卷九

陳本紀上第九

陳高祖武皇帝諱霸先,字興國,小字法生,吳興長城下若里人。姓陳氏。其本甚微,自云漢太丘長寔之后也。寔玄孫晉太尉準。準生匡,匡生達,永嘉中南遷,爲丞相掾,太子洗馬,出爲長城令,悅其山水,遂家焉。嘗謂所親曰:「此地山川秀麗,當有王者興焉,二百年后,我子孫必鍾斯運!惯_生康,復爲丞相掾,咸和中土斷,故爲長城人?瞪祉籼赜,英生尚書郎公弼,公弼生步兵校尉鼎,鼎生散騎侍郎高,高生懷安令詠,詠生安成太守猛,猛生太常卿道巨,道巨生皇考文贊。帝以梁天監(jiān)二年癸未歲生。少俶儻有大志,長于謀略,意氣雄杰,不事生産。及長,涉獵史籍,好讀兵書,明緯候、孤虛、遁甲之術,多武藝,明達果斷,爲當時推服。身長七尺五寸,日角龍顔,垂手過膝。嘗游義興,館于許氏,夢天開數(shù)丈,有四人朱衣,捧日而至,納之帝口,及覺,腹內猶熱,帝心獨喜。初仕鄉(xiāng)爲里司,后至建鄴爲油庫吏,徙爲新喻侯蕭映傳教,勤于其事,爲映所賞。及映爲吳興太守,甚重帝,謂僚佐曰:「此人將來遠大,必勝于我!辜坝碃憦V州,帝爲中直兵參軍,隨之鎮(zhèn),映令帝招集士馬。

先是武林侯蕭諮爲交州刺史,以嚴刻失和,土人李賁連結數(shù)州豪杰同時反,臺遣高州刺史孫冏、新州刺史盧子雄將兵擊賁。冏等不時進,皆于廣州伏誅。子雄弟子略與冏子侄及其主帥杜天合、杜僧明共舉兵,執(zhí)南江督護沈顗,進寇廣州,晝夜苦攻,州中震恐。帝率精兵救之,賊衆(zhòng)大潰。僧明后有功業(yè),遂降。梁武帝深嘆異焉,授直合將軍,封新安縣子,仍遣圖帝貌而觀之。

其年冬,蕭映卒。明年,帝送喪還,至大庾嶺,會有詔以帝爲交州司馬,與刺史楊瞟南討。帝益招勇敢,器械精利,瞟委帝經(jīng)略。時蕭勃爲定州刺史,于西江相會,勃知軍士憚遠役,因詭說留瞟。瞟集諸將問計,帝曰:「交址叛換,罪由宗室,節(jié)下奉辭伐罪,故當死生以之。」于是鼓行而進。軍至交州,瞟推帝爲前鋒,所向摧陷。賁竄入屈獠洞中,屈獠斬賁;傳首建鄴。是歲太清元年也。賁兄天寶遁入九真,與劫帥李紹隆收余兵,殺德州刺史陳文戒,進圍愛州,帝討平之。除西江督護、高要太守,督七郡諸軍事。

二年冬,侯景寇逼,帝將赴援,廣州刺史元景仲陰將圖帝。帝知之,與成州刺史王懷明等,集兵于南海,馳檄以討景仲。景仲縊于合下,帝迎蕭勃鎮(zhèn)廣州。

時臨賀內史歐陽頠監(jiān)衡州,蘭裕、蘭京禮扇誘始興等十郡共攻頠,頠請援于勃,勃令帝救之,悉禽裕等。仍監(jiān)始興郡事。帝遣杜僧明、胡穎將二千人頓于嶺上,并厚結始興豪杰,同謀義舉,侯安都、張偲等率衆(zhòng)來附。蕭勃聞之,遣鍾休悅說停帝,帝泣謂休悅曰:「君辱臣死,誰敢愛命,仆行計決矣!箷r蔡路養(yǎng)起兵據(jù)南康,勃遣腹心譚世遠爲曲江令,與路養(yǎng)相結,同遏義軍。

大寶元年正月,帝發(fā)始興,次大庾嶺,大破路養(yǎng)軍,進頓南康。湘東王繹承制授帝交州刺史,改封南野縣伯,于是修理崎頭古城徙居之。劉惠騫等望見恒有紫氣冒城上,遠近驚異,故惠騫等深自結于帝。尋改封長城縣侯,南江州刺史。時寧都人劉藹等資高州刺史李遷仕舟艦兵仗,將襲南康,帝遣杜僧明等據(jù)白口御。

二年,僧明禽遷仕,送南康斬之。承制授帝江州刺史。帝發(fā)南康,灨石舊有二十四灘,灘多巨石,行旅以爲難。帝之發(fā),水暴起數(shù)丈,三百里間,巨石皆沒。進軍頓西昌,有龍見水濱,高五丈,五采鮮曜,軍民觀者數(shù)萬人。帝又嘗獨坐胡床于合下,忽有神光滿合,廊廡之間,并得相見。趙知禮侍側,怪而問帝,帝笑不答。時承制遣征東將軍王僧辯督衆(zhòng)軍討侯景,次盆城,帝率杜僧明等合三萬人將會焉。時西軍乏食,帝先貯軍糧五十萬石,至是分三十萬石以資之。仍頓巴丘。會侯景廢簡文,立豫章嗣王棟,帝遣兼長史沈袞奉表于江陵勸進。承制授帝東揚州刺史,領會稽太守。

三年,帝帥師發(fā)自豫章。二月,次桑落洲。時僧辯已發(fā)盆城,會帝于白茅灣,乃登岸結壇,刑牲盟約。進次大雷,軍人杜棱夢雷池君、周、何神,自稱征討大將軍,乘朱航,陳甲仗,稱下征侯景,須臾便還,云已殺景竟。

