一方面是人生的實相,另一方面我們不愿意去面對這個實相。所以這個叫愚癡啊!所謂的學會,是要轉(zhuǎn)身過來。轉(zhuǎn)過身來,直面這些負面的經(jīng)驗,能夠把它們轉(zhuǎn)化為對我們有益的營養(yǎng)。這個是每個人都要面對的問題。你同樣還是會吃虧,但你吃得很棒;你也還是會吃苦,但是你受的苦有價值;你也會受委屈,但是通過委屈你的心性得到成長。所以這就是用正面的心態(tài)面對負面的經(jīng)驗。我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課題。如果這個課題能解決的話,你會少很多煩惱,而且你人生的成績會更大。
事實上,人生還有一個定理,就是說,如果我們能夠用正面的心態(tài)去面對和轉(zhuǎn)化負面的經(jīng)驗的話,那么你的人生一定會很精彩。這個是我們有時不大愿意面對的一個現(xiàn)實。在人類文明的歷史上,智者先賢所創(chuàng)造的文明都是在磨難和挫折中放射出光芒。這樣的例子太多了,不用舉了。最近,我看到一篇報道,臺灣有個人叫謝坤山,他是初中文化程度,十六歲就去打工,有一次在建筑工地,高壓線被鐵管打斷,使他失去了一條腿、兩條胳膊、一只眼睛。但現(xiàn)在他是一個非常了不起的畫家、作家、演講家,一個慈濟會的義工,他也是撫養(yǎng)女兒的父親。他創(chuàng)造了一個人生的奇跡。我看他的人生事跡,最讓我感動的是什么呢?他把他遇到的苦難完全是當成正面的經(jīng)驗去面對。當他從手術(shù)臺上醒過來,傷口治愈了以后,他每一個生活的基本動作都要付出非常大的代價。比如說大小便、走路,這些問題都是要付出代價的。但是,當他面臨每一個問題,當這個問題被解決的時候,他都非常的快樂,而且他為自己發(fā)明了很多的用具。他是個殘疾人嘛!比如說,怎么上廁所啊,怎么開瓶蓋啊!當他成家以后,有了兩個小孩子,他也不回避作父親的任何工作。雖然他的妻子很健全,他不回避任何事情,包括給小孩子喂奶,給孩子打開奶瓶,抱小孩。在做這些事情中,每一個動作都要遇到困難。每解決一個困難他就特別開心。這個人我雖然沒見過,但是他的心態(tài)的健全、心智的健康可以看得出來。有一次他在街上與妹妹散步的時候,有個人開始注意到這個高度殘疾的謝昆山,然后聽他們的談話,就被他的這種心態(tài)感染了,以至于不由自主地跟隨他,只為了感受他的那種心態(tài)——這是一顆非常樂觀、豁達的心。
生命的奇跡是我們自己創(chuàng)造的。如果我們能充分地利用我們所遇到的負面的經(jīng)驗的話,就可以實現(xiàn)。佛教第一義諦講人生是苦。我理解這不是來嚇唬我們的,佛陀不是要把我們嚇退,更不是要我們?nèi)ザ惚?而是讓我們?nèi)ッ鎸θ松顕揽岬默F(xiàn)實,讓我們置之死地而后生。面對人生最嚴酷的現(xiàn)實,才有可能把我們最大的智慧激發(fā)出來。面對負面的經(jīng)驗,生命的正面的精彩就會放射出光芒。
謝坤山——生命的奇跡
謝坤山的故事在臺灣家喻戶曉。
謝坤山在16歲時,因一場工傷事故,失去了雙臂、左腿,后來又失去了一只右眼。面對巨大的不幸,他從精神到肉體都沒有垮掉。從最簡單的獨自進食、飲水、入廁、洗澡做起,他克服了常人難以想象的困難,做到生活自理。然后,他拿起了筆——不,是用嘴咬住了筆——學寫字、學畫畫。
如今,他應(yīng)付日常生活輕松自如,他每年要做四、五百場的演講,他的繪畫作品得到了廣泛的認同和好評,他還在忙碌的演講、作畫之余,硬是用嘴一口一口地“咬”出了一部十余萬字的自傳《我是謝坤山》!
