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骨舍利 > 舍利塔 >

釋迦佛舍利塔介紹

 

\

  釋迦佛舍利塔通稱白塔子。在遼慶州城遺址內西北角。八角七層樓閣式磚塔,通高69.46米,下部加砌臺座高3.52米,塔身自第二層起逐漸內收,顯得莊嚴穩(wěn)重。每層外表嵌有磚雕人物及圖案花磚,石刻陀羅尼經(jīng)咒等,磚雕除有佛、菩薩、力士等像外,還有樂舞、宴飲等畫面,為遼塔中所僅見。磚雕造型渾厚,工藝精巧。塔上鑲嵌有圓形及菱形銅鏡數(shù)百面,塔剎及戧獸均為鎏金銅制,日光照射燦爛奪目,與白堊土粉飾的塔身相輝映,尤為壯觀,幾十里外就可遙見綠色草原上光燦的白塔。近年修繕時在塔剎覆缽及剎座內,發(fā)現(xiàn)了大量遼代小塔、經(jīng)卷及建塔石碑等重要文物,證實該塔名為釋迦佛舍利塔,重熙十八年興宗為其母欽哀皇太后祈福所建。
 
  在巴林右旗索博日嘎蘇木遼代慶州城的西北隅,有一座保存完好的八角七層空心樓閣式磚塔,塔身通體涂白,俗稱白塔子。塔的北面是連綿起伏的蘇克斜魯群山,南面是川流不息的查干沐淪河。青山、碧水、白塔,交相輝映,相得益彰,構成了一幅獨具神韻的塞外美麗風景圖。
 
  據(jù)建塔碑記載,釋迦佛舍利塔為遼代皇陵的奉陵邑塔,由遼興宗生母章圣皇太后所建。動用工匠數(shù)百人,歷時兩年半,于1049年竣工。
 
  此塔高71米,由塔座、塔身、塔剎構成。造型玲瓏秀美,浮雕極為精巧。
 
  塔座呈八角形,素面磚砌,上部為一周仰蓮,仰蓮之上即為塔身。
 
  塔身為仿木結構,每面轉角處為磚雕圓柱,柱上有柱頭鋪作。鋪作用斜拱,拱上施撩檐枋,出檐。每個轉角檐之上有脊,脊頭坐一螭首,螭首下掛鐵馬。塔身的七層檐一、二、三層結構一致。從第四層檐開始向上鋪作不用斜拱。第七層即最上層的八條脊上各騎一銅人。銅人兩臂前拱,雙手合十,仿佛在虔誠祈禱。其前為一銅制螭首,螭首前為一銅鳳。這些銅質器物全部鎏金,金光燦爛,十分壯觀美麗。每層每面檐上均有欄桿。欄楣上雕有形態(tài)各異的纏枝花卉和人物肖像,刀法細膩,生動逼真。每層欄桿上正東、正南、正西、正北四個正面開圓拱狀塔門。門之兩側磚質浮雕金剛力士像。門之頂部磚質浮雕二龍戲珠。龍身呈舞動狀。龍形雕之下橫排五塊稍小一點的銅鏡。柱頭鋪作之間排列四塊銅鏡。每一層所掛銅鏡形狀有別,一、三、五、七層的銅鏡為菱形,二、四、六層為圓形。全塔由下而上直至塔剎懸掛銅鏡共828塊。每當朝霞東升或夕陽斜射,面面銅鏡反射出金色的光芒,幾十里以外即可看見,猶如群星閃爍。
 
  塔頂?shù)恼校错攲影藯l脊的攢聚處筑一八面形磚座。塔座之上豎立高高的塔剎。塔剎基部為寶瓶,寶瓶上面為六層相輪。每個相輪的下面有八個垂蕉葉片,輪之上有六個伏蓮瓣,蓮瓣之上為寶珠,均為銅質鎏金,輝煌耀眼,巧奪天工。
 
  釋迦佛舍利塔雖為空心樓閣式,但塔內未設樓梯,因而層與層之間不相通。其建筑結構分層筑成,于每層上部起磚券。磚券之上橫放直徑為40厘米的柏木一排,柏木上以磚平砌,層厚4米。層之上面為平臺,臺上涂白。從第二層到第七層均為同一筑法,猶如7個蒙古包重疊。塔的內壁涂白,有用單線描繪的壁畫。
 
  于塔的第五層存放磚刻塔記。記載此塔為遼興宗生母章圣皇太后特建,竣工于遼重熙十八年(1049年)。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