三月,帝與諸軍進克姑孰,仍次蔡洲。侯景登石頭城,望官軍之盛,不悅,曰:「一把子人,何足可打!姑苤^左右曰:「此軍上有紫氣,不易可當!鼓艘载埩鹳A石,沈塞淮口,緣淮作城,自石頭迄青溪十馀里中,樓雉相接。僧辯遣杜崱問計于帝,帝以諸將不敢當鋒,請先往立柵。即于石頭西橫壟筑柵。衆(zhòng)軍次連八城,直出東北。賊恐西州路斷,亦于東北果林作五城,以遏大路。帝曰:「善用兵者,如常山之蛇,使救首救尾,困而無暇。今我?guī)熂刃\(zhòng),賊徒甚寡,應分賊兵力,以強制弱!鼓嗣T將分處置兵,帝與王琳、杜龕等悉力乘之,景衆(zhòng)大潰。僧辯啓命帝鎮(zhèn)京口。

五月,齊遣將辛術圍嚴超達于秦郡,帝命徐度領兵助其固守。齊衆(zhòng)起土山,穿地道,攻之甚急;帝乃自率萬人解其圍,振旅南歸。承制授帝征北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南徐州刺史,進封長城縣公。及王僧辯征陸納于湘州,承制命帝代鎮(zhèn)揚州。承圣二年,湘州平,帝旋鎮(zhèn)京口。

三年三月,進帝位司空。及魏平江陵,帝與王僧辯等進啓請晉安王乙太宰承制。十二月,晉安王至自尋陽,入居朝堂,給帝班劍二十人。

四年五月,齊送貞陽侯明還主社稷,王僧辯納之。明即位,改元天成,以晉安王爲皇太子。初,齊之納貞陽也,帝固爭之,以爲不可,不見從。帝居常憤嘆曰:「嗣主高祖之孫,元皇之子,竟有何辜,坐致廢黜?假立非次,此情可知!鼓嗣芫吲蹟(shù)千領及錦彩金銀,以爲賞賜之資。

九月壬寅,帝召徐度、侯安都、周文育,仍部列將士,水陸俱進,夜發(fā)南徐州,討王僧辯。甲辰,帝至石頭,前遣勇士自城北踰入。時僧辯方視事,聞外白有兵,遽走。帝大兵尋至,因風縱火,僧辯就禽。是夜縊之,及其子頠。于是廢貞陽侯,而奉晉安王即位,改承圣四年爲紹泰元年。壬子,詔授帝侍中、大都督中外諸軍事、車騎將軍、揚南徐二州刺史,持節(jié)、司空、班劍、鼓吹并如故。仍詔甲仗百人出入殿省。

震州刺史杜龕據(jù)吳興,與義興太守韋載舉兵逆命。辛未,帝表自東討,留高州刺史侯安都、石州刺史杜棱宿衛(wèi)臺省。甲戌,軍至義興。秦州刺史徐嗣徽,據(jù)城入齊,又要南豫州刺史任約舉兵應龕,齊人資其兵食。嗣徽乘虛奄至闕下,侯安都出戰(zhàn),嗣徽等退據(jù)石頭。丁丑,載及龕從弟北叟來降,帝撫而釋之,仍以載兄鼎知郡事。以嗣徽寇逼,卷甲還都,命周文育進討杜龕。

十一月己卯,齊遣兵五千,度據(jù)姑孰,又遣安州刺史翟子崇、楚州刺史劉士榮、淮州刺史柳達摩,領兵萬人,于胡墅度米粟三萬石、馬千匹入石頭。帝乃遣侯安都領水軍夜襲胡墅,燒齊船,周鐵武率舟師斷齊運輸,帝領鐵騎自西明門襲之。齊人大潰,嗣徽留達摩等守城,自率親屬腹心,往南州采石,以迎齊援。

先是,太白自十一月丙戌不見,十二月乙卯出于東方。丙辰,帝盡命衆(zhòng)軍分部甲卒,對冶城立航,度兵攻其水南二柵。柳達摩等度淮置陣,帝督兵疾戰(zhàn),縱火燒柵,煙塵漲天,齊人大潰,盡收其船艦。是日,嗣徽、約等領齊兵還據(jù)石頭,帝遣侯安都領水軍襲破之,嗣徽等單舸脫走。丁巳,拔石頭南岸柵,移度北岸起柵,以絕其汲路。又堙塞東門故城中諸井。齊所據(jù)城中無水,水一合貿米一升,一升米貿絹一匹,或炒米食之。達摩謂其衆(zhòng)曰:「頃在北,童謠云,'石頭搗兩襠,搗青復搗黃'。侯景服青,已倒于此,今吾徒衣黃,豈謠言驗邪!垢,達摩遣侯子欽、劉士榮等請和,帝許之。乃于城外盟約,其將士恣其南北。辛酉,帝出石頭南門陳兵,送齊人歸北者。及至,齊人殺之。壬戌,齊和州長史烏丸遠自南州奔還歷陽,江甯令陳嗣、黃門侍郎曹朗據(jù)姑孰,不從。帝命侯安都、徐度等討平之,聚其首爲京觀。是月,杜龕以城降。