在謝坤山的生命歷程里,有太多東西值得我們體味和感悟。他不屈服于命運的抗爭精神展示了人性最光輝的一面,而更有意義的地方,還在于他遭逢不幸后那種樂觀、積極、健康的生活態(tài)度。他開朗、幽默、機智,活得從容、自信、充實,他從不避諱自己的殘疾,他臉上始終掛著燦爛的笑容。
他有一個幸福的家庭,一個聰明漂亮的妻子和一雙機靈可愛的女兒。妻子做好了陪他吃一輩子苦的思想準備,卻不曾想這個只有一條腿的男人,能讓她這么幸福美滿!
“天底下最棘手的事,都不是用手完成的!”
謝坤山于1958年生于臺灣的臺東市。
1974年,謝坤山16歲。因家境貧困,小學畢業(yè)就輟學打工的他這時已經(jīng)有4年工齡了。
那年他身材勻稱、健碩,表情略帶靦腆,是個很帥的小伙。那時他最自豪的就是自己強壯的身體,敢和任何工友比試體力,13歲時就能扛著100公斤的飼料麻包一路小跑了。
悲劇卻在不經(jīng)意間發(fā)生了。
一天,他在工廠的三樓干活,接傳樓下工友遞上來的鋼管。突然,鋼管觸碰到陽臺上的三根高壓電線,頓時,火花四濺,一陣爆響,謝坤山當即被電成了“碳人”。
出院后,回到那個破爛的家,母親像照料新生嬰兒一般,一日三餐,先喂飽他,再去吃一點殘飯剩湯。為了減少母親的擔憂,也為了自己今后的生活,謝坤山發(fā)明了一套能夠自己進食的用具。他風趣地將之命名為“坤山”牌自助餐具。以后,他又發(fā)明了許多這類用具,解決自己的吃喝拉撒問題。
謝坤山開始認真思索自己的路。他突然想起當作家不錯,他沒有想到自己只有小學水平的文化背景距離作家有多遠,想到的只是,要當作家最起碼得先學會寫字吧?
于是,謝坤山咬著筆費勁地寫下了自己的名字,含在牙齒與舌頭之間的筆,好像是松了螺絲的老虎鉗,怎么也鉗不穩(wěn)那支小小的筆,弄得口水直流。
盡管如此,謝坤山為自己又跨出一步而高興。以后的日子,他不斷地練習,嘴里被鉛筆戳出一個個血泡,但他決不放棄。
終于,當字越寫越小、越寫越周正時,他大聲地對自己說,“原來天底下最棘手的事,都不是用手完成的!”
削出自己的路!
出院后的最初7年里,謝坤山很少出門。但這2500多個日夜里,他沒有一天是在寂寞、孤獨和無聊中度過的。
從小,謝坤山對繪畫就很感興趣,經(jīng)常亂涂亂畫。受傷之后,雖然災(zāi)難奪走了他完好的四肢,卻也留給了他完整的時間,他可以做自己喜歡做的事。
一個貧病交困的家已經(jīng)欠下一屁股債,不可能再有余力支持他學畫;文盲的父母也不可能理解他這種對于窮人來說過于奢侈的愛好。
謝坤山只能把自己的生活需求降到最低,把在外做工的哥哥偶爾給他買瓶汽水的一塊半塊錢積攢下來,買來鉛筆和幾張白紙,認真地畫,認真地描。嘴里的筆,成了他最親密的知己。
在以后的20多年里,他把嘴巴變成了自己最得力的“手”;而他必須付出的代價是,口腔從此潰瘍不斷,沒有一天是完好的——區(qū)別只在于血泡是十多個還是五、六個而已。
鉛筆斷了怎么辦?他找來一把小鋼刀,將刀柄含在大臼齒處,用力咬,為了咬穩(wěn),他把刀柄都咬得變形了。接著,他把鉛筆推到桌邊,再用右手殘存的一點短臂按住,用嘴里的刀片,一刀一刀地削出了筆尖。
滿頭大汗之后,望著自己的“成功”,他又一次興奮起來,在心里吶喊:“這一刀一片的筆屑,片片都是信心。謝坤山,今天你不僅把鉛筆削出,更是把自己未來的路也削了出來!”
