瑜伽師地論
《瑜伽師地論》梵文 Yogācāra-bhūmi-?āstra佛教論書。簡稱《瑜伽論》。瑜伽師地,意即瑜伽師修行所要經(jīng)歷的境界(十七地),故亦稱《十七地論》。相傳為彌勒菩薩口述,無著記錄。為印度大乘佛教瑜伽行派和中國法相宗的根本論書。...[詳情]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八(11)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八(11)
午六、應(yīng)正教誡(分二科) 未一、征
云何教誡?
這個「如是學(xué)」這一大科里面分七科,現(xiàn)在是第六科「應(yīng)正教誡」,這一科里面分兩科,第一科是「征」。
教授的意思已經(jīng)講過了,有八種教授!附陶]」是什么意思呢?這是「征」。下面第二科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是「標(biāo)列相」,又分兩科,第一科是「標(biāo)」。
未二、釋(分二科) 申一、標(biāo)列相(分二科) 酉一、標(biāo)
當(dāng)知教誡略有五種。
我們應(yīng)該知道教誡有五種差別,這是標(biāo)出來數(shù)目。下面第二科是「列」,列出來它的相貌、它的名字,分五科,第一科是「遮止」。
酉二、列(分五科) 戌一、遮止
一者、遮止有罪現(xiàn)行。
教誡有五種,第一種就是「遮止有罪現(xiàn)行」,就是他是你的弟子,你有責(zé)任向他下命令,不許可做有罪過的事情。這是第一種「遮止」,第一種教誡。
戌二、開許
二者、開許無罪現(xiàn)行。
第二種教誡呢?「開許」,就是同意,同意你去做這個沒有過失的事情。沒有過失的事情啊,是可以,是可以做的事,是容許這件事,下面第三科。
戌三、諫誨
三者、若有于所遮止開許法中,暫行犯者,如法諫誨。
這是第三科「諫悔」,就是改正你的過失,教誨你改正錯誤。
「若有于所遮止開許法中」,假設(shè)這位弟子,對于師長所不許可的和許可的這兩類事里面,「暫行犯者」,暫時的有所違犯,這樣的情形怎么辦呢?
「如法諫誨」,就是合法的,沒有錯誤的,這叫「諫」!钢G」者,正也。來糾正他的錯誤,對他下命令,要教誨他,你不可以做錯誤的事情,這是第三。
《披尋記》一二八六頁:
于所遮止開許法中等者:若佛世尊,于彼諸法,制身語意,令不造作,名所遮止。于此諸法,開身語意,令其造作,名所開許。于此二法,由失念故,而不隨轉(zhuǎn),名暫行犯。
「于所遮止開許法中等者:若佛世尊,于彼諸法,制身語意,令不造作!辜僭O(shè)佛在世的時候,你見佛、你見到佛,你聽佛這樣講,「于彼諸法」,制止身語意,那個殺盜淫妄懈怠放逸這些事情,「制身語意」,要約束你的身體,「令不造作」,使令他不要去做這種有罪過的事情,「名所遮止」,這就叫做遮止,這個遮止就是這樣意思。就是不可以做這種事,這叫做「遮止」。
「于此諸法,開身語意,令其造作」,對于這個戒定慧、四念處,乃至八正道,布施波羅蜜乃至般若波羅蜜,那么這些事情,「開身語意,令其造作」,容許你的身語意去做這種事情,是容許的,這樣子這叫做「名所開許」,開許就是這個意思。
「于此二法,由失念故,而不隨轉(zhuǎn)」,如果一個弟子對于這兩種事情,一個是不準(zhǔn)許,一個是準(zhǔn)許的,「由失念故」,由于你失掉了正念,你的煩惱現(xiàn)行了。「而不隨轉(zhuǎn)」,不隨順佛陀的教導(dǎo)去做,違反佛陀的意旨!该麜盒蟹浮惯@是暫時的你的身口意,做錯了事情,違犯佛陀的教導(dǎo)了,那么這叫做「諫誨」。
戌四、呵擯
四者、若有于彼法中,數(shù)數(shù)輕慢而毀犯者,以無染濁、無有變異、親善意樂,如法呵擯。
這是第四科「呵擯」!溉粲小梗羰沁@位弟子于彼開許、或者是不開許、遮止的法中,「數(shù)數(shù)輕慢」,不止一次的,一次又一次的輕慢這件事,不拿這件事當(dāng)一回事。你說是犯戒,做惡事有惡報,那有那回事?他就輕視,沒信心,輕慢這件事,無所謂的事情,就是這樣這種態(tài)度!付鴼Х刚摺梗妥隽藧菏,這樣子。
「以無染濁、無有變異、親善意樂,如法呵擯」。那么這個師長、或者佛菩薩、你的師長沒有染污的心,沒有變異的心,是親善的心情,「如法呵擯」,就是依法來呵斥他,來驅(qū)逐他,是這樣意思。
《披尋記》一二八七頁:
以無染濁、無有變異等者:不于或違、或順,起染污心,或擯、不擯,名無染濁。恒,F(xiàn)前,與作饒益,先后無異,是名無有變異。以饒益心不以衰損,以善友意不以憎嫉,是名親善意樂。
「以無染濁,無有變異等者」,怎么叫做「無染濁」呢?「不于或違、或順,起染污心,或擯、不擯,名無染濁」,因?yàn)檫@個弟子也有一些人、各式各樣的人,有的人很狡猾,他他可能做一些…很用功修行,但是他有時候不順你的意思,不隨順師長的意思,叫做「違」。「或順」,他是做了很多壞事,但是他對你很順,這就是很復(fù)雜的情形,「或順」!富蜻`、或順,起染污心」你做師長的人呢?起了染污心。這個人雖然做了很多的罪過的事情,但是他表面上很隨順師父的意思,因?yàn)樗樐愕囊馑悸!你就對他起了染污心,起了愛著心,起了染污心?/p>
或者是他這個人做了很多…很用功修行,但是他就是有點(diǎn)倔脾氣、耿直。他不順你,你就對他起忿恨了,憤怒了,這樣子,這樣子呢?這就叫做染污心,叫做「染污心」。這染污心、由于這染污心,你可能會…你就采取行動了,你不順我,我就驅(qū)逐你,「或擯」。你隨順我呢?我就不驅(qū)逐,這個…這是一種意思。
或者是這個人表里如一,他是做了…犯了戒,做了有罪過的事情,那么你對他有憤怒,這憤怒就是染污心。說這個人很用功修行,隨順你,你對他起愛著心,那就是染污心。說是這個有兩種不一樣,可能還有第三種。
現(xiàn)在這位師長呢?沒有這個意思,沒這個意思。不因?yàn)槟氵`順,不因?yàn)槟阌兴`,有所順,也不因?yàn)槟闶亲髯铩⒒蛘呤遣蛔髯,而起?zhí)著心,所以叫做無染污心,叫「無染濁」。那就是這位師長是有程度、有修行的人了。
「恒常現(xiàn)前,與作饒益,先后無異」,他這個為師長的這個菩薩呢?他常,「恒!,常是對他有饒益的心情,「恒,F(xiàn)前,與作饒益」。是「先后無異」,說是你以前做了罪過的事情,你后來你又做一些功德的事情,這先后有差別;蛘咭郧白畛醯臅r候,你很用功修行,后來又放逸了,這先后有差別,但是這個為師長的對他的這個饒益心,沒有變異,沒有變化。你做功德,你用功修行,他也是有利益你的心;你造罪,他還是有利益心。這個利益他的心沒有變化,前后都是一樣的,「是名無有變異」。這也不容易,這件事也不是容易的事情,不容易。