二年正月癸未,誅龕,其弟翕、從弟北叟、司馬沈孝敦并賜死。三月戊戌,齊遣水軍儀同蕭軌、庫狄伏連、堯難宗、東方老、侍中裴英起、東廣州刺史獨狐辟惡、洛州刺史李希光并任約、徐嗣徽、王僧愔等衆(zhòng)十萬出柵口,向梁山,帳內蕩主黃叢逆擊,敗之,燒其前軍船艦。齊頓軍保蕪湖。五月丙申,齊兵至秣陵故城。己亥,帝率宗室王侯及朝臣,于大司馬門外白虎闕下,刑牲告天,以齊人背約,發(fā)言慷慨,涕泗交流,士卒觀者益奮。辛丑,齊軍于秣陵故城,跨淮立橋柵,引度兵馬。癸卯,自方山進及兒塘,游騎至臺,都下震駭。帝潛以精卒三千配沈泰,度江襲齊行臺趙彥深于瓜步,獲其舟粟。六月甲辰,齊兵潛至鍾山龍尾。丁未,進至莫府山。帝遣錢明領水軍出江乘,要擊齊人糧運,盡獲之。齊軍大餒,殺馬驢而食之。壬子,齊軍至玄武湖西北莫府山南,將據(jù)北郊壇。衆(zhòng)軍自覆舟東移,頓郊壇北,與齊人相對。其夜,大雨震電,暴風拔木,平地水丈馀。齊軍晝夜坐立泥中,縣鬲以爨,足指皆爛。而臺中及潮溝北,水退路燥,官軍每得番易。甲寅,少霽。是時食盡,調市人饋軍,皆是麥屑爲飯,以荷葉裹而分給,間以麥絆,兵士皆困。會文帝遣送米三千石,鴨千頭,帝即炊米煮鴨,誓申一戰(zhàn)。士及防身,計糧數(shù)臠,人人裹飯,婫以鴨肉。帝命衆(zhòng)軍蓐食,攻之,齊軍大潰。執(zhí)嗣徽及其弟嗣宗,斬之以徇。虜蕭軌、東方老、王敬寶、李希光、裴英起、王僧智等將帥四十六人。其軍士得竄至江者,縳筏以濟,中江而溺,流尸至京口者彌岸。惟任約、王僧愔獲免。先是童謠云:「虜萬夫,入五湖,城南酒家使虜奴!棺詴x、宋以后,經(jīng)絓在魏境江、淮以北,南人皆謂爲虜,于時以賞俘貿酒者,一人裁得一醉。丁巳,衆(zhòng)軍出南州,燒賊舟。己未,斬劉歸義、徐嗣産、傅野豬于建康市。是日解嚴。庚申,誅蕭軌、東方老、王敬寶、李希光、裴英起等。

太平元年九月壬寅,帝進位丞相、錄尚書事、鎮(zhèn)衛(wèi)大將軍、揚州牧,進封義興郡公。庚申,追贈皇考侍中、光祿大夫,封義興郡公,諡曰恭。十月甲戌,梁帝敕丞相自今問訊,可施別榻,以近扆坐。

二年正月壬寅,詔加帝班劍十人,并前爲三十。丁未,詔贈皇兄道談南兗州刺史、長城縣公,諡曰昭烈;实苄菹仁讨、南徐州刺史、武康縣侯,諡曰忠壯。甲寅,遣兼侍中謁者仆射陸繕策拜長城縣夫人章氏爲義興國夫人。丁卯,詔贈皇祖侍中、太常卿,諡曰孝。追封皇祖妣許氏吳郡嘉興縣君,諡曰敬。皇妣張氏義興國太夫人,諡曰宣。

二月庚午,蕭勃舉兵自廣州度嶺,頓南康,遣其將歐陽頠、傅泰及其子孜爲前軍,至豫章,分屯要險,南江州刺史余孝頃起兵應勃,帝命周文育、侯安都率衆(zhòng)討平之。

八月甲午,帝進位太傅,加黃鉞,劍履上殿,入朝不趨,贊拜不名。丙申,加前后部羽葆、鼓吹。是時,湘州刺史王琳擁兵不應命,遣周文育、侯安都率衆(zhòng)討之。

九月辛丑,梁帝進帝位相國,總百揆,封十郡爲陳公,備九錫之禮,加璽紱,遠游冠,綠綟綬,位在諸侯王上。策曰:大哉干元,資日月以貞觀,至哉坤元,憑山川以載物。故惟天爲大,陟配者欽明,惟王建國,翼輔者齊圣。是以文、武之佐,磻溪蘊其玉璜,堯、舜之臣,榮河鏤其金板!況乎體得一之鴻姿,甯陽九之危厄,拯橫流于碣石,撲燎火于昆岡,驅馭于韋、彭,跨蹍于齊、晉,神功行而靡用,圣道運而無名者乎。今將授公典策,其敬聽朕命:

日者,昊天不吊,鍾亂于我國家,網(wǎng)漏吞舟,強胡內贔,茫茫宇宙,惵惵黎元,方趾圓顱,萬不遺一。太清否亢,橋山之痛以深,大寶屯如,平陽之禍相繼。上宰膺運,康救黔黎,鞠旅于溟池之南,揚旌于桂嶺之北,縣三光于已墜,謐四海于群飛,光啓中興,蕩甯上國。此則公之大造于皇家者也。既而天未悔禍,夷丑薦臻,南夏崩騰,西京蕩覆。冢司昏撓,旁引寇讎,既見貶于桐宮,方謀危于漢閣,皇運已殆,何殊贅旒,中國搖然,非徒如線。公赫然投袂,匡救本朝,復莒齊都,平戎王室。朕所以還膺寶歷,重履宸居,挹建武之風猷,歌宣王之雅頌。此又公之再造于皇家者也。