后來,他聽說臺灣著名畫家吳炫三先生在美術(shù)學院開課,就千方百計找到他,要求跟老師學畫。吳先生被他的誠意所感動,同意他來聽課。謝坤山欣喜若狂。
從此,他每天拖著幾公斤重的義肢花兩個多小時時間趕到學校,風雨不誤。
這還不難,最困難的是難以啟齒的小便問題無法解決。那時他還沒有發(fā)明現(xiàn)在每天都使用的“小便幫手”,總不好叫老師同學來幫忙吧?他就一天從早到晚不喝水,在校八小時內(nèi)有尿也忍著,直到后來憋得尿血!
為了補上文化基礎(chǔ)薄弱這一環(huán),謝坤山24歲時選擇了去讀“國中”(相當于大陸的初中)補習學校。報名那天,排在年齡和身高都差他一大截的報名隊伍里,謝坤山心底五味雜陳。這時,有位老師走過來,看看他空蕩蕩的衣袖,別有意味地說:“這里可是要‘寫\’功課的哦!”謝坤山一聽,心中反倒輕松了。他大聲地說:“報告老師,這張報名表就是我寫的!”
謝坤山十分珍惜能再度重返課堂學習的機會,并砥勵自己終日埋首在書桌與畫架前。由于肢體上的不便,他要比別人多耗許多時間,為此,他要求自己每天最多睡四、五個小時,并生發(fā)出一套“少睡就是多活”的哲理。
三年一晃而過,畢業(yè)那年,謝坤山與所有升高中的考生一樣,走進高中聯(lián)考的考場,并以優(yōu)異成績,被臺北最好的中學——建中補校錄取。入學后的第一次測試,謝坤山的成績是倒數(shù)第三名。他奮力追趕,結(jié)果第二個月的月考,他的成績還是第三名,不過,這次是正數(shù)的。望著成績單,謝坤山快活地笑了。
“我們擁有的,永遠比失去的多!”
“我從不去想自己失去了什么,我想的是我還擁有什么!”
正是抱著這樣的人生態(tài)度,不管怎樣艱難,他都心存感恩地一路走來。他不但尋找到自己的幸福,而且盡可能地幫助他人、回饋社會。謝坤山嘴里最多的字眼就是“感恩”。他感激父母、感激老師、感激妻子、感激朋友、感激許許多多扶助、支持和鼓勵過他的人。
出于“感恩”心理,他盡可能地幫助社會和他人。不管多忙,每月必定至少抽出一天時間去慈濟醫(yī)院作義工,在那里,他幫助的都是最絕望的人。
“快樂像大海!”
見過謝坤山的人對他的富有感染力的笑聲都會留下深刻印象。
有一天,他正和妹妹走在大街上,有說有笑,輕松自在。忽然,一位小姐從后面趕上來,拿出一個信封,遞給他,說:“先生,這是屬于你的,請收下。”面對這突如其來的際遇,謝坤山一時理不出頭緒。妹妹幫他打開了信封,里面竟然是1500元臺幣!原來,她是臺灣某電視臺知名欄目的節(jié)目制作人。信封里的錢是她剛剛領(lǐng)到的制作酬勞。當天下班后,她碰巧走在這對兄妹的后面。一路上,她發(fā)現(xiàn)了謝坤山觸目驚心的殘障,同時也發(fā)現(xiàn)殘障并未給他的人生留下陰影。兄妹倆談笑風生的一幕讓她感慨萬千,為什么一個最有理由痛苦和絕望的人,偏偏這么輕松快樂?而那些身體健全、衣食無憂、學歷金錢地位樣樣不缺的人卻為何還自尋煩惱?她感謝謝坤山讓她體驗到了平凡的幸福,“原來,快樂也可以很容易擁有的!”