「以饒益心不以衰損」,這個弟子,通常來說,就是你造罪了,菩薩這個心,這個慈悲心,饒益心還是照常的饒益心,不會有傷害你的意思,沒有傷害的心。如果那個不是菩薩呢?那就是另一回事,那就不同了,所以「不以衰損」。
「以善友意不以憎嫉」,「以善友意」,就是好朋友的心情。你做功德的時候,用功修行,他發(fā)歡喜心;你這個造罪的時候,他還是有利益你的心。「不以憎嫉」,不會因?yàn)槟阕龉Φ,你的聲望高起來了,他就生嫉妒心了,不會這個事情,所以這個意思。
「以饒益心不以衰損,以善友力不以憎嫉,是名親善意樂」,這個「親善意樂」是這樣意思,是這樣意思。當(dāng)然這個弟子這一方面,程度也是各式各樣的,也是不同。
這個道安法師,晉朝那個釋道安、道安法師這個人的相貌丑陋。就是出了家的時候,就是和任何人見面,人家對他的心情就是有一點(diǎn)特別,你相貌特別丑陋,就是不容易得到人家的歡喜。他出家了的時候呢?他的師父叫他去種田,才十幾歲。種田呢?他就種田。這師父叫他去種田,他就去種田。種田種了一個時期了,后來就和師父要求我要讀經(jīng),我要讀經(jīng)。但是還是…不是說我不種田,我不是,還是種田,但是也要請一本經(jīng)書去讀。那么他師父就請了一本經(jīng)給他讀。那么等到晚間的時候,回來的時候,道安法師回來的時候,就把這個經(jīng)就還給師父。還給師父說:你讀好了?我讀好了。我還要再請一本、請一部,那師父就請一本。請一本,他第二天又去種田。種田晚間回來了,這部經(jīng)又還給師父。說是:讀好了!讀好了,我能背下來。好,你就背。他師父拿著經(jīng),他就都背下來,這樣子。他師父一看,哎呀!這部經(jīng)可能也不是…大概也很多字,超過可能有一萬字吧!師父說:明天不要去種田了,不要種田,你出去參學(xué),去參學(xué)。
那么他就到佛圖澄,佛圖澄是個神僧,就跟他去學(xué)。因?yàn)榈腊卜◣熛嗝渤舐饒D澄還是有很多的學(xué)生,就看這個人丑陋都不高興。佛圖澄說:你們都不可以輕視他,他的智慧,你們所不能及的。和佛圖澄一談起話,一談,談很久,這樣子。
所以我這么一想呢?道安法師初開始遇見那個師父,徒弟來了,叫他去種田,這事情這樣做?要種田我何必出家呢?但是他不說,你叫我去種田,我就去種田。種了很久,才肯去要一部經(jīng)。要一部經(jīng),他師父發(fā)覺這個人不是平常人!這個理解力很高,記憶力也特別強(qiáng),這是個…這是一個佛教徒的人才,不能種田了,就讓他去,去參學(xué)。那可見這個師父也是了不起。
所以這上面說是以無染污心,沒有變異的親善意樂,如法呵擯,這樣情形。
與作憶念。
「與作憶念」,看這個《披尋記》,怎么叫做「與作憶念」?
《披尋記》一二八七頁:
與作憶念者:謂令憶念先所犯罪,或法、或義,〈聲聞地〉中別釋其相應(yīng)知。(陵本二十五卷三頁)
「與作憶念者:謂令憶念先所犯罪」,就是你以前你是犯了罪,你犯了罪的時候,但是你這個作師長的對他有見聞疑。我看見你那一天,什么時間、在什么地方,你做了有錯誤的事情,我看見,看見過;蛘呗劊衣爠e人說過,你在什么地方,你做了什么罪過的事情,聽人說;蛘呤且苫螅敢姟⒙、疑」,疑惑這個人造了什么罪,那么就去向他問,說:你某一天,你在什么地方你是不是…你犯了妄語罪,或者是你做了什么錯誤的事情。
「我不知道、我沒有、我沒有犯戒」,他就忘記了。忘記了,「與作憶念」,你幫助他憶念,回想,說是你在某一天,在那一個山邊,那里有兩棵樹,那個地方是一個很平坦的那一個地方,是在太陽還沒有落,你在那個地方做了什么罪過的事情。幫助你憶念,說出來一些相貌,說出來時間、地點(diǎn),你就容易回想起來,這叫做「與作憶念」。他這意思呢?你一定要自己承認(rèn)自己有罪,不是我強(qiáng)迫你,說你有罪,不是的,不是這意思,所以叫「與作憶念」。
「或法、或義」,或者是法方面須要憶念,或者義方面也可以憶念!阜ā鼓?比如說是現(xiàn)成的佛所說的經(jīng),或者說的《阿含經(jīng)》,或者是《阿彌陀經(jīng)》,或者是《華嚴(yán)經(jīng)》,或者是《法華經(jīng)》,或者是《般若經(jīng)》,在這一方面的這一段文,你說你忘了,我?guī)椭阆,幫助你想這件事,「與作憶念」;蛘呤橇x,就不是經(jīng),就是有別的大德說出了一段佛法,其中有道理,你以前學(xué)過。學(xué)過,現(xiàn)在忘了。忘了嘛!你這個師長呢,就幫助他憶念,把以前學(xué)習(xí)的憶念起來,這也叫做「憶念」。
「〈聲聞地〉中別釋其相應(yīng)知。(陵本二十五卷三頁)」,在那里說這件事。那么這一段是「呵擯」。下面第五段是「慶慰」。
戌五、慶慰
五者、若有于所遮止、開許法中,能正行者。
假設(shè)有這個弟子對于「遮止」的,他就不做。師長說不準(zhǔn)許做這種罪過的事情,他就不做!搁_許法中」,同意你、鼓勵你、贊嘆你做這種有意義、有功德的事情!改苷姓摺,那么師長這樣教導(dǎo)了呢,他就能隨順師長的教導(dǎo),很努力的、很謹(jǐn)慎的,就這樣用功修行。
慈愛稱贊真實(shí)功德,令其歡喜。
「慈愛稱贊真實(shí)功德」,這個弟子這樣做了,依教奉行了,這個師長呢,用慈愛心稱揚(yáng)贊嘆他,他真實(shí)的功德,他真實(shí)是這樣做了,「真實(shí)功德」。
「令其歡喜」,使令他心情歡喜。因?yàn)樯藲g喜的時候呢,他就會能夠加強(qiáng)他的努力。比如說他一坐四個鐘頭,他修止觀了,天天早晨晚間的工作,努力的修行,這是他真實(shí)這么做了,真實(shí)有功德,這師長就這樣子贊嘆他,令他歡喜,這叫做「慶慰」。
下面第二科是「結(jié)略義」,這一科是「標(biāo)列相」,現(xiàn)在「結(jié)略義」。
申二、結(jié)略義
當(dāng)知是名略說菩薩五種教誡,所謂遮止、開許、諫誨、呵擯、慶慰。
這五種教誡,這是簡略的說就是這五種。
下面是第七科,一共是分七科,F(xiàn)在是最后一科「應(yīng)住方便所攝」的「身語意業(yè)」,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午七、應(yīng)住方便所攝身語意業(yè)(分三科) 未一、征
云何菩薩方便所攝身語意業(yè)?