公應務之初,登庸惟始,孫、盧肇釁,越貊爲災,番部阽危,勢將淪殄。公赤旗所指,祅壘洞開,白羽才撝,兇徒紛潰。此又公之功也。大同之末,邊政不修,李賁狂迷,竊我交、愛。公英暮雅算,電掃風行,馳御樓船,直跨滄海。三山獠洞,八角蠻陬,逖矣水寓之鄉(xiāng),悠哉火山之國,馬援之所不屆,陶璜之所未開,莫不懼我王靈,爭朝邊候,歸賝天府,獻狀鴻臚。此又公之功也。自寇虜陵江,宮闈幽辱,而番禺連率,本自諸夷,言得其朋,是懷同惡。公仗此忠誠,乘機剿定,執(zhí)沛令而釁鼓,平新野而據(jù)鞍。此又公之功也。世道初艱,方隅多難,公以國盜邊警,知無不爲,恤是同盟,誅其丑類,南土黔黎,重保蘇息。此又公之功也。長驅嶺嶠,夢想京畿,緣道酋豪,遞爲榛梗,路養(yǎng)渠帥,全據(jù)大都,蓄聚逋逃,方謀阻亂。公龍驤虎步,嘯吒風云,山靡堅城,野無強陣,清祅氛于灨石,滅沴氣于雩都。此又公之功也。遷仕兇慝,屯據(jù)大臯,乞活類馬騰之軍,流人多杜弢之衆(zhòng)。公坐揮三略,遙制六奇,義勇同心,貔貅騁力,雷奔電擊,谷靜山空,列郡無犬吠之驚,叢祠罷狐鳴之盜。此又公之功也。王師討虜,次屆淪波,兵乏兼儲,士有饑色。公回麾彭蠡,積谷巴丘,億庾之詠斯豐,壺漿之甿是衆(zhòng)。故使三軍勇銳,百戰(zhàn)無前,承此兵糧,遂殄兇逆。此又公之功也。盆壘猜攜,用淹戎略。公志惟同獎,師克在和,屈禮交盟,神只感咽,故能使舟師并路,遠邇朋心。此又公之功也。姑孰襟要,崤、函所憑,寇虜據(jù)其關梁,大盜負其扃鐍。公一校才撝,三雄并奮,左賢右角,沙潰土崩,鄂阪之隘斯開,夷庚之道無塞。此又公之功也。義軍大衆(zhòng),俱集帝京,逆豎兇徒,猶屯皇邑。公回茲地軸,抗此天羅,曾不崇朝,俾無遺噍。此又公之功也。內難初靜,諸侯出關,外郡傳烽,鮮卑犯塞。公舟師步甲,亙野橫江,殲厥群氐,遂殫封豕。此又公之功也。公克黜禍難,劬勞皇室,而孫、甯之黨,翻啓狄人,伊、洛之間,咸爲虜戍,朝闇戎塵,夜喧胡鼓。公三籌既畫,八陣斯張,裁舉靈鉟,亦抽金仆,咸俘丑類,悉反高墉。此又公之功也。任約叛渙,梟聲不悛,戎羯貪婪,狼心無改。公左甄右落,箕張翼舒,掃是欃槍,驅其獫狁,投秦坑而盡沸,噎濉水而不流。此又公之功也。一相居中,自折彜鼎,五湖小守,妄懷同惡。公夙駕兼道,衣制杖戎,玉斧將揮,金鉦且戒,祅酋震懾,遽請灰釘。此又公之功也。賊龕兇橫,陵虐具區(qū),阻兵安忍,憑災怙亂。公雖宗居汝、潁,世寓東南,眷言桑梓,公私憤切,戮此大憝,如烹小鮮。此又公之功也。同姓有扈

,頑兇不賓,憑藉宗盟,圖危社稷。公論兵于廟堂之上,決勝于尊俎之間,寇、賈、樊、滕,浮江下瀨,一朝翦撲,無待甸師。此又公之功也。豫章祅寇,依憑山澤,繕甲完聚,多歷歲時,結從連橫,爰洎交、廣。呂嘉既獲,吳濞已鏦,命我還師,征其不恪,連營盡拔,僞黨斯禽。此又公之功也。自八紘九野,瓜剖豆分,竊帝偷王,連州比縣。公武靈已暢,文德又宣,折簡馳書,風猷斯遠。此又公之功也。京師禍亂,亟積寒暄,雙闕低昂,九門寥豁。公求衣昧旦,昃食高舂,興構宮闈,具瞻遐邇。郊庠宗稷之典,六符十等之章,還聞泰始之風流,重睹永平之遺事。此又公之功也。

公有濟天下之勛,重之以明德,凝神體道,合德符天。用百姓以爲心,隨萬機而成務,上德不德,無爲以爲。夏長春生,顯仁藏用,功成化洽,樂奏咸云,安上御人,禮兼文質。是以天無蘊寶,地有呈祥,既景煥于圖書,方葳蕤于史牒,高勛踰于象緯,積德冠于嵩、華,固無得而稱者矣。

朕又聞之:前王宰世,茂賞尊賢,式樹藩長,總征群伯。二南崇絕,四履遐曠,泱泱表海,祚土維齊;巖巖泰山,俾侯于魯。況復經(jīng)營宇宙,寧惟斷鼇足之功,弘濟蒼生,非直鑿龍門之險。而疇庸報德,寂爾無聞,朕所以垂拱當寧,載懷慚悸者也。今授公相國,以南豫州之陳留南丹陽宣城、揚州之吳興東陽新安新甯、南徐州之義興、江州之鄱陽臨川十郡,封公爲陳公。錫茲青土,苴以白茅,爰定爾邦,用建冢社。昔旦、奭分陜,俱爲保師,晉、鄭諸侯,咸作卿士。兼其內外,禮實攸宜。今命使持節(jié)、兼太尉王通授相國印綬,陳公璽紱;使持節(jié)、兼司空王瑒授陳公茅土,金虎符第一至第五左,竹使符第一至第十左。相國秩踰三鉉,任總百司,位絕朝班,禮由事革。以相國總百揆,除錄尚書之號,上所假節(jié)、侍中貂蟬、中書監(jiān)印章、中外都督太傅印綬、義興公印策,其鎮(zhèn)衛(wèi)大將軍,揚州牧如故。又加公九錫,其敬聽后命:以公禮爲楨干,律等銜策,四維皆舉,八柄有章。是用錫公大輅、戎輅各一,玄牡二駟。以公賤寶崇谷,疏爵待農,室富京坻,人知榮辱。是用錫公袞冕之服,赤舄副焉。以公調理陰陽,燮諧風雅,三靈允降,萬國同和。是用錫公軒縣之樂,六佾之舞。以公宣導王猷,弘闡風教,光景所照,鞮象必通。是用錫公朱戶以居。以公抑揚清濁,褒德進賢,髦士盈朝,幽人虛谷。是用錫公納陛以登。以公嶷然廊廟,爲世鎔范,折沖四表,臨御八荒。是用錫公虎賁之士三百人。以公軌茲明罰,期在刑厝,象恭無赦,干紀必誅。是用錫公斧鉞各一。以公英猷遠量,跨厲嵩、溟,包一車書,括囊寰宇。是用錫公彤弓一、彤矢百,盧弓十、盧矢千。以公天經(jīng)地義,貫徹幽明,春露秋霜,允供粢盛。是用錫公秬鬯一卣,圭瓚副焉。陳國置丞相以下,一遵舊式。往欽哉!其恭循朕命,克相皇天,弘建邦家,允興鴻業(yè),以光我高祖之休命。