謝坤山的妻子也真是個美麗聰慧的女子。她選擇謝坤山,不是一時心血來潮,在結(jié)婚前,他們已經(jīng)相識、相知、相愛了八年。他們結(jié)婚時,沒有婚宴,沒有排場,只有借來的洋裝和一只不到1000元臺幣的戒指。
婚后,他沒有在生活上全部依賴妻子,一直保持著生活上的自理。成家后的安定激勵著他不斷創(chuàng)作。不久,謝坤山在臺北市的百家畫廊舉辦了生平第一次正式的個展,當畫展圓滿落幕時,他的事情經(jīng)由路透社報道,引起國際口足畫會對他的高度評價,從此畫會每個月提供給他一筆獎學金。
他們有了第一個孩子。謝坤山說,看到她紅嫩的小臉蛋,我壓抑不住內(nèi)心的激動,痛哭起來!在那一刻,所有生活的苦難都化為迎接新生的喜悅! 我試著做個盡責稱職的爸爸,當孩子哭鬧時,我就用嘴輕輕咬住小嬰兒胸前的衣襟,再緩緩地放在我的懷里,然后用我的右手臂,輕輕托住她柔軟的后腦勺,這樣女兒便能舒適地沉睡在我的懷里。
當孩子餓的時候,我試著去沖牛奶。我先把奶瓶注入適溫的開水,舀進適量的奶粉。然后咬住奶嘴,旋緊奶瓶蓋;接著我用右臂托著奶瓶,再把奶瓶夾在右短臂與下巴之間。這樣我就可以喂小寶貝吃奶了。我想,這是做一個父親所必須盡的基本責任,沒有手的我,更要盡力去學習。
作畫時,我把搖籃放在畫架旁,然后在我的腳上系著一條繩子,一面作畫,一面拉動搖籃,雖然我沒有推動搖籃的手,不過我卻有一只拉動搖籃的腳。有時我還會躺在地板上,用腳抬起學步車再輕輕地搖晃,逗樂坐在車上的孩子。就這樣,我每天與妻子分享著育兒的責任和喜悅!不久,二女兒也加入到我們這個溫馨的家。
當孩子漸漸長大后,我們經(jīng)常全家一起出外寫生,有時女兒也會有模有樣地學我架起畫架!而每當她們有新奇的發(fā)現(xiàn),一定會飛奔到我身旁,然后嘰嘰喳喳地搶著要我分享她們的喜樂!我仿佛有雙強而有力的臂膀,正為她們撐起甜蜜的成長天堂?吹脚畠耗茼樌爻砷L,我深深感恩自己所擁有的一切。
他的妻子說:“其實,當初的壓力太大了。逼得我必須把所有的困難都想過,不然也下不了決心。結(jié)了婚反倒輕松了,我們生活得比原來設(shè)想的還好。謝坤山是個能給人快樂的人,他帶給我的快樂像大海,至今還看不到邊際。”
一位令人尊敬的人
美國《讀者文摘》亞洲版曾采訪過謝坤山,但稿子發(fā)到總部審核時,這個全球發(fā)行量最大的期刊立即叫停,重新派出人馬,對書中提到的數(shù)十位人物逐一核實采訪,前后工作了兩、三個月。謝坤山夫婦得到通知,采訪編輯工作已經(jīng)全部完成,《讀者文摘》將用19種語言版本向全世界推出他挑戰(zhàn)生命極限的故事。
謝坤山不止屬于臺灣,屬于中國,也屬于世界,屬于人類。
《吉尼斯世界紀錄》亞洲見證中心董事長戴勝益先生說:
“身為《吉尼斯世界紀錄》亞洲見證中心負責人的我,見過的奇人異事無數(shù),但從沒有看過謝坤山這么令人‘震撼與動容\’的人。如果吉尼斯世界紀錄有‘全世界最令人尊敬的人\’這一項目,我會恭敬地把這面獎牌頒給他——創(chuàng)造人類極限的謝坤山。”
- 上一篇:感動的心
- 下一篇:如何從善入門修證佛道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仁德上人:人生的真實價值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明海法師:學佛人多拜幾個師父,去極樂的幾率也就越大,對嗎?
- 明海法師:什么是平常心?怎么修行自己的心?
- 明海大和尚:請轉(zhuǎn)法輪的意思是什么?