就是菩薩度化眾生的時候是有方法的。你用這個方法去度化眾生的時候,就是你的身語意,你身語意就隨順這個地方去度化眾生,那就叫做「方便所攝身語意業(yè)」。這個身語意業(yè)是什么情形呢?這是「征」。
下面第二科解釋,分兩科,第一科是「標(biāo)四攝事」,又分兩科,第一科是「釋名方便」,又分兩科,第一科「出體」。
未二、釋(分二科) 申一、標(biāo)四攝事(分二科) 酉一、釋名方便(分二科) 戌一、出體
當(dāng)知略說菩薩所有四種攝事,是名方便。
先解釋這個方便兩個字,「方便」是什么意思呢?「當(dāng)知略說」,就是要略的解釋菩薩所有的「四種攝事」,就叫做「方便」。
這個「攝事」,這個「攝」這個字,就是接引的意思。這個人不是佛教徒,接引他來到佛教,這樣的事情叫做「攝事」,也是引導(dǎo),引導(dǎo)他來到佛教里面來。引導(dǎo)他對于佛教有信心,能用功修行,那叫做「攝事」。這「攝」者,取也,就是拿過來,這樣意思。用佛法勸導(dǎo)他,使令他信佛,就是這叫做「攝事」。
「是明方便」,這是叫做方法,就是你這一類的方法。你接引眾生,也是你心里面的愿望,你要他…勸他信佛,那用什么方法呢?這樣的方法,你用這方法來做這件事,所以叫做四種攝事,是名方便。這是「出體」,下面第二科「引教」。
戌二、引教
如世尊言,菩薩成就四種攝事,所攝方便,方名菩薩。
「如世尊言」,就像佛這么說!钙兴_成就四種攝事,所攝方便,方名菩薩」,這個發(fā)大悲心的菩薩,他一定要成就四種攝事,這四種攝事你能成就了,你能這樣做,「所攝方便」,四種攝事「所攝」,就是屬,「攝」這個是屬,屬于四種攝事的方法,你能這樣做,那「方名菩薩」,你才可以名之為菩薩,稱之為菩薩的,這是佛說的話。
《披尋記》一二八七頁:
菩薩所有四種攝事者:謂布施、愛語、利行、同事,是名四種攝事。如下〈施品〉及〈攝事品〉廣釋應(yīng)知。
「菩薩所有四種攝事者:謂布施、愛語、利行、同事」,這「是四種攝事」!溉缦隆词┢贰导啊磾z事品〉廣釋應(yīng)知」。這是「引教」。
下面是第二科「成唯四種」。第一科是「釋名方便」,現(xiàn)在第二科「成唯四種」,分兩科,第一科「征」。
酉二、成唯四種(分二科) 戌一、征
復(fù)何因緣,唯四攝事說名方便?
還有什么理由,唯獨(dú)是四種攝事叫做方便?你說出來我聽聽,這是「征」。下面第二科是「成」,就是成立。
戌二、成
謂諸菩薩,略由如是攝事所攝四種方便,于諸有情,普能攝受調(diào)伏成熟。除此,無有若過若增。
「謂諸菩薩,略由如是」,簡略的說就「如是」,就是這樣的「攝事所屬」的「四種方便」!赣谥T有情,普能攝受」,對于一切眾生,普遍的都能夠去教導(dǎo)、去接引他,引導(dǎo)他們!刚{(diào)伏」攝受,能調(diào)伏他的煩惱,能「成熟」他的善根,使令他來到佛教里面來,能信解行證,能這樣。
「除此,無有若過若增」,除掉了這四種之外,更沒有了,你不能再超過這四種之外,還有一個方法,沒有,你不能增加的了。
《披尋記》一二八七頁:
普能攝受調(diào)伏成熟者:攝受有二:謂財攝受、法攝受。財攝受者,謂于一切飲食等物有匱乏者,施與一切飲食等物;或于隨順飲食等物有匱乏者,施與隨順飲食等物。法攝受者,謂或宣說正法,施諸有情,或開顯正義,施諸有情,如〈成熟品〉說。(陵本三十七卷二十二頁)言調(diào)伏者:謂以調(diào)伏法調(diào)伏有情,訶責(zé)、治罰、驅(qū)擯,名調(diào)伏法。言成熟者:謂或善根成熟,或智慧成熟,亦如〈成熟品〉說。(陵本三十七卷二十頁)
「普能攝受調(diào)伏成熟者」這句話怎么講呢?「攝受有二」,就是引導(dǎo)眾生來到佛教里面來,就屬于兩個、兩個方法,「謂財攝受,法攝受」。
就是「財攝受」,就是他生活所須的,他的衣、食、住乃至醫(yī)藥,這一方面他是須要的。須要的嘛!菩薩就能夠滿足他。你有病了我就給你造醫(yī)院,請醫(yī)生;你沒有錢,我就給你錢,就是財攝受。因?yàn)樗铐氁,所以你滿足他,他就會感你的恩,他就會有可能對于佛教有信心的。
「法攝受」,生活所須,這是他生存須要這樣子,但是眾生另外還有一件事就是思想,他的內(nèi)心的思想。這一方面呢?你要用佛法來教導(dǎo)他。教導(dǎo)他呢?他接受佛法的教導(dǎo)了呢?他思想…問題得到解決。這兩種攝受,這個財攝受,就是物質(zhì)上的滿足,但是他內(nèi)心的思想是善、是惡,這還有問題,須要加以教導(dǎo),那就是佛法了,這是兩種攝受。
我們看佛所說的道理,佛法是主要是用法來教導(dǎo)一切眾生。用法來教導(dǎo)眾生,使令可以轉(zhuǎn)凡成圣。使令這個人轉(zhuǎn)凡成圣,慢慢的能解脫生死大苦,能做到這件事。但是眾生的生活上還是有問題,你就是那個《普門品》!镀臻T品》就是這兩大段,前面一大段救苦救難。土匪來了,念菩薩;遇見老虎了,念觀世音菩薩,對救護(hù)你;有大水來了,火、大風(fēng)來了,你在海里面遇見風(fēng)了,船要沈了,念觀世音菩薩,觀世音菩薩救苦救難,這《普門品》前面一段就是這個。后面一大段呢?「應(yīng)以何身得度者,即現(xiàn)何身而為說法」,就是法攝受,就是這個。
因?yàn)槲覀兎鸾掏侥,如果你若是讀《普門品》,你向觀世音菩薩學(xué)習(xí),那就是兩種攝受,就是一個財攝受,一個法攝受。若是我們只是財攝受,而沒有法攝受呢?也好,也是好嘛!因?yàn)榈拇_我若有病了,就是要靠醫(yī)生了啊,沒有別的辦法嘛,就是靠醫(yī)生。那也是好,做這件事是好。生活困難,這個水災(zāi)、風(fēng)災(zāi)、火災(zāi)、地震,大家發(fā)慈悲心救護(hù),救苦救難,也是對的,是好。
但是思想上的問題還沒解決,在佛菩薩這方面來看,還是有問題,還是有問題,若是做這一方面的問題。佛菩薩、觀世音菩薩這兩方面,這兩個本事都有。財?shù)臄z受,法的攝受,都有辦法;我們凡夫這兩個辦法都不行。他現(xiàn)在在大海里,坐船要沈了,你有什么辦法?我看是不容易,困難。「要法的攝受」,那個人、眾生邪知邪見,他沒有生活上的問題,生活很快樂,就是做種種惡事,我們有什么辦法?