十月戊辰,又進帝爵爲王。以揚州之會稽臨海永嘉建安、南徐州之晉陵信安、江州之尋陽豫章安成廬陵,并前爲二十郡,益封陳國。其相國、揚州牧、鎮(zhèn)衛(wèi)大將軍并如故。又命陳王冕十有二旒,建天子旌旗,出警入蹕,乘金根車,駕六馬,備五時副車,置旄頭云罕,樂舞八佾,設鍾虡宮縣。王妃、王子、王女爵命之號,陳臺百官,一依舊典。

辛未,梁帝禪位于陳,策曰:

咨爾陳王,惟昔上古,厥初生人,驪連、栗陸之前,容成、大庭之世,杳冥慌忽,故靡得而詳焉。自羲、農、軒、昊之君,陶唐、有虞之主,或垂衣而御四海,或無爲而子萬姓,居之如馭朽索,去之如脫弊屣,裁遇許由,便能舍帝,暫逢善卷,即以讓王。故知玄扈琁璣,非關尊貴,金根玉輅,示表君臨。及南觀河渚,東沈刻璧,菁華既竭,耄勤已倦,則抗首而笑,惟賢是與,澇然作歌,簡能斯授。遺風馀烈,昭晰圖書,漢、魏因循,是爲故實,宋、齊授受,又弘斯義。我高祖應期撫運,握樞御宇,三后重光,祖宗齊圣。及時屬陽九,封豕薦食,西都失馭,夷狄交侵。乃暨天成,輕弄龜鼎,惵惵黔首,若崩厥角,徽徽皇極,將甚綴旒。

惟王乃圣乃神,欽明文思,二儀并運,四時合序,天錫智勇,人挺雄杰,珠庭日角,龍行虎步。爰初投袂,曰乃勤王,電掃番禺,云撤彭蠡,翦其元惡,定我京畿。及王賀帝弘,貿茲冠履,既行伊、霍,用保沖人。震澤、稽陰,并懷叛逆,獯、羯丑虜,三亂皇都,裁命偏師,二邦自殄,薄伐獫狁,六戎盡殪。嶺南叛換,湘、郢連結,賊帥既禽,兇渠傳首。用能百揆時序,四門允穆,無思不服,無遠不屆,上達穹昊,下漏深泉,蛟魚并見,謳歌攸屬。況乎長彗橫天,已征布新之兆,璧日斯既,實表更姓之符。七百無常期,皇王非一族。昔木德既季,而傳祚于我有梁。天之歷數(shù),允集明哲。式遵前典,廣詢群議,王公卿尹,莫不攸屬,敬從人只之愿,授帝位于爾躬。四海困窮,天祿永終,王其允執(zhí)厥中,軌儀前式,以副溥天之望。禋郊祀帝,時膺大禮,永固洪業(yè),豈不盛與!又命璽書,遣兼太保、尚書左仆射王通,兼太尉、司徒左長史王瑒,奉皇帝璽紱,受終之禮,一依唐、虞故事。是日,梁帝遜于別宮。帝謙讓再三,群臣固請,乃許之。

永定元年冬十月乙亥,皇帝即位于南郊,柴燎告天曰:

皇帝臣霸先,敢用玄牡昭告于皇皇后帝:

梁氏以圮剝薦臻,歷運有極,欽若天應,以命于霸先。夫肇有黎烝,乃樹司牧,選賢與能,未常厥姓。有梁末運,仍葉遘屯,獯丑憑陵,久移神器。承圣在外,非能祀夏,天未悔禍,復罹寇逆。嫡嗣廢黜,宗枝僭詐,天地板蕩,紀綱泯絕。霸先爰初投袂,大拯橫流,重舉義兵,實戡多難。廢王立帝,實有厥功,安國定社,用盡其力,是謂小康,方期大道。既而煙云表色,日月呈祥,除舊布新,既彰玄象,遷虞事夏,且協(xié)謳歌,九域八荒,同布衷款,百神群祀,皆有誠愿,梁帝高謝萬邦,授以大寶。霸先自惟菲薄,讓德不嗣,至于再三,辭弗獲許。僉以百姓須主,萬機難曠,皇靈眷命,非可謙拒。畏天之威,用膺嘉祚,永言夙志,能無慚德。敬簡元辰,升壇受禪,告類上帝,用答甿心,永保于我有陳,惟明靈尚饗。

先是氛霧雨雪,晝夜晦冥,至是日,景氣清晏。禮畢,輿駕還宮,臨太極前殿,大赦,改元。賜百姓爵二級,文武二等。鰥寡孤獨不能自存者,人谷五斛。逋租宿責,皆勿復收。有犯鄉(xiāng)論清議、贓汙淫盜者,皆洗除先注,與之更始。其長徒敕系,特皆原之。亡官失爵,禁錮奪勞,一依舊典。又詔以江陰郡奉梁主爲江陰王,行梁正朔,車旗服色,一依前準。梁皇太后爲江陰國太妃,皇后爲江陰國妃。又詔百司各依位攝職。丙子,幸鍾山,祭蔣帝廟。戊寅,幸華林園覽辭訟,臨赦囚徒。己卯,分遣大使宣勞四方。庚辰,詔出佛牙于杜姥宅,集四部設無遮大會。辛巳,追尊皇考曰景皇帝,廟號太祖,皇妣董太夫人曰安皇后,前夫人錢氏爲昭皇后,世子克爲孝懷太子。立夫人章氏爲皇后。癸未,尊景帝陵曰瑞陵、昭皇后陵曰嘉陵,依梁初園陵故事。立刪定郎,刊定律令。戊子,遷景皇帝神主祔于太廟。

是月,西討都督周文育、侯安都于郢州敗績,沒于王琳。十一月丙申,封皇兄子長城縣侯蒨爲臨川郡王,頊襲封始興郡王,皇弟子曇朗襲封南康郡王。庚申,都下火。

十二月庚辰,皇后謁太廟。

是歲,周閔帝元年,及九月,冢宰宇文護廢閔帝而奉明帝。又爲明帝元年。

二年春正月乙未,以車騎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侯瑱爲司空。辛丑,祀南郊;大赦。甲寅,遣中書舍人韋鼎、策吳興楚王神爲帝。戊午,祀明堂。