- 本性法師:退步原來是向前
- 仁德上人:快樂逍遙歌
- 仁德上人:人與人相處過程中需要互相理解、誠敬
- 明海法師:法俗眷屬是什么意思?
- 大安法師:生命分為幾個階段?十個階段
- 本源法師:人生的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看山仍是山
- 明海法師:佛有分別心嗎,為什么有的人生來就有錢、漂亮?
- 如瑞法師:今日事今日了,做好每個當下應(yīng)該做的事
- 仁德上人:問問自己這一生究竟想要什么?
- 仁德上人:懺悔悔改歌
- 明海法師:紅塵自度,個人修行個人了
- 星云大師: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涼風冬有雪;若無閑事掛心頭,便是人間好時節(jié)。
- 正如法師:念《心經(jīng)》比《大悲咒》更好嗎?
- 印光大師:安士全書白話解
- 凈慧大師:凈慧法師《楞嚴經(jīng)》淺譯
- 星云大師:星云大師談《心經(jīng)》
- 文珠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
- 大寂尼師:一般人在家里可以讀誦《地藏經(jīng)》嗎?
- 仁清法師:聽說誦大悲咒對鬼不好,請法師開示
- 星云大師:解讀普賢菩薩十大愿王(附普賢行愿品全文)
- 圣嚴法師:關(guān)于靈魂與鬼的終極真相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金剛經(jīng)
- 惟覺法師:修行人應(yīng)做到的三大精進
- 心律法師:吃虧是福
- 夢參法師: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心律法師:什么人與佛有緣?
- 文珠法師:大方廣佛華嚴經(jīng)
- 星云大師:千江映月
- 虛云法師:多誦讀《普門品》和《地藏經(jīng)》
- 星云大師:手把青秧插滿田,低頭便見水中天;六根清凈方為道,退步原來是向前。
- 達摩祖師:《破相論》原文
- 永明延壽:宗鏡錄
- 正如法師:誦心經(jīng)比大悲咒功德大嗎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大安法師:無量壽經(jīng)
- 未知:星云大師講解
- 正如法師:梁皇寶懺 慈悲道場
- 明空法師:明空法師:《心經(jīng)》中的般若智慧
- 印光大師:不科學的求子秘方,但是很靈驗
- 星云大師:人身難得今已得,佛法難聞今已聞;此身不向今生度,更向何生度此身?
- 星云大師:朝看花開滿樹紅,暮看花落樹還空;若將花比人間事,花與人間事一同。
- 凈界法師:打坐的時候該怎么念佛?
- 仁清法師:《大悲咒》的九種世間利益
- 正如法師:在家居士受五戒可以搭縵衣嗎?
- 印光大師:命不好者求美好姻緣,有個簡單方法
- 星云大師:人死后生命是怎樣的?
- 星云大師:溪聲盡是廣長舌,山色無非清凈身;夜來八萬四千偈,他日如何舉似人?
- 大安法師:大安法師講解
- 明安法師:把握當下不后悔
- 星云大師:天為羅帳地為氈,日月星辰伴我眠;夜間不敢長伸足,恐怕踏破海底天。
- 凈慧法師:凈慧法師:《妙法蓮華經(jīng)》淺釋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弘一法師/慶裕:做真實的自己
- 慈莊法師:行腳云游是什么意思?
- 覺真法師:放下不快樂就是快樂
- 覺真法師:善待別人就是善待自己
- 覺真法師:有沒有辦法掌握未來?
- 覺真法師:你快樂嗎?有沒有試過不快樂?
- 慧廣法師:錯了怎么辦?
- 崇慈法師:修行到底是修什么?
- 慧廣法師:生活感言,人生總有喜怒哀樂的
- 本源法師:至心精進,專注于目標,成功自然水到渠成
- 如瑞法師:老實念佛,重在一生堅持不懈憶佛念佛
- 明海大和尚:明海大和尚的新春勉勵:一個出家人的四件事情
- 靜波法師:先告訴為什么要做這件事,別人才真正愿意去做
- 濟群法師:弘揚佛法是每個佛弟子的責任
- 清凈法師:供奉韋馱菩薩和伽藍菩薩消除障緣
- 仁禪法師:五種適合絕大多數(shù)人修的「持名念佛」方法
- 凈善法師:凈善法師:看風水與算命能否改變命運?