但是我們佛教徒呢?如果只是做財攝受,而不做法攝受呢?就有所不足,有所不足的。而這兩種攝受?法攝受是非常重要,這點(diǎn)非常重要的。
現(xiàn)在這上面也有說,這個財攝受,法攝受!肛敂z受者:謂于一切飲食等物有匱乏者」,這解釋什么叫「財攝受」呢?就是眾生對于飲食、衣服、臥具,住這房子,我現(xiàn)在沒有地方住,這個住也是很重要,這些「等物,有匱乏」,有缺少的,生活困難!甘┡c一切飲食等物」,這個菩薩呢?能夠布施他這些財,這些財?shù)臄z受。
「法攝受者,謂或宣說正法,施諸有情,或開顯正義,施諸有情!埂富蛐f正法」,這個「正法」和下面「開顯正義」,應(yīng)該是無差別。若無差別,就不要說正義了嘛!為什么要說呢?所以應(yīng)該說這個「正法」,就是佛所宣說的修多羅,所宣說的這些經(jīng)論佛法,《法華經(jīng)》、《華嚴(yán)經(jīng)》、《大般若經(jīng)》、《阿含經(jīng)》,這是佛所宣說的正法,你為他講解這些呢?就叫做「宣說正法,施諸有情」!富蜷_顯正義」這就不是…也是不能違犯、違反佛的正法,但是就不是經(jīng)了。你就是攝取修多羅里面的道理,你為他開示一段,那就叫做「開顯正義,施諸有情」。這樣子呢?使令眾生的內(nèi)心思想能夠清凈,轉(zhuǎn)惡為善,改過遷善,能夠明白出世間的圣道,這是叫做「法攝受」。
「如〈成熟品〉」解釋過了!(陵本三十七卷二十二頁)」,我們已經(jīng)在那講過了,已經(jīng)學(xué)過了。
「言調(diào)伏者:謂以調(diào)伏法,調(diào)伏有情」,這個「調(diào)伏」什么意思呢?就是用調(diào)伏的方法來調(diào)伏有情。怎么叫做「調(diào)伏有情」呢?就是「訶責(zé)、治罰、驅(qū)擯,名調(diào)伏法」,他做錯了事,你就要呵斥他,「訶責(zé)」他,指責(zé)他。指責(zé)他若是不聽,就是要「治罰」他,要罰他,那就是叫他:你一拜一百零八拜,拜佛,就是要罰他;或者你要念大悲咒十萬遍,就是這樣子。不是前面訶責(zé)就是沒有這個事,只是說:你這樣不對,怎么、怎么訶斥一下就好了,F(xiàn)在處罰,就是不但是「訶責(zé)」還要加上處罰。
有的時候,就是你怎么處罰呢?隨時外面有人來的話,有出家的法師來,叫他:你要向新來的那個比丘,坦白你的過失,你要向人家:「我妙境犯了什么錯誤了,大德,白長老知」。這是處罰。誰愿意把自己的丑陋向別人講呢?現(xiàn)在就是處罰你,你要這樣做,叫「治罰」!蛤(qū)擯」,你嚴(yán)重的過失,你處罰他,他不聽你的教誨了,把他驅(qū)逐,「名調(diào)伏法」。調(diào)伏是這個意思,「調(diào)伏」,「應(yīng)知」。
「言成熟者,謂或善根成熟,或智慧成熟」,「或善根成熟」,信戒聞舍慧或者信進(jìn)念定慧,這都是善根。你,你能夠自己用功的時候,就能有這五種功德都成就了,那么就是「善根成熟」。
「或智慧成熟」,這個五種善根里面已經(jīng)有了智慧的,這里面特別的提出來,智慧成熟是非常重要的,你要通達(dá)明白世間都是無常的,世間事情都是無常的。你看的好像很美,實(shí)在很快的就完了,就結(jié)束了。這些如意的事情,都是容易敗壞的,那是不容易的,不容易令你永久如意的。你要通達(dá)是無常無我的,通達(dá)一切法都是自性空的,這是智慧。這個智慧有什么好處呢?能斷煩惱。你說我吃飽飯了,吃飽飯不能斷煩惱。說我身體有病了,請醫(yī)生給我治病,病算是治好了,治好了不能斷煩惱,你還是原來樣。
但是若是有了佛法的第一義諦的智慧,能令你成為圣人,所以智慧是很重要的。但是我們從事實(shí)上看呢?歡喜增長智慧的人不多,愿意有智慧,但是不愿意增長智慧。愿意增長智慧的人少。我不愿意談玄說妙,這句話也好像很好聽,但是也表示這個人不歡喜生智慧,不歡喜智慧。佛法的衰微,這是一樣原因,你要讓他增長智慧,他不歡喜,不歡喜這件事情!敢嗳纭闯墒炱贰嫡f。(陵本三十七卷二十頁)」。
申二、廣四方便(分三科) 酉一、征
何等名為四種方便?
這是第二科是廣四種方便。前面是「標(biāo)」,第一科是「標(biāo)四攝事」,,下面是「廣四方便」,詳細(xì)的解釋這四種方便。分三科,第一科是「征」。
「何等名為四種方便?」什么情況可以名之為四種方便呢?是「征」,下面「列」。
酉二、列
一、隨攝方便,二、能攝方便,三、令入方便,四、隨轉(zhuǎn)方便。
這是把這四種方便「列」,列出來名字。下面第三科加以解釋。第一科解釋這個「隨攝方便」。
酉三、釋(分四科) 戌一、隨攝方便
若諸菩薩先行布施,當(dāng)知是名隨攝方便。
若是諸菩薩對于這一類的眾生,他一開始,這「先」,最先,就是這開始的時候,對他先用布施的方法來利益這個人,那這就叫做「隨攝方便」,這是標(biāo)出來。
何以故?先以種種財物布施,饒益有情,為欲令彼聽受所說,奉教行故。
「何以故?」什么理由名之為隨攝方便呢?下面解釋!赶纫苑N種財物布施,饒益有情」,這菩薩先用各式各樣的財物,來利益這個眾生。「為欲令彼聽受所說,奉教行故」,為什么用布施物,用這個財物布施給他呢?「為欲令彼」,就是想要使令他「聽受所說」,這聽信接受所說的佛法。
「奉教行故」,能隨順佛教的道理去修行,能改正自己的行為,這個目的是這樣意思,目的就是這樣子。
這叫做「隨攝」。因?yàn)槿?hellip;事實(shí)上眾生在這個世界上生存,他沒有財是不能生存,他有這個須要,你也就這樣子利益他。利益他呢?就是他也…事實(shí)上是須要,而他也就是歡喜這個財,叫「隨」,就是隨順?biāo)臍g喜。結(jié)果呢?就把他引導(dǎo)他來到佛教里面來了,就是這樣意思,所以叫做「隨攝方便」。下面第二科「能攝方便」。
戌二、能攝方便
若諸菩薩次行愛語,于彼彼處有愚癡者,為欲除彼所有愚癡,令無余故。
這說第二個「能攝方便」!溉糁T菩薩次行愛語」,若是諸多的菩薩,已經(jīng)用了這個「隨攝方便」,用這個布施來攝受眾生,那么以后還應(yīng)該怎么樣來和他聯(lián)絡(luò)呢?來聯(lián)系這個人呢?「次行愛語」,就是你要對他說這個親愛的語言,要說這種語言。
這個親愛的語言,什么叫做親愛的語言?這個儒家的學(xué)者說一句話:君子愛人以德,可見這儒家的人也有智慧的人,也有智慧的人!妇訍廴艘缘隆,就是…什么叫做愛?你要用道德來轉(zhuǎn)化他,這叫做愛,叫做愛。因?yàn)槟阌眠@樣的事情,這樣的德來愛,來教導(dǎo)他,他能隨順學(xué)習(xí),能使令他心情安樂自在,自在。如果說是他歡喜做什么,我就隨順?biāo)麣g喜作惡我就隨順?biāo)鲪,這不是愛,因?yàn)樗麑碛写蠡荚诤箢^追逐他,有后患的啊!你現(xiàn)在作惡,感覺沒有什么事,但是大患在后面來了,將來他要苦惱了。你令他…那等于是叫他苦惱,那叫做愛嗎?所以「君子愛人以德」這句話的確是有道理。
現(xiàn)在這上面說「愛語」,亦復(fù)如是,佛教里面也是,是這樣子。你這樣子愛他呢?他將來能夠離苦得樂,而不會跑到牢獄里面去了,不會這樣子。
「于彼彼處有愚癡者」,什么叫做「愛語」呢?「于彼彼處」,這個人眼耳鼻舌身意,接觸色聲香味觸法的時候,色聲香味觸法就是「處處」。我今天在這個高山,明天在大海,或者是在這個村莊,或者在那個縣城,各地方,或者遇見這件事。今天我們要放生,放生也是個事情;今天要去救災(zāi),說那個地方有水災(zāi),有火災(zāi),地震了,我要去救災(zāi),「處處」做各式各樣的情形!赣杏薨V者」不明白道理。說我要放生,這是好事,我就去放生,結(jié)果你造罪了,你放生你沒做對!