二月壬申,南豫州刺史沈泰奔齊。辛卯,詔司空侯瑱總督水陸衆(zhòng)軍以御齊。

三月,王琳立梁永嘉王蕭莊以奉梁后,即位于郢州。夏四月甲子,祀太廟。乙丑,江陰王殂,陳志也。追諡梁敬帝。詔太宰吊祭,司空監(jiān)護喪事。以梁武林侯蕭諮子季卿嗣爲江陰王。戊辰,重云殿東鴟尾有紫煙屬天。

五月乙未,都下地震。壬寅,立梁邵陵攜王廟室,祭乙太牢。辛酉,帝幸大莊嚴寺,舍身。壬戌,群臣表請還宮。

六月己巳,詔司空侯填、領軍將軍徐度討王琳。初,侯景之平也,太極殿被焚,承圣中議欲營之,獨闕一柱。秋七月,有樟木大十八圍,長四丈五尺,流泊陶家后渚,監(jiān)軍鄒子度以聞。詔中書令沈衆(zhòng)兼起部尚書,構太極殿。

八月,周文育、侯安都等于王琳所逃歸,自劾廷尉,即日引見,宥之,并復本官。丁亥,加江州刺史周迪平南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冬十月庚午,遣鎮(zhèn)南將軍周文育都督衆(zhòng)軍出豫章,討馀孝勱。乙亥,幸莊嚴寺,發(fā)金光明經(jīng)題。丁酉,加高州刺史黃法氍平南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十二月甲子,幸大莊嚴寺,設無礙大會,舍乘輿法物,群臣備法駕奉迎,即日還宮。丙戌,加北江州刺史熊曇朗平西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三年春正月丁酉,鎮(zhèn)南將軍、廣州刺史歐陽頠即本號開府儀同三司。是夜大雪,及旦,太極殿前有龍跡見。甲子,廣州言仙人見于羅浮山寺小石樓。

二月辛酉,加平西將軍、桂州刺史淳于量鎮(zhèn)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夏閏四月甲午,詔依前代置西省學士,兼取伎術士。是時久不雨。丙午,幸鍾山祭蔣帝廟。是日降雨,迄于月晦。

五月丙辰朔,日有蝕之。有司奏舊儀帝御前殿,服朱紗袍、通天冠。詔曰:「此乃前代承用,意有未同,合朔仰助太陽,宜備袞冕之服,自今永可爲準!贡,扶南國遣使朝貢。乙酉,北江州刺史熊曇朗殺都督周文育,舉兵反。王琳遣其將常衆(zhòng)愛、曹慶率兵援馀孝勱。

六月戊子,儀同侯安都敗衆(zhòng)愛等于左里,獲琳從弟襲、主帥羊暕等四十馀人,衆(zhòng)愛遁走。庚寅,廬山人斬之,傳首建鄴。甲午,衆(zhòng)軍凱歸。

丁酉,帝不豫,遣兼太宰、尚書右仆射王通以疾告太廟,兼太宰、中書令謝哲告太社、南北郊。辛丑,帝小瘳。故司空周文育之柩至自建昌。壬寅,帝素服哭于朝堂,哀甚。癸卯,上臨訊獄訟。是夜,熒惑在天尊,上疾甚。丙午,帝崩于璿璣殿,時年五十七。遺詔追臨川王蒨入纘大業(yè)。甲寅,殯于太極殿西階。八月甲午,群臣上諡曰武皇帝,廟號高祖。丙申,葬萬安陵。

帝雄武多英略,性甚仁愛。及居阿衡,恒崇寬簡。雅尚儉素,常膳不過數(shù)品。私饗曲宴,皆瓦器蚌盤,肴核庶羞,裁令充足,不爲虛費。初平侯景及立敬帝,子女玉帛皆班將士。其充闈房者,衣不重采,飾無金翠,聲樂不列于前。踐阼之后,彌厲恭儉。故能隆功茂德,光于江左云。

世祖文皇帝諱蒨,字子華,始興昭烈王之長子也。少沈敏,有識量,美容儀,留意經(jīng)史。武帝甚愛之,常稱吾家英秀。梁太清初,帝夢兩日斗,一大一小,大者光滅墜地,色正黃,其大如斗,帝三分取一懷之。侯景之亂,避地臨安縣郭文舉舊宅。及武帝舉兵南下,景遣吳興太守信都遵收帝及衡陽獻王出都。帝乃密袖小刀,候見景欲圖之。及至,以付郎中王翻幽守,故其事不遂。武帝圍石頭,景欲加害者數(shù)矣,會景敗,乃得出。起家吳興太守。武帝之討王僧辯也,先召帝與謀。時僧辯婿杜龕據(jù)吳興,兵衆(zhòng)甚盛,武帝密令帝還長城,立柵備之。龕遣將杜泰乘虛掩至,將士相視失色,帝言笑自若,部分益明,于是衆(zhòng)心乃定。及武帝遣周文育討龕,帝遣將軍劉澄、蔣元舉攻下龕。拜會稽太守。武帝受禪,立爲臨川王。夢梁武帝以寶刀授己。周文育、侯安都之敗于沌口,武帝詔帝入總軍政。尋命率兵城南皖。永定三年六月丙午,武帝崩,皇后稱遺詔征帝入纂皇統(tǒng)。甲寅,至自南皖,入居中書省;屎罅畹鬯免邔毣U,帝辭讓至于再三,公卿固請,其日即皇帝位于太極前殿,大赦,詔州郡悉停奔赴。

秋七月丙辰,尊皇后爲皇太后。辛酉,以司空侯瑱爲太尉,以南豫州刺史侯安都爲司空,以南徐州刺史徐度爲侍中、中撫軍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乙丑,重云殿災。

