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足,知不足
知足,知不足
人在多數(shù)時候是應(yīng)該懂得知足的,正像成語“知足常樂”說的那樣,只有人們先明白對于生活的種種要知足,生活才能讓人感到更長久的快樂。有人曾說過,人是否富裕、是否快樂,與他本身所擁有的多寡無關(guān),而是與他的心態(tài)相關(guān),而最好的心態(tài)莫過于知足。這就是北宋著名隱逸詩人林逋所說的:“知足者貧賤亦樂,不知足者富貴亦憂。”
不懂知足是很危險的,人一旦丟棄了知足之心,就會迷失心智,沉淪于過多的欲望之中。由此也可知,人要知足。這也是古人就有的智慧,所以老子在《道德經(jīng)》中說:“禍莫大于不知足。”
中國人自古就倡導(dǎo)知足常樂,這可能與近兩千年的封建社會君主的愚民政策有關(guān)。然而知足常樂確實也是一種積極的人生態(tài)度,得隴望蜀、利欲熏心終究不能讓人們得到穩(wěn)定踏實的生活,得到心靈真正的平靜。所以說,聰明人還是要明白適可而止,知足常樂。
說起古今中外最懂知足常樂的智者莫過于莊子。莊子心思明凈似神,行為飄逸似仙,其德行常為后人們贊頌與向往。他的智慧確非后人所能揣度,但將他的哲學(xué)用在俗世的生活中也并非一件不可想象的事情。
莊子雖享譽后世,但他活著的時候,生活非常困苦,常常食不果腹,可他卻始終安貧樂道,享受著世人難享的快樂。
其實莊子之才,在當時已為各國君王所看重,據(jù)說楚王就曾想讓莊子到楚國去任職做官。
有一天,莊子正在河邊怡然自得地垂釣,楚王手下的兩位大臣身負楚王的期冀,親自帶著禮物來拜訪他。
這兩位大臣并沒有見過莊子,所以當他們看到腳踩破爛草鞋,身著麻布舊衣的莊子時很驚訝?伤麄冊僖患毧矗l(fā)現(xiàn)莊子神態(tài)怡然、雙目有神,自有一番超脫之氣,很像一位德才兼?zhèn)涞碾[士,就謙恭地對莊子說出了楚王想要請他出任楚國大臣,幫楚王治理國家的請求。
莊子聽罷卻依舊坐在那里垂釣,絲毫沒有回話的意思。兩位大臣于是又將剛說過的話重復(fù)了一遍。這時莊子才慢吞吞地說:“我曾經(jīng)聽說楚國曾有一只死去的神龜,楚王派人將它悉心裝扮了一番,放入了檀香制作的木盒之中,并供奉在神廟里,沒錯吧?”
兩位大臣聽后,不知莊子為什么會這么問,不過還是老實地說:“確有其事。”
莊子聽后微微一笑,對兩位大臣說:“如果你們是那只神龜,你們是愿意自由自在地在爛泥中爬,還是愿意死后被人供奉呢?”
兩位大臣異口同聲回答說:“在泥里爬。”
莊子聽后,也嚴肅地說:“你們回去吧,就和楚王說我這只神龜情愿在爛泥中無拘無束地爬。”
莊子寧愿舍棄榮華富貴,卻依舊要保有一份自由的生活,這其中自有其超脫的哲學(xué)觀,但也有他知足常樂的生活觀。
世間萬象,世事無常,人也只是其中及極微不足道的一部分,而每個個體就更渺小了。像莊子這樣洞明世事的人終究只是少數(shù),世間有太多美好的事物,多數(shù)人面對這些充滿誘惑的東西時,只是盲目地想要占有,而其結(jié)果無非就是一無所獲。
夏天酷暑時節(jié),有一位旅人正在趕路,他又餓又累,十分疲乏。但這些他都還能抵抗,最要命的是他帶的水已經(jīng)喝光了,干渴的他感到自己即將到達生命的極限。
于是他四處尋找水源,好不容易發(fā)現(xiàn)了一條清澈的小河,他喜出望外地跑了過去。但他卻突然停在了半路,只是傻傻地看著那條河。
正巧這時有一個人也路過此地,看見旅人干渴的模樣,就好奇地問他:“這里不是有一條河嗎,你怎么不過去喝點水呢?”