說是這個…你們看這個《影塵回憶錄》,你看看,說這個,這個人不妨說出這個人的名字來,叫盛宣懷這個人。因?yàn)樗?hellip;當(dāng)時的政府給他給他很多、很多錢,就是在山西什么地方有旱災(zāi),很多的人都沒有吃飯了。那么政府…盛宣懷當(dāng)然是個有地位的人,政府就命令他拿這個財富去救護(hù)、去救濟(jì)這些苦難的人,做這件事情。他好像做個新疆省主席,我說不那么清楚?記不得那么清楚?總之是一個大富貴的人,后來退了休,就到…到了上海。到了上海,他就…是信佛,相信佛教,打水陸,拜梁皇懺,在各寺廟修廟,哇!做很多很多的功德,后來就死掉。
死掉了他的小太太就想念他,就是怎么辦法還能夠見見面、談?wù)勗捘?這時候這個在這個上海有個外國人,不知是法國人、還是德國人,就是能夠過陰。就是他有辦法能把那個死掉的人請來,和你見面談話。那么當(dāng)然這好,聽見這個事好!人家…他有錢嘛!就是用錢去請這個人,讓他委托他,你把你某某人把他請來,我們再談?wù)勗。好,他就去作法了,這種人,他有他的辦法。請了老半天回來說,請不來,說:在地獄里頭,不能請來。我的先生在世間修廟、打水陸,作了很多功德,為什么下地獄呢?那要下地獄,我們作功德沒有用了,把那廟拆掉它,要拆掉,作這種事。那你不應(yīng)該這樣子嘛!你再問一問!也有人說:你再問一問,為什么在地獄里呢?好!那好!就請這個人再來,去問一問,為什么下地獄去?
這個人就作法到地獄里面去,和那個人見到了,說是為什么下地獄?得到了消息回來了,說是你先生作功德是作功德,但是也造了罪,造什么罪?說是在什么、什么年政府、是清朝政府給他多少萬兩,很大的一個財富,是黃金、是白銀,去救濟(jì)這個旱災(zāi),很多人沒有飯吃。他把這個錢,多少錢揣到腰包里頭,大概可能會有一部份是救災(zāi)難了,有一部份他自己拿到財兜兒里來。說這件事閻羅王爺不放松他,這沒話說了!沒話說了。
所以這個「處處」,「于彼彼處有愚癡者」,說做功德,是的。但是有人就在做功德那個地方造罪,造罪了!赣杏薨V」,他不明白、他不知道有因果,做善有善報,做惡有惡報,他不知道這個事!不知道。所以,「于彼彼處有愚癡者,為欲除彼所有愚癡,令無余故」,說這個菩薩教化眾生,就是破除眾生思想上的糊涂,這叫做度化眾生。
「為欲除彼所有愚癡令無余故」,不要剩一點(diǎn)的愚癡啊,就是要開大智慧,要開智慧。說我們…你用布施,我去教化,我是…辦醫(yī)院,做很多很多的功德的事情,很多人響應(yīng)這件事,但是,不是開智慧,你沒叫那個人開智慧。沒叫人開智慧有什么問題?他繼續(xù)造罪,你把他這些生活問題解決了,但他沒開智慧就繼續(xù)造罪,繼續(xù)造罪!現(xiàn)在佛教徒不應(yīng)該這樣子,佛教徒在除了布施這一方面教化眾生之外,還應(yīng)該有愛語!笎壅Z」,就是為他宣說佛法,宣說佛法來開導(dǎo)眾生開智慧,再不敢造罪了,這問題才解決了,這就叫做愛語!笧橛怂杏薨V令無余故」,這些糊涂、愚癡不要留一點(diǎn)兒!有一點(diǎn)兒就不得了!
令其攝受瞻察正理,如是愛語,當(dāng)知名為能攝方便。
「令其攝受瞻察正理」,令他,菩薩就是為他宣說正法,宣說正法的時候呢?教導(dǎo)他,他能夠攝受正法,能接受、能接受佛的正法。你給他講《金剛經(jīng)》也可以,講《佛遺教經(jīng)》也可以,講《大般若經(jīng)》也可以,講《華嚴(yán)經(jīng)》也可以,講《楞嚴(yán)經(jīng)》也可以,宣揚(yáng)佛法,教他接受正法。這個「攝受」,是接受佛法。怎么叫做接受呢?「瞻察正理」,不管什么事情,他心里面觀察佛法的真理。諸法是因緣有,有善的因緣,有惡的因緣,有禪定的因緣,有世間法的因緣,有出世間法的因緣,他來觀察思惟,這就叫做接受正法。
比如說現(xiàn)在有人毀辱我,他用佛法的正理來觀察這個毀辱,那這就叫做接受正法。如果你不用佛法,你是學(xué)習(xí)佛法,把佛法丟在八千里以外了的時候,有問題的時候還用原來的貪瞋癡來處理,那這個人沒有接受佛法,他沒有接受佛法。
我感覺我們初開始學(xué)習(xí)佛法的人,就有這個問題,不能攝受瞻察正理,不能!有事情的時候,不能用佛法來處理問題,不能。有問題的時候,不用佛法來處理問題,用自己的貪心、瞋心、愚癡心處理事情。就是我們初開始來到佛教里,難免會這樣子。那怎么能改善呢?常常靜坐,常常靜坐的時候,用止觀來觀察,就能增長正念。正念強(qiáng)了的時候呢?無論什么事情出現(xiàn)的時候,不失掉正念,也不失掉正念,正念能提起來,不忘,不失掉正念。用正念觀察這件事,然后用智慧處理問題,不用貪瞋癡處理事情,這是有點(diǎn)程度了,這個人,這個佛教徒有點(diǎn)程度了,不是平常人了,他已經(jīng)開始改變凡夫的境界了。
「如是愛語當(dāng)知名為能攝方便」,這樣的佛法的法語叫做愛語,這叫做「能攝方便」。那前面那個布施,為什么不叫能攝方便呢?世間上、社會上的人,也有些人有智慧的人,你給我…我餓了給我面包吃,我是很感謝,但是你要叫我相信你的宗教,是另一回事,另一回事。要我…我內(nèi)心同意我才能相信的。我不同意,我不能因?yàn)槟氵@個面包我就相信你的。但是給了面包以后,就相信的人多,這種人多。給了面包,我還不一定轉(zhuǎn)變我的思想。你的宗教的事情,那我要重新的觀察,我內(nèi)心接受了才可以,這是另一種人。這種人呢,就是稍微的有點(diǎn)智慧的人,不是情感,不會因?yàn)榍楦兴鶆。?dāng)然我也很感謝就是了,你這樣幫助我,我很感謝就是了,但是我的思想,你的面包不能買我的思想,不能的,這是另一種人,另一種人。所以若是你,你除了你用面包之外,你還要用真理來教化這個人,這人接受真理了,這時候他就轉(zhuǎn)變過,他相信佛教了,他相信佛法。所以這個真理是「能攝方便」,能夠接引眾生。能接引眾生是佛法,而不是面包,面包是前方便而已,是個前方便。
還有一個問題呢?就是佛教,佛法僧,這是分三個部分。佛是大圣人的境界;法也是圣人的境界,不是凡夫境界;只有僧呢?分兩部分,一個是凡夫僧,一個是圣僧。文殊菩薩、普賢菩薩、觀世音菩薩、彌勒菩薩,這都是圣人,舍利弗尊者、目犍連尊者、須菩提尊者、摩訶迦葉尊者、阿難尊者、賓頭盧頗羅墮尊者,這都是圣人,這是我們所歸依的,但是凡夫僧呢?不一定,凡夫僧是另一回事。我們歸依是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圣賢僧,圣僧,不是歸依凡夫僧,我們可以這么說嗎?可不可以這么說?