八月庚戌,立皇子伯茂爲始興王,奉昭烈王后,徙封始興嗣王頊爲安成王。

九月辛酉,立皇子伯宗爲皇太子,王公以下賜帛各有差。

乙亥,立妃沈氏爲皇后。

冬十月甲子,齊文宣帝殂。

十一月乙卯,王琳寇大雷,詔太尉侯瑱、司空侯安都、儀同徐度御之。

是歲,周明帝改天王稱皇帝,復建年號曰武成元年。

天嘉元年春正月癸丑,大赦,改元。詔賜鰥寡孤獨不能自存者,人粟五斛。孝悌力田,殊行異等,加爵一級。甲寅,分遣使者宣勞四方。辛酉,祀南郊。詔賜人爵一級。

二月丙申,太尉侯瑱敗王琳于梁山,敗齊兵于博望,禽齊將劉伯球。王琳及其主蕭莊奔齊。庚子,分遣使者齎璽書宣勞四方。乙巳,遣太尉侯瑱鎮(zhèn)盆城。庚戌,立武帝第六子昌爲衡陽王。三月丙辰,蕭莊所署郢州刺史孫瑒舉州內附。丁巳,江州刺史周迪平南中,斬賊帥熊曇朗,傳首建鄴。戊午,齊軍棄魯山城走,詔南豫州刺史程靈洗守之。丙子,衡陽王昌沈于江。夏四月丁亥,立皇子伯信爲衡陽王,奉獻王后。

辛丑,周明帝崩。

六月辛巳,改諡皇祖妣景安皇后曰景文皇后。壬辰,詔改葬梁元帝于江寧舊塋,車旗禮章,悉用梁典,仍依魏葬漢獻帝故事。甲午,追策故始興昭烈王妃曰孝妃。辛丑,國哀周忌,上臨于太極前殿,百僚陪哭。赦建鄴殊死以下。

秋七月丙辰,立皇子伯山爲鄱陽王。

八月壬午,齊孝昭帝廢其主殷而自立。戊子,詔非兵器及國容所須,金銀珠玉衣服雜玩,悉皆禁斷。丁酉,幸正陽堂閱武。

九月癸丑,彗星見。乙卯,周將獨孤盛領水軍趣巴、湘,與賀若敦水陸俱進,太尉侯瑱自尋陽御之。

冬十月癸巳,侯瑱襲破獨孤盛于楊葉洲,盛登岸筑城自保。

丁酉,詔司空侯安都率衆(zhòng)會侯瑱南拒周軍。

十二月己亥,周巴陵城主尉遲憲降。庚子,獨孤盛潛遁走。

二年春正月庚戌,大赦。辛未,周湘州城主殷亮降,湘州平。

二月庚寅,曲赦湘州諸郡。

三月乙卯,太尉、湘州刺史侯瑱薨。

夏六月己亥,齊人通好。

秋七月丙午,周將賀若敦遁歸,武陵、天門、南平、義陽、河東、宜都郡悉平。

九月甲寅,詔以故太尉侯瑱、故司空周文育、故開府儀同三司杜僧明、故中護軍胡穎、故領軍陳擬配食武帝廟庭。

冬十月癸丑,霍州西山蠻率部內屬。乙卯,高麗國遣使朝貢。

十一月甲辰,齊孝昭帝殂。

十二月甲申,立始興國廟于都下,用王者禮。以國用不足,立煮海鹽賦及榷酤科。先是縉州刺史留異應王琳,丙戌,詔司空侯安都討之。

是歲,周武帝保定元年。

三年春正月庚戌,設帷宮于南郊,幣告胡公以配天。辛亥,祀南郊,詔賜人爵一級,孝悌力田加一等。

二月,梁宣帝殂。

閏月己酉,以百濟王馀明爲撫東大將軍,高麗王高湯爲寧東將軍。江州刺史周迪舉兵應留異。甲子,改鑄五銖錢。

三月丙子,安成王頊至自周。丁丑,以安右將軍吳明徹爲安南將軍、江州刺史,督衆(zhòng)軍南討。甲申,大赦。庚寅,司空侯安都破留異于桃枝嶺,異奔晉安,東陽郡平。

夏四月癸卯,曲赦東陽郡。乙巳,齊人來聘。

秋七月己丑,皇太子納妃王氏,在位文武賜帛各有差,孝悌力田爲父后者,賜爵二級。

九月戊辰朔,日有蝕之。以侍中到仲舉爲尚書右仆射。丁亥,周迪請降。

四年春正月丙子,干陀利國遣使朝貢。甲申,周迪走投閩州,刺史陳寶應納之。

夏四月辛丑,設無礙大會,舍身于太極前殿。乙卯,加驃騎將軍、揚州刺史安成王頊開府儀同三司。

六月癸巳,司空侯安都賜死。

秋九月壬戌,開府儀同三司、廣州刺史歐陽頠薨。癸亥,曲赦都下。辛未,周迪復寇臨川,詔護軍將軍章昭達討平之。

冬十二月丙申,大赦。詔昭達進軍建安,討陳寶應。五年春三月壬午,詔以故護軍將軍周鐵武配食武帝廟庭。

夏五月,周、齊并遣使來聘。

秋七月丁丑,曲赦都下。

九月,城西城。

冬十一月己丑,章昭達禽陳寶應、留異,送建鄴,晉安郡平。甲辰,以護軍將軍章昭達爲鎮(zhèn)軍將軍、開府儀同三司。

十二月甲子,曲赦建安、晉安二郡。討陳寶應將士死王事者,并給棺槥,送還本鄉(xiāng),并復其家。癸未,齊人來聘。

六年春正月甲午,皇太子加元服,王公以下,賜帛各有差,孝悌力田爲父后者,賜爵一級,鰥寡孤獨不能自存者,谷人五斛。

夏四月甲寅,以開府儀同三司、揚州刺史安成王頊爲司空。

五月,齊武成帝傳位于太子緯,自號太上皇帝。

六月辛酉,彗星見于上臺北。周人來聘。

秋七月癸未,有大風自西南至,廣百余步,激壞靈臺候樓。甲申,儀賢堂無故自壞。丙戌,臨川太守駱牙斬周迪,傳首建鄴,梟于朱雀航。

八月己卯,立皇子伯固爲新安王,伯恭爲晉安王,伯仁爲廬陵王,伯義爲江夏王。

九月,新作大航。

冬十月辛亥,齊人來聘。

十二月乙卯,立皇子伯禮爲武陵王。癸亥,曲赦都下。

天康元年春二月丙子,大赦,改元。

三月己卯,以司空安成王頊爲尚書令。

夏四月乙卯,皇孫至澤生,賜在位文武帛各有差,爲父后者賜爵一級。癸酉,皇帝崩于有覺殿。遺詔皇太子可即君臨,山陵務存儉速,大斂竟,群臣三日一臨,公除之制,率依舊典。六月甲子,群臣上諡曰文皇帝,廟號世祖。丙寅,葬永寧陵。