- 如瑞法師:身外之財終舍離,所造之業(yè)如影隨
- 靜波法師:佛法的中道觀
- 濟群法師:明心見性是怎么來的?利根是天生的嗎?
- 如瑞法師:佛性不分南與北,為人不與比高低,廣修;郢@法喜
- 本源法師:學習佛陀冥想靜坐,就可以悟道成佛嗎?
- 靜波法師:深著虛妄法 堅受不可舍
- 濟群法師:人為什么要擺脫痛苦和煩惱,目的是什么?
- 本源法師:出家人與在家信徒要保持距離,才能更好地度化眾生
- 如瑞法師:什么是不善業(yè),為什么要遠離一切不善業(yè)?
- 明海法師:當業(yè)障現(xiàn)前時怎么辦?隨緣了業(yè),究竟解脫
- 濟群法師:如何面對喜歡吃喝玩樂,做不如法事情的朋友?
- 如瑞法師:每個人的福報都是自己修來的
- 本源法師:人與人之間的相處,要保持一定的距離
- 濟群法師:佛教對世界的認識——因緣因果
- 如瑞法師:護念他人善用心,學佛慈悲須踐行
- 本源法師:如何報答佛陀的恩德?依教奉行就是對佛最好的報恩
- 濟群法師:真正完美的人生,需要具足這八種圓滿
- 本源法師:只有無漏的福德,才是真正的功德
- 如瑞法師:印光大師是后世佛弟子學習的榜樣
- 理海法師:無論哪種供養(yǎng),都離不開善用一顆歡喜的心
- 妙法蓮華經(jīng)
- 夢參老和尚講地藏本愿經(jīng)
- 千江映月
- 宗鏡錄
- 無量壽經(jīng)
- 星云大師講解
- 大安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講解
- 凈界法師講解
- 星云大師文章
- 解脫之道講記
- 夢參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文章
- 圓覺經(jīng)講記
- 虛云法師文章
- 凈界法師文章
- 四圣諦講記
- 圣嚴法師講解
- 大乘百法明門論講記
- 心經(jīng)的人生智慧
- 定慧之路
- 楞嚴經(jīng)輕松學
- 佛法修學概要
- 摩訶止觀
- 大乘大集地藏十輪經(jīng)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解說
- 體方法師講解
- 印光大師傳奇
- 大方廣圓覺經(jīng)講義
- 解深密經(jīng)語體釋
- 大安法師文章
- 六祖大師法寶壇經(jīng)
- 修習止觀坐禪法要
- 華嚴經(jīng)要義
- 雜阿含經(jīng)選集新版
- 妙境法師講解
- 慈悲三昧水懺講記
- 印光文鈔全集
- 大方廣圓覺修多羅了義經(jīng)講記
- 夢參法師文章
- [生活故事]也就只是像那么回事
- [佛與人生]妨礙善行,損耗錢財?shù)牧N過失,在家佛教徒要防范
- [漢傳人物問答]學佛最終只是讓自己和眾生解脫嗎?
- [佛化家庭]世間的孝有幾種,子女怎么做才是世間最圓滿的孝道?
- [白云禪師]傲慢與偏見,學佛人要遠諸傲慢,調(diào)整偏見
- [宗性法師]佛教說不能執(zhí)著,是否意味著看淡甚至放棄努力理想?
- [佛與人生]放下過去,期待明天,對未來心存一份期望
- [佛學常識]四真道行是什么意思?佛說四圣諦的目的
- [人物故事]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禪宗文化]靈隱寺在哪?杭州最早的佛教名剎靈隱寺介紹
- [黑茶]認識黑茶,黑茶的分類與營養(yǎng)功效
- [禪宗思想]禪宗的“不立文字,教外別傳”
- [廣欽和尚]在家學佛,應(yīng)如何做人?
- [宗門故事]無上大法難的不是解,而是真
- [普洱茶]小寒喝什么茶?普洱熟茶、黑茶、紅茶
- [佛理禪機]知足不是得少為足
- [生活故事]因為有禪,所以有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