但是我們有的人不能分清楚,本來我歸依佛、歸依法、歸依僧,那我就是相信佛、相信法、相信僧,等到看凡夫僧有問題了,我不歸依了,我不歸依。你看這個人對不對?對不對?凡夫僧是另一回事,你歸依的時候,你應(yīng)該知道,凡夫僧是另一回事,凡夫僧是靠不住的。但是圣僧,但是佛法這都是圣人境界,這是不容許有疑問的。你不管凡夫僧怎么樣,我對于佛法僧信心不動搖,這是又一種人、這又一種人。他心里他不動搖,我的信心還是一樣,無差別,不管凡夫僧怎么樣,我信心不動搖,我對于佛法還是歡喜信受,歡喜信受。
結(jié)果呢?另外還有一種情形,就是他對于凡夫僧很同情,還是盡量的幫助,而不會輕視,不輕視,這又是一種人。不輕視,盡量的還幫助他,盡量幫助他解決困難,讓他恢復(fù)過來,而不輕視。若是…就是我們出家人,看某一個人有問題,你若輕視他,都不應(yīng)該,不應(yīng)該的!
所以這個上面說「瞻察正理」,這句話非常的正確,你前面那一段文也有這個意思,我們已經(jīng)講過了,那個是「以無染濁,無有變異,親善意樂,如法呵擯」,他這個慈悲心不失掉的。不管這個人怎么不對,表現(xiàn)于外的態(tài)度是把這個人驅(qū)逐了,但是那位師長,他的慈悲心沒有失掉的,他還是要…還要攝受他的。但是現(xiàn)在這個時候不能用這個態(tài)度,還是要驅(qū)逐他。當(dāng)然我們凡夫怎么能懂這件事,不容易明白這件事。
這就是「令其攝受瞻察正理」,這句話非常重要,「瞻察正理」,這實(shí)在來說呢?就是要學(xué)習(xí)佛法,你才有這個智慧能「瞻察正理」。沒有智慧,你知道什么瞻察正理?還是就是原來的凡夫境界,是那么回事,「瞻察正理」。
「如是愛語,當(dāng)知」是名「名為能攝方便」,「能攝方便」,就是要佛法的真理才能攝,不是面包,不是那幾個錢能攝受的。錢你不能攝受,只是彼此間有點(diǎn)感情而已。你要用佛法的真理教化他,使令他的思想轉(zhuǎn)變來了,這個人是佛教徒了。
《披尋記》一二八八頁:
次行愛語等者:愛語有三,謂慰喻語、慶悅語、勝益語,今于此中,唯取勝益語,名為愛語,順正法教而為饒益故。謂于諸法中多疑惑者,為令當(dāng)來離疑惑故,為說正法論議決擇,如〈攝事品〉說。(陵本四十三卷十一頁)此說彼彼處,謂即諸法。此說愚癡,謂即疑惑,名別義同。
「次行愛語等者:愛語有三,謂慰喻語、慶悅語、勝益語!惯@個文解釋得好。這個愛語有三種,第一種是「慰喻語」,和「慶悅語」,這兩種語言就是我們一般的人情的語言。
見面了,「你好嗎?」這個是「慰喻語」,「你四大調(diào)和否?」就是這些話,這叫做「慰喻語」。
「慶悅語」呢?這又有點(diǎn)不同了。慶悅語就是…比如說是他現(xiàn)在,他有多少股票,我們假設(shè)舉這個例子,有這股票,但是現(xiàn)在呢?外面的股票已經(jīng)升高了,價錢高漲起來,但是他還不知道,那位菩薩知道,啊!你現(xiàn)在你的股票怎么、怎么的了,來慶悅他,叫「慶悅語」。
那另外一種情形呢?比如說這個…或者這個在家居士、或者是出家的法師,他歡喜靜坐,歡喜學(xué)習(xí)佛法,能有所成就,靜坐有成就,或者在學(xué)習(xí)教義上有成就,他來贊嘆你。你成就了,這個戒定慧又高、有很好的成就,這非常殊勝,這樣子贊嘆,那這叫做「慶悅語」,這是一種語言,「慶悅語」。
「勝益語」,勝益語是出世間的事情了,那就是像說…為說法語,為人說佛法,叫你轉(zhuǎn)凡成圣的這些法語,這是有殊勝利益。那個世間上的這些事情,也是有利益。我告訴你方法,令你發(fā)財了,這也是有利益,但是只是一般的事情。世間的這些利益事情,是一般的;出世間圣道是「勝益語」,是更殊勝的利益,世間利益所不能及的,叫「勝益語」。
這三種語言都叫做愛語,都叫做愛語呢,這個前兩種呢?是順于世間人的這種人情,順于世間的人情的語言;這個最后這個是屬于正法的語言,這是不同的,這是這愛語有三種。
「今于此中,唯取勝益語,名為愛語」,這個愛語,這里面說這個愛語是那一種呢?是「唯取」這個「勝益語」,就是屬于佛法的這個法語,出世間的圣道的法語;蛘呗暵劮,或者辟支佛法,或者一佛乘的佛法是這個,這是出世間的圣道的語言,「唯取勝益語,名為愛語」,這叫做愛語。
「順正法教而為饒益故」,什么叫做勝益語呢?就是能隨順正法,而這個法就是佛陀的所說的「教」,圣人對于眾生所開導(dǎo)的語言,叫做「教」,教導(dǎo)你要這樣子,不可以這樣子,要這樣,那叫做法教。
「而為饒益故」,用佛的法語,令你得出世間的圣道,來利益你,這是最大的利益,就是「皆于無余涅槃而滅度之」,就是這句話了。
「謂于諸法中多疑惑者,為令當(dāng)來離疑惑故,為說正法論議決擇」。這個還是解釋這個勝益語,這個愛語!疙樥ń潭鵀轲堃妗,怎么叫做「順正法教而為饒益」呢?「謂于諸法中多疑惑者」,「多疑惑者」,前面這里面說是多疑惑者,謂于諸法中多疑,多所疑惑。
「為令當(dāng)來離疑惑故」,「謂于諸法中多疑惑者」,這還是有點(diǎn)智慧的人。有多少智慧的人,他才能疑惑,智慧不夠的人呢?老是心里沒有問題,沒有問題。說多疑惑是有智慧的,他能…這個地方有問題,他就提出來問題,叫「多疑惑者」!笧榱町(dāng)來離疑惑故」,這菩薩為令他將來遠(yuǎn)離這些疑惑。
「為說正法論議抉擇」怎么樣離疑惑呢?就是宣說佛教的正法。宣說十二因緣:「無明緣行、行緣識……生緣老死。無明滅則行滅,乃至生滅則老死滅」,這就是能破除這疑惑。說這個苦集滅道,有世間的因果,有出世間的因果。世間因果有過去世,也有未來世,有現(xiàn)在世,這樣子能解除一切的疑惑。你若說是只是承認(rèn)有現(xiàn)在,不承認(rèn)有過去,不承認(rèn)有未來,那疑惑是不能解的,很多的疑惑不能解釋。
所以「為令當(dāng)來離疑惑故,為說正法論議決擇」,為你宣說正法,宣說正法的時候,你可以提出問題互相討論,所以叫做「論議」。「決擇」呢?就是最后決定開了智慧,就沒有疑惑了。
「如〈攝事品〉說」這一段文是在〈攝事品〉上說的,〈攝事品〉上說有慰喻語,有慶悅語,有勝益語!(陵本四十三卷十一頁)」。
「此說彼彼處,謂即諸法」,「謂即諸法」,這個論文上說「于彼彼處有愚癡者」,就是這個叫「彼彼處」!赣杏薨V者」,也包括有疑惑的意思,疑惑就是愚癡,就是這個!赣诒吮颂,謂即諸法」,就是諸法,于諸法中多起疑惑者就是這個!复苏f愚癡」呢?「謂即疑惑」就是說的疑惑!该麆e義同」疑惑和愚癡這個詞句是不一樣,但意思是一樣,這是說「能攝方便」。下面第三科「令入方便」。
