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的選擇
多年來的IQ測試顯示:全世界大約有一半人的智商在90至110之間,可視為正常水平;智商高于130的人,算得上相當聰明,占總人口的2.5%;若是智商高于140,這個人則堪稱“天才”,而“天才”僅占全球人口的0.5%。美國超級學者咨詢公司對目前在世的高智商人群展開調查,評選出“全球十大天才”。榜單之上,史蒂芬·霍金被譽為繼愛因斯坦之后最杰出的理論物理學家。不過,霍金的智商為160,在排行榜上算不得靠前。
華裔數(shù)學天才陶哲軒、韓國“神童”金雄镕的智商分別為230、210,就連擅長扮演歹徒的美國影星詹姆斯·伍茲的智商都有180,著實令人震驚!
兩歲會“教書”的陶哲軒
陶哲軒,1975年出生,華裔澳大利亞人,IQ值230,居“十大天才榜”之首。他的父親陶象國是上海人,母親梁蕙蘭來自廣東,兩人均畢業(yè)于香港大學,1972年移民至澳大利亞。陶哲軒出生于澳大利亞南部,是家中長子。
從小,陶哲軒便表現(xiàn)出對數(shù)字和語言的敏銳捕捉力。有一次,陶家親友聚會,家里來了不少小朋友,兩歲的陶哲軒便當起小老師,給一個5歲孩子教起算術和英語來,令旁觀的大人們嘖嘖稱奇。
一個兩歲的幼童是如何掌握算術以及認知英文單詞的呢?父親答道:“從兒童電視節(jié)目《芝麻街》中啊。”
陶哲軒8歲參加美國SAT(美國高考)數(shù)學部分測試,獲得760分的高分(滿分為800分),9歲開始修習大學數(shù)學。從10歲開始,他連續(xù)3年參加國際數(shù)學奧林匹克大賽,先后摘取銅、銀、金牌,不僅成為奧數(shù)歷史上最年輕的獲獎者,而且也是最年輕的參賽者。1992年,陶哲軒獲得著名的富布萊特獎學金,赴美國普林斯頓大學深造,20歲獲博士學位,24歲成為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全職正教授,成為該校歷史上最年輕的全職教授。
陶哲軒已經(jīng)發(fā)表超過230份研究報告,還在2006年摘取了數(shù)學界最高榮譽“菲爾茲獎”。
不僅陶哲軒是數(shù)學天才,他的兩個弟弟也頗具數(shù)學天賦,他們均曾代表澳大利亞參加國際奧數(shù)比賽。
懷著一顆平常心的金雄镕
金雄镕,1962年出生于韓國首爾,IQ值210,曾被吉尼斯世界紀錄大全“認證”為世界上最聰明的人。
在父母的精心教育下,金雄镕出生6個月后便會說話,3歲時能讀寫日、韓、英、德4國文字,后來還能用韓語、中文創(chuàng)作散文和詩歌。
在數(shù)學方面,金雄镕更是令人稱奇,3歲便會解答復雜的微積分方程。
這名韓國神童受到了媒體的追蹤報道,也驚動了教育界。美國洛杉磯一所高中給時年4歲的金雄镕寫信,邀請他赴美念書;韓國漢陽大學允許這名神童旁聽,于是他3歲便去聽課。
8歲那年,金雄镕接到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NASA)的邀請,赴美留學。他為NASA工作了10年,并于15歲獲得物理學博士學位。
接著,令人意想不到的事情發(fā)生了—金雄镕1978年回到韓國,沒有繼續(xù)從事學術研究工作,而是改讀土木工程,隨后在忠北開發(fā)公司業(yè)務規(guī)劃部門做起了普通職員。
韓國媒體嘩然,紛紛撰文驚呼:“神童的神話破滅了!”許多人嘲諷金雄镕是“失敗的天才”。
面對外界的反應,金雄镕哭笑不得。他回憶道:“為NASA工作的10年看似風光,實則孤寂,我覺得自己的人生就像一部機器—起床,解答方程,吃飯,睡覺,日復一日。”
此外,長期生活在媒體的聚光燈下,也令他覺得厭煩,他說:“我覺得自己就像動物園里的猴子。”
“人們期望我成為政府高官,或者企業(yè)高管,F(xiàn)在,只因我沒有走上人們預期的道路,他們就說我的人生失敗了,這毫無道理。”金雄镕接受媒體采訪時說。
“我就是我,我現(xiàn)在很快樂。”他說,“為什么人們一定要把我的快樂定義為‘失敗’呢?”