旅人卻回答說:“我太煩惱了,走了這么久,我就見到了這一條小河,可是河水還是太多了,我根本喝不完。”
路人聽了很詫異,看著正在煩惱的旅人,對他說:“你為什么要全部都喝掉呢?只要喝到自己不渴了,不就行了嗎?”
正所謂,“人心不足蛇吞象。”為人如果不懂知足,對萬事都貪婪地想要得到,只會讓自己連最微小的東西都失去。對于那些無法擁有的東西要懂得欣賞,而不是占有。用知足常樂來告誡自己,才可能真正跨越生命的種種極限,進入柳暗花明又一村的仙境。
然而,如果知足常樂變成了一種抱殘守缺、不思進取的借口,那就是將知足的解釋片面化了,知足也是有其環(huán)境限制的,很多時候人也要知不足。
知不足才能有所為。這里的知不足,說的是人要知道自己有不足之處,不能盲目遵從現(xiàn)實,妄自尊大。
魯迅先生生前曾有一個非常著名的“奴隸說”,他表示,縱觀中國歷史,中國人只經(jīng)歷了兩個時期,一是暫時做穩(wěn)了奴隸的時期,另一個則是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期。
后來魯迅先生的這一觀點廣為流傳,成了剖析中國國民性的一個經(jīng)典論斷。如果說在做穩(wěn)了奴隸的時期,人們還可以用知足常樂的心態(tài)自我開解,那么在想做奴隸而不得的時候,人們就應(yīng)該善用知不足的觀點,勇于抵抗,追求新生,而不是抱著知足常樂的心態(tài)茍且偷生。
同時,知足常樂也不應(yīng)該是一種不思進取的借口,人還是要時常用知不足來自勉,切勿孤芳自賞、顧影自憐。
古代有個讀書人名叫李相,在他讀書時,總有一個仆人隨侍在側(cè)。有一天,他讀一本書時,他的仆人皺了一下眉,正巧被李相看到。于是他就問仆人是怎么一回事,仆人很不好意思地對李相說,自己以前總是錯念一個字,如今聽到李相讀這個字,他才知道自己讀錯了。
而李相聽后,卻搖了搖頭說:“不,不是你錯了,是我錯了。”隨即將錯讀的字音改了過來,并謙虛地向仆人請教。后來,李相學(xué)有所成,將這個仆人奉為自己的“一字師”。
李相做事不盲目自大,不放縱自己的錯誤,并很有自知之明地接受別人的意見。這正是季老所說的“知不足而有作為的人”。
知足是一種生活的智慧,是一種頗高的人生境界;而知不足則是一種處世的態(tài)度,是一種不流俗的行事作風(fēng)。簡單來說就是,為人要知足,做事要知不足。
- 上一篇:去留無意,寵辱不驚
- 下一篇:做事要識時務(wù),做人要適可而止
- 因果報應(yīng)
- 嫖娼有報應(yīng)嗎?真實的嫖娼報應(yīng)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邪淫現(xiàn)世報:二男女車上縱欲釀車禍被燒死
- 我懺悔,我的報應(yīng)來了-淫人妻者,妻淫人
- 學(xué)佛與富貴
- 與賣淫女風(fēng)流一次 70歲花心老漢染惡疾
- 被燒死的蛇
- 佛學(xué)故事
- 百喻經(jīng)故事全集譯注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邪淫的隱形果報 誰都逃不掉
- 念地藏經(jīng)招鬼?不敢念地藏經(jīng)的請進來
- 民間故事
- 大難不死 意外獲得足以致富的特異功能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鳥為食亡,人為色死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jīng)故事
- 一盆洗腳水的警示
- 損友導(dǎo)淫 精盡喪命
- 佛教因果報應(yīng)的真實案例
- 淫色最容易觸犯,不斷淫欲心難清靜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善護口業(yè),免遭大難
- 智慧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這兩個因果故事,讓你了解什么是業(yè)障
- 兩性關(guān)系
- 地藏經(jīng)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為老公念心經(jīng),菩薩真的加持為其開智慧了
- 學(xué)會心平氣和
- 夫妻姻緣天注定,能改變嗎?