戌三、令入方便
若諸菩薩知彼有情攝受瞻察正道理已,次行利行,拔彼有情出不善處,于其善處,勸導(dǎo)調(diào)伏安處建立。如是利行,當(dāng)知名為令入方便。
「若諸菩薩知彼有情攝受瞻察正道理已,次行利行,拔彼有情出不善處,于其善處,勸導(dǎo)調(diào)伏安處建立」,這就是「令入方便」。
「若諸菩薩知彼有情」,知道那個眾生「攝受瞻察正理」,他攝受佛法,他肯請佛教的經(jīng)論這個書去閱讀。他有的時候在內(nèi)心里觀察正理,你經(jīng)論這么說,他就在想,這合不合道理?在思惟,他認(rèn)真的在學(xué)習(xí)了,所以叫做「瞻察正理」,正道理!
「次行利行」,若是菩薩知道這個眾生有這種情形呢?你就應(yīng)該怎么辦呢?進(jìn)一步應(yīng)該行這個利行,行這利行。就是去實(shí)踐真實(shí)有利益的是事情,真實(shí)有利益的事情。真實(shí)有利益事情怎么講呢?
比如說我餓了,你給我面包我就吃,這也是有利益,但是過一會兒,沒有了。過一回兒,過四個鐘頭,過五個鐘頭,過六個鐘頭,還要再吃。說我有病了,請醫(yī)生給我看病,看病是好了,這是得了利益。但是再過幾個月,過了幾年又有病了,這個利益就這么多,這個不是真實(shí)利益。真實(shí)的利益呢?永久也不再有病,那是真實(shí)的。
說現(xiàn)在「次行利行」,這就表示一般性的事情,一般性的事情都是虛妄的,不徹底的,都是暫時性的,不是真實(shí)的令你安樂自在,F(xiàn)在要「行利行」,對你真實(shí)有利益,這個利益得到了,永久也不失掉,這叫做利益,叫「利行」,那這是什么呢?
「拔彼有情出不善處,于其善處,勸導(dǎo)調(diào)伏,安處建利」,什么叫做利行?就這叫做利行。就是你要用佛法,用佛法實(shí)在這個事情,你非要自己作不可,佛只能告訴你這個方法,你能接受以后呢?你能照著這個法門去修行去,才有效。你的生死,你自己要處理解決,佛不能令你了生死的。佛只能說個了生死的方法,你接受了去用功修行,那么就是…這也就是「拔彼有情出不善處」,從生死大苦里面解脫出來了。
「于其善處勸導(dǎo)調(diào)伏安處建立」,于大般涅槃這個善處,你安住在那里頭,「于其善處」!竸駥(dǎo)調(diào)伏」,這個菩薩這時候開始勸導(dǎo)他。勸導(dǎo)他,世間上的榮華富貴,放下吧!這不是令你真實(shí)安樂的,勸他、教導(dǎo)他!刚{(diào)伏安處」,調(diào)伏自己內(nèi)心的愛煩惱,見煩惱,一切的煩惱!赴蔡幗ⅰ梗褪前蔡幵谀鶚勥@里,安處圣道這里,安處在戒定慧這里,然后常常的用功修行,用功修行,然后最后建立了無分別智,就住在涅槃那里了。
「如是利行,當(dāng)知名為令入方便」,這樣子利行,就叫做「令入方便」,令其悟入第一義諦就是了。第一義諦是什么?第一義諦就是涅槃!是這樣子。
所以菩薩對于眾生,說菩薩也會辦一些慈善的事業(yè),也給你面包這個事情,也可能給你造房子,但是菩薩那個心情是叫你入于第一義諦那里。不是暫時吃了面包就好了,不是到此為止的。所以佛菩薩也修學(xué)、也推行一切的善法,和外道不同、不一樣。同樣是做這件事,菩薩做這件事,和一般凡夫境界不同。佛是以一切智智相應(yīng)作意,以無所得為方便的,以大悲心為前導(dǎo),就是有三種方便,來作一切、來弘揚(yáng)佛法的,和外道不同。你怎么能說佛教也是,所有的宗教都是勸人為善的,這個話說得不對。不是那么回事。
《披尋記》一二八八頁:
次行利行等者:此說菩薩一切法門利行。謂若有情不信、犯戒、惡慧、慳吝,名不善處。信、戒、慧、舍,是名善處。如〈攝事品〉說:不信有情,于信圓滿殷勤勸導(dǎo),乃至建立。犯戒的有情,于戒圓滿殷勤的勸導(dǎo),乃至建立。惡慧的有情,于慧圓滿殷勤的勸導(dǎo),乃至建立。慳吝有情,于舍圓滿殷勤勸導(dǎo),乃至建立。(陵本四十三卷十五頁)
「次行利行等者:此說菩薩一切法門利行」,佛教的法門都是利行!钢^若有情不信、犯戒、惡慧、慳吝」,有的有情眾生,他不相信佛法,不相信因果,犯了戒,做惡事、「惡慧」,他也是很聰明,很有學(xué)問的,但是邪知邪見,這個「惡慧」!笐a吝」,眾生很苦難,很多的痛苦,他一毛不拔,這叫慳吝。「名不善處」,這就是不善處。
「信、戒、慧、舍,是名善處」,他對佛法有信心,他持戒,持戒清凈,不敢做惡事,「慧」,就是苦集滅道的智慧?、集、滅、道有這個智慧。「舍」有慈悲心,眾生有苦難,肯把自己的利益來布施眾生,救護(hù)眾生,要有慈悲心,是名叫做善處!溉纭磾z事品〉說」。
「不信有情,于信圓滿殷勤勸導(dǎo),乃至建立」,這個眾生對于佛法沒有信,沒有信心呢?那么菩薩呢?對于這個信圓滿殷勤的勸導(dǎo),殷勤的,不怕辛苦的勸導(dǎo)眾生相信佛法,一直的圓滿的相信佛法,叫做信,「于信圓滿殷勤勸導(dǎo),乃至建立」,最后使令這個眾生對于佛法有信心!改酥两ⅰ。
「犯戒的有情,于戒圓滿殷勤的勸導(dǎo),乃至建立。惡慧的有情,于慧圓滿殷勤的勸導(dǎo)」。眾生難度,不容易。你教導(dǎo)眾生,能相信佛法,開佛法的智慧,很不容易,很不容易。而這些事情呢?菩薩能辦到,菩薩無量劫的學(xué)習(xí)佛法開大智慧的,才能做這件事。我們小小的學(xué)習(xí)了一點(diǎn)佛法,我能講經(jīng)說法,我能寫文章,我做大法師,很小、很小、很小…這小意思。你真能弘揚(yáng)佛法嗎?實(shí)在是不及格了,不行的,「乃至建立」。
「惡慧有情,于慧圓滿殷勤勸導(dǎo),乃至建立。慳吝有情,于舍圓滿殷勤勸導(dǎo),乃至建立」,那么這叫做利行,叫利行,F(xiàn)在第四科「隨轉(zhuǎn)方便」
戌四、隨轉(zhuǎn)方便
若諸菩薩如是方便令諸有情得趣入已,最后與其于正事業(yè),同共修行,令彼隨轉(zhuǎn)。由是因緣,令所化者,不作是說:汝自無有圓滿凈信、圓滿尸羅、圓滿惠舍、圓滿智慧,何賴于善勸導(dǎo)于他,諫誨呵擯,與作憶念。是故菩薩所行第四同事攝事,當(dāng)知是名隨轉(zhuǎn)方便。
「若諸菩薩如是方便令諸有情得趣入已」,因?yàn)檫@前面這個布施、愛語、利行,令他來到佛法里面能用功修行。