文帝起自布衣,知百姓疾苦,國家資用,務從儉約。妙識真僞,下不容奸。一夜內刺閨取外事分判者,前后相續(xù)。每雞人伺漏傳簽于殿中者,令投簽于階石上,槍然有聲,云:「吾雖得眠,亦令驚覺。」其自強若此云。

廢帝諱伯宗,字奉業(yè),小字藥王,文帝嫡長子也。梁承圣三年五月庚寅生。永定二年二月戊辰,拜臨川王世子。三年,文帝嗣位,八月庚戌,立爲皇太子。自梁室亂離,東宮焚燼,太子居于永福省。

天康元年四月癸酉,文帝崩,是日太子即皇帝位于太極前殿,大赦。詔內外文武各復其職,遠方悉停奔赴。

五月己卯,尊皇太后曰太皇太后,皇后曰皇太后。庚寅,以司空、揚州刺史、新除尚書令安成王頊爲司徒、錄尚書、都督中外諸軍事。丁酉,以中軍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徐度爲司空,以鎮(zhèn)東將軍、東揚州刺史始興王伯茂爲征東將軍、開府儀同三司。以吏部尚書袁樞爲尚書左仆射。以吳興太守沈欽爲右仆射。秋七月丁酉,立妃王氏爲皇后。

冬十月庚申,享太廟。

十一月乙亥,周人來吊。

十二月甲子,高麗國遣使朝貢。

是歲,周天和元年。

光大元年春正月癸酉,尚書左仆射袁樞卒。乙亥,大赦,改元,賜孝悌力田爵一級。辛卯,祀南郊。

二月辛亥,南豫州刺史余孝頃謀反,伏誅。

三月甲午,以尚書右仆射沈欽爲侍中、尚書仆射。

夏五月乙未,湘州刺史華皎不從執(zhí)政,丙申,以中撫軍大將軍淳于量爲征南大將軍,總舟師討之。

六月壬寅,以中軍大將軍、司空徐度爲車騎將軍,總督都下衆(zhòng)軍,自步道襲湘州。

秋七月戊申,立皇子至澤爲皇太子,賜天下爲父后者爵一級,王公以下賚帛各有差。

九月丙辰,百濟國遣使朝貢。是月,周將拓拔定入郢州,與華皎水陸俱進,都督淳于量、吳明徹等大破之,皎單舸奔江陵,禽定送建鄴。

冬十月辛巳,曲赦湘、巴二州爲?zhàn)ㄋ熣`者。

十一月甲子,中權將軍、開府儀同三司王沖薨。

十二月庚寅,以儀同三司兼從事中郎孔英哲爲奉圣亭侯,奉孔子祀。

二年春正月己亥,司徒、安成王頊進位太傅,領司徒,加殊禮。以新除征南大將軍淳于量爲中軍大將軍,及安南將軍、湘州刺史吳明徹即本號并開府儀同三司。庚子,詔討華皎軍人死王事者,并給棺槥,送還本鄉(xiāng),仍復其家。甲子,司空徐度薨。

夏五月丙辰,太傅安成王頊獻玉璽一。

六月丁亥,彗星見。

秋七月戊申,新羅國遣使朝貢。壬戌,立皇弟伯智爲永陽王,伯謀爲桂陽王。

九月,林邑、狼牙修國并遣使朝貢。

冬十一月甲寅,慈訓太后令曰:「伯宗昔在儲宮,本無令問、及居崇極,遂騁兇淫。太傅親承顧托,義深垣屏,而攢涂未御,翌日無淹,仍遣劉師知、殷不佞等顯言排斥,陰謀禍亂,賴元相維持,但除君側。又以馀孝頃密邇京師,便相徵召,宗社之靈,祅氛是滅。于是密詔華皎,稱兵上流,國祚憂惶,幾移丑類。又別敕歐陽紇等攻逼衡州,嶺表紛紜,殊淹弦望。但賊豎皆亡,日望懲改,而悖禮忘德,情性不悛。蕩主侯法喜等,太傅麾下,恒游府內,啖以深利,謀興肘腋;又蕩主孫泰等潛相連結,大有交通,天誘其衷,自然開發(fā)。此諸文跡,今以相示,豈可復肅恭禋祀,臨御生靈。今可特降爲臨?ね,送還藩邸。太傅安成王,固天生德,齊圣廣深,二后鍾心,三靈佇眷。自前朝不豫,任總邦家,威惠相宣,刑禮兼設。且地彰靈璽,天表長彗,布新除舊,禎祥咸顯。文皇知子之鑒,事甚帝堯,傳弟之懷,久符太伯。今可還申舊志,崇立賢君,外宜依舊典,奉迎輿駕!故侨,帝出居別第。太建二年四月乙卯薨,時年十九。

帝性仁弱,無人君之器,及即尊位,政刑皆歸冢宰,故宣太后稱文帝遺志而廢焉。

論曰:陳武帝以雄毅之姿,屬殷憂之運,功存拯溺,道濟橫流,應變無方,蓋惟人杰。及乎西都蕩覆,江表阽危,僧辯任同伊尹,空結桐宮之恨,貞陽入假秦兵,不息穆嬴之泣。帝乘隙以舉,乃蹈玄機,王業(yè)所基,始自于此,柴天改物,蓋有憑云。文帝以宗枝承統(tǒng),情存兢惕,加以崇尚儒術,愛悅文義,恭儉行己,勤勞濟物,志度弘遠,有前哲之風,至于臨下明察,得永平之政矣。臨海懦弱,有同于帝摯,文后雖欲不鑒殷道,蓋亦其可得邪。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