- 吃虧是在給自己積福
- 梅蘭芳父親傾囊布施 終獲善報
- 當代最受歡迎的佛學(xué)大師及其代表作
- 智商不高 卻很幸福
- 西天二十八祖之九祖伏馱密多的故事與傳法偈
- 心有多大幸福就有多深
- 慳與舍,墮落轉(zhuǎn)生為牛的弟弟與成就阿羅漢果的哥哥
- 以「慈悲觀」離「瞋念」
- 一串佛珠 無限祝福
- 曹溪一覺 了知生死不相干
- 云居簡和尚的故事
- 菩薩的化身
- 算命與改運的故事
- 一個奇怪的老人
- 想做什么就抓緊去做吧!
- 鸚鵡婆羅門的白狗
- 不生病的人
- 善不等于被傷害
- 濟公是真實存在的嗎?濟顛和尚的神奇?zhèn)髡f
- 濟公和尚重建凈慈寺的神話傳說
- 缺點的功德
- 菩薩與鳥窩
- 偽善世界不可信
- 惡婦害婆終害己
- 同樣供養(yǎng)跛腳修行人,善人得金銀,惡人得毒蛇
- 文殊菩薩仗劍刺佛的故事
- 《慈悲三昧水懺》的神奇來歷
- 愚人集牛乳喻的原文、譯文、寓意
- 鴿王自救,貪欲是人性中致命的弱點
- 道信大師倒插柏的傳說
- 武則天、獻明肅皇后和玉泉寺的故事
- 施者的放下
- 遇事不加分析,妄下判斷,只會犯下可笑的錯誤
- 持蓮觀音是什么菩薩?持蓮觀音的故事
- 三歲小孩都懂得的道理,八十高齡也未必做得到
- 愚人食鹽的原文和譯文及道理
- 迦旃延尊者度化惡生王的故事
- 心平氣和 自度度人
- 馬需調(diào)教,樹要修剪,人需約束
- 心性要平和柔和
- 用實際行動展現(xiàn)自己的魅力、體現(xiàn)自己價值
- 從來不丟東西的婦人,只因她前世做了這件事
- 世俗王子從圣人走向神壇,釋迦牟尼佛的一生簡介
- 盲人摸象告訴我們一個什么道理?
- 因果報應(yīng)
- 佛典故事
- 禪宗公案
- 佛學(xué)故事
- 百喻經(jīng)故事全集譯注
- 善財童子五十三參簡介
- 民間故事
- 一行禪師:《故道白云》
- 孝的故事
- 金剛經(jīng)故事
- 人和動物的感人故事
- 智慧故事
- 心經(jīng)故事
- 戒邪淫故事
- 地藏經(jīng)故事
- 十大弟子傳
- 楞嚴經(jīng)故事
- 觀世音菩薩傳
- 480位禪宗大德悟道因緣
- 感恩的小故事
- 玉琳國師
- 禪理故事
- 《欲海回狂》白話解
- 動物寓言故事
- 因果日記
- 百業(yè)經(jīng)故事集
- 改變命運的方法
- 禪宗開悟
- 放下就是快樂
- 禪宗小故事
- 南傳法句經(jīng)故事集
- 孝親尊師故事
- 佛典寓言
- 殺生故事
- 摩登伽女與阿難的故事
- 名人勵志故事
- 紀曉嵐寫的因果故事
- 邪淫惡報感應(yīng)錄
- 世間百態(tài)
- 星云大師故事
- [華嚴經(jīng)]以水盥掌,當愿眾生,得清凈手,受持佛法
- [如瑞法師]發(fā)愿后要做到不忘初心,不偏離目標
- [普洱茶]什么是茶頭,是怎么形成的?
- [禪宗公案]心不安,達摩傳授佛法的公案
- [生活故事]你就是你自己
- [哲理故事]動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佛與人生]人生如何才能展現(xiàn)舉重若輕的本領(lǐng)呢?
- [佛學(xué)常識]地藏菩薩有何來歷
- [星云大師]醫(yī)病良方
- [紅茶]什么是云南紅碎茶?
- [禪宗思想]《十牛圖頌》的思想基礎(chǔ)是什么?
- [生活故事]契理容易契機難
- [哲理故事]上了哪個坡,就唱哪個歌
- [佛與人生]如何評價一個人?
- [佛學(xué)常識]地藏菩薩的名稱何來
- [星云大師]識得面目
- [綠茶]夏天喝什么茶清熱解暑?綠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