提及高智商,金雄镕認為,人們不應過度看重IQ值。他說:“有些人覺得IQ高就一切都好,這種想法不對。瞧瞧我,我不具備音樂天賦,也不擅長運動。”
“社會不應該以單一標準來衡量所有的人,因為每個人有不同的學習程度、希望、天賦和夢想,都應受到尊重。”金雄镕說。
IQ180的好萊塢演員
詹姆斯·伍茲,1947年出生,被譽為“演技比外形搶眼”的美國實力派男星,IQ值180。
少年時代,伍茲便是優(yōu)等生,他不僅積極參加學校的科學興趣小組和數(shù)學興趣小組,后來參加SAT(美國高考),數(shù)學部分的測試還拿到800分的滿分,毫不費力地獲得加利福尼亞大學洛杉磯分校的全額獎學金。他本可以去這所著名高校攻讀線性代數(shù)專業(yè),不過,伍茲最終選擇去麻省理工學院,攻讀政治科學專業(yè)。在校期間,他加入了學生戲劇社團,身兼導演、演員二職,完成了多部戲劇作品。沒想到,他演戲入了迷,1969年竟然從麻省理工學院輟學,一心一意投入了演藝事業(yè)。
伍茲在參演了36部戲劇后,終于在1970年躋身百老匯舞臺,后來又開始接拍電影和電視劇。伍茲身高1.83米,外形瀟灑,棱角分明,被譽為“好萊塢導演心目中最理想的歹徒角色人選”。幾十年來,他的演藝才能不斷受到肯定,曾獲一項金球獎提名、兩項奧斯卡獎提名和三項艾美獎。
伍茲的代表作包括《美國往事》《突破煉獄》《賭城風云》《等待黑色黎明》《殺手日記》等。此外,他還為《精靈鼠小弟2》《辛普森一家》等熱門電影、電視劇擔任過配音。
除了拍片,伍茲平時愛玩電子游戲、打高爾夫球,也酷愛烹飪。實在難以想象,如果他當初堅持研究線性代數(shù),如今會是什么樣子?
- 上一篇:佛說確有聽一句佛法就信的人
- 下一篇:佛教如何看待做夢?
- 佛說人生哲理 佛說人生感悟的句子
- 維摩詰所說經(jīng)原文
- 這樣回向最有效
- 打坐的方法 初學打坐的正確方法
- 禪宗小故事十三則
- 神奇的求財方法
- 馬祖道一:想盡辦法令弟子開悟
- 《信心銘》釋義
- 禪宗公案大全
- 禪修打坐時是睜眼好還是閉眼好?
- 令人開悟的佛教禪詩一百首!
- 為什么要上香
- 如何戰(zhàn)勝心魔?
- 《金剛經(jīng)》的十大威力
- 景德傳燈錄
- “即心是佛”的參禪之道
- 慧可斷臂求法是真的嗎?二祖斷臂求法的故事
- 六祖慧能_禪宗慧能大師的一生
- 打坐導致性欲沖動,怎么辦
- 臨濟宗歷代傳人
- 十惡八邪
- 看別人不順眼是自己修養(yǎng)不夠
- 《禪門日誦》簡介
- 千休萬休皆不如一休
- 參透生死令人動容 圣嚴法師圓寂前曾拒絕換腎
- 禪定境界分別為哪九個層次呢?
- 佛教中的禪宗五祖是誰?禪宗五祖弘忍大師介紹
- 佛家經(jīng)典禪語
- 一生絕不能做的兩件事
- 心口不一 貴耳賤目
- 馬祖道一:對佛像吐痰也是菩薩境界
- 指月錄
- 野狐禪公案三則
- 龐蘊居士的神奇故事
- 上無片瓦蓋頭,下無寸土立足
- 聽雞蛋和你講話
- 在修道路上,管好你的這些動物和這條蟲子
- 月在佛教中的寓意
- 大和尚“絕情”度貧母
- 禪宗七祖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彎,時而放平
- 學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到無學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
- [放生起源]寺院設立放生池在經(jīng)典或傳統(tǒng)上有什么根據(jù)?
- [感應故事]心經(jīng)故事
- [白茶]什么是白茶,有哪些品種?
- [白茶]什么是白茶?白茶的簡單介紹
- [佛與人生]面對別人的批評,應該怎么做?
- [佛學常識]八關齋戒的解釋、戒相、功德利益
- [佛學常識]袈裟是什么意思?為什么叫福田衣?
- [佛學常識]為什么把佛法僧三者稱為“寶”?
- [佛學常識]為什么要皈依三寶?歸投三寶令身心安穩(wěn)
- [人物故事]佛教貧女供燈的故事與啟示
- [佛經(jīng)故事]釋迦牟尼佛和菩提達多的雙頭鳥故事
- [佛學常識]食存五觀指的是什么?
- [人物故事]阿育王的小王妃須阇哆,持戒穿素服得寶珠
- [禪宗公案]老修行人“三十年不冒煙”的故事
- [佛經(jīng)故事]富孩子變窮孩子,《法華經(jīng)》窮子喻的故事
- [佛學常識]布施的意思與種類
- [佛經(jīng)故事]伽尸比丘尼身披袈裟出生的因緣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