圣嚴法師答:未來的社會還有人出家嗎?

  圣嚴法師答:上一條舉出《六祖壇經(jīng)》及《維摩詰經(jīng)》的例子,可見在家也能修行,修行不一定要出家。由于社會環(huán)境的變遷,人類生活方式的轉(zhuǎn)變,想要出家和能夠出家的人,必然越來越少,F(xiàn)在,可以有幾千幾萬個人共同工作的工廠和公司,卻很難見到幾百幾千人的出家僧團再現(xiàn)。因為工廠等工作場所的從業(yè)人員,都有他們各人的家,家庭生活和工作環(huán)境是分開的,在緊張、激烈或單調(diào)的工作之余,尚有他們休閑、娛樂等的享受。出家的僧團則不同,從朝至暮,從天黑至天明,日復一日,年復一年,都是生活在清苦、單調(diào)、規(guī)律、精進、不放逸的狀態(tài)中,除非具有深厚善根、堅忍毅力和宏大愿力者,否則很不容易適應。

  過去,出家的僧眾住于深山大澤的叢林之中,不易受到物質(zhì)世界的誘惑。而今天較大的寺院,都成了觀光勝地,寺院的僧侶,不得不和來自各方善男信女,以及觀光的旅客有所接觸;為了經(jīng)營寺院,弘揚佛法,也不得不深入民間。因此影響到出家人修道生活的寧靜和清凈,除僧相、茹素、不結(jié)婚和沒有個人財產(chǎn)之外,幾乎和在家人相似。所以一般根器的人,如果不遇到大善知識的提攜、勉勵,很難自動發(fā)心出家,出家之后,也很難至死不渝。

  當然,三世諸佛成佛,都是現(xiàn)出家大比丘相。歷史上的羅漢,不論男女,都是出家相,古代各宗祖師,絕對多數(shù)也是現(xiàn)出家相的。因為出家的生活方式,依據(jù)戒律而住,自然而然可以免除許多的困擾與牽累。對個人而言,能夠?qū)>诜鸱ǖ男迣W與福慧的增長;對社會大眾而言,可以心無旁顧,全心投入,奉獻出自己身心的全部,為佛法的弘揚,對眾生的救濟,做最大的努力,雖在不休不息的自利利他的生活中,依然可以感受到無牽無掛、自由自在的樂趣。他們不須為明日擔憂,不須為出路鉆營,他們的生活就是他們的安身立命之處。

  因此,只要正統(tǒng)、正信的佛法存在一天,出家之門就永遠敞開,出家的路,還是有人走的?v使不再出現(xiàn)幾百幾千人的長期共住同修的現(xiàn)象,出家人的蹤跡還是不會斷。當然,如何在未來社會開發(fā)出家生活的環(huán)境,需要用我們的智慧做深遠的考慮與策劃。但是,只要有人以大悲愿心發(fā)心出家,他們就會在任何艱難的情況下,披荊斬棘,走出他們的康莊大道。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