「最后與其于正事業(yè),同共修行」,到最后眾生對于佛法也肯用功修行,修學(xué)圣道了,有信、戒、聞、舍、慧了,這個時候,那菩薩又怎么辦呢?菩薩「與于正事業(yè)」就是信、戒、聞、舍、慧,這就是「正事業(yè)」。其實(shí)這「慧」這里面包括修止觀的。那么「同共修行」,菩薩也一樣,菩薩也是信、戒、聞、舍、慧,也是修學(xué)圣道的。
「令彼隨轉(zhuǎn)」,叫那個眾生隨順菩薩一樣的修學(xué)圣道,這樣子,「令彼隨轉(zhuǎn)」。
「由是因緣,令所化者,不作是說」。因?yàn)槟?hellip;,你菩薩也這樣用功修行,「由是因緣」,所以使令所教化的眾生,他不會這樣說!溉曜詿o有圓滿凈信、圓滿尸羅、圓滿惠舍、圓滿智慧」,你叫我信戒聞舍慧,你自己沒有圓滿的凈信,圓滿的戒,你不持戒,你也不能夠有惠舍,你也沒有圓滿的智慧,你叫我修習(xí)智慧?這位眾生不會說這話,不會這么說。
「何賴于善勸導(dǎo)于他」,這也是對方:哦!你自己…你勸我也修學(xué)靜定慧,你不修學(xué)戒定慧!负钨嚒,那你仗勢什么,「賴」,依賴,就是仗勢。你有什么可仗勢,「于善勸導(dǎo)于他,「諫誨呵擯,與作憶念」,你仗勢什么?你有什么功德?你有什么資格勸導(dǎo)別人?對于他人要諫誨,又呵責(zé),又驅(qū)擯,與作憶念,你有什么資格說這個話,來教我修學(xué)?是這樣意思。這一段話就是那個,你菩薩也也用功修學(xué)圣道,那被你教化的人,就不會說這些話了、呵責(zé)你了,這么意思!甘枪势兴_所行第四同事攝事,當(dāng)知是名隨轉(zhuǎn)方便」!鸽S轉(zhuǎn)方便」,你用功修行,你不是嘴巴皮說,同時你也用功修行了,那么那一方面就隨順你,也共同的修學(xué)圣道,叫「隨轉(zhuǎn)方便」。
《披尋記》一二八九頁:
于正事業(yè)同共修行者:正所應(yīng)作,法隨法行,及諸善根,名正事業(yè)應(yīng)知。
「于正事業(yè)同共修行者:正所應(yīng)作,法隨法行」,就是修學(xué)戒定慧,「及諸善根」名叫做「正事業(yè)應(yīng)知」。
未三、結(jié)
如是菩薩四種方便,若總?cè)魟e所攝身業(yè)、語業(yè)、意業(yè),是名方便所攝三業(yè)。于諸有情,能正攝受,調(diào)伏成熟。
「如是菩薩四種方便,若總?cè)魟e所攝的身業(yè)、語業(yè)、意業(yè),是名方便所攝三業(yè)」,結(jié)束這一段文,什么叫做方便所攝的身業(yè)、語業(yè)、意業(yè)?就是這樣子,前面這四種方法。「于諸有情能正攝受,調(diào)伏成熟」,你能夠…菩薩能夠?qū)嵺`這四種利行,四種攝事,對于一切眾生呢?「能正攝受」,能夠很正確的,沒有錯誤的,攝受眾生、調(diào)伏眾生、成熟眾生的善根,這樣子。
《披尋記》一二八九頁:
若總?cè)魟e所攝等者:若四所攝,是名為總,若隨一攝,是名為別。
「若總?cè)魟e所攝等者:若四所攝,是名為總」,你教化眾生的時候,這四個方法你都用了,那么這叫做「總」。
「若隨一攝」,這個眾生你只用了一種,其他三種還沒到時候,只用「一攝」,「是名為別」這叫做「別」。這個是〈力種性品〉結(jié)束了。
- 上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八(10)
- 下一篇: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三十九(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三(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9)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8)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五十(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7)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6)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5)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3)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2)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九(1)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4)
- 瑜伽師地論講記 卷第四十八(12)
- 楞嚴(yán)經(jīng)白話文卷一
- 第一卷 忉利天宮神通品
- 卷一 序品 第一
- 第四卷 閻浮眾生業(yè)感品
- 第六卷 如來贊嘆品
- 第二卷 分身集會品
- 第三卷 觀眾生業(yè)緣品
- 第八卷 閻羅王眾贊嘆品
- 第五卷 地獄名號品
- 第七卷 利益存亡品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序品第一
- 第十三卷 囑累人天品
- 第九卷 稱佛名號品
- 第十二卷 見聞利益品
- 第十卷 校量布施功德緣品
- 《地藏經(jīng)》贊
- 第十一卷 地神護(hù)法品
- 《地藏經(jīng)》開經(jīng)偈
- 楞嚴(yán)經(jīng)白話文卷二
- 《華嚴(yán)經(jīng)》原文卷一至卷五
- 妙法蓮華經(jīng)弘傳序
- 楞嚴(yán)經(jīng)注音 第一卷
- 卷一 方便品 第二
- 《地藏經(jīng)》回向偈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譬喻品第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方便品第二
- 卷二 譬喻品 第三
- 楞嚴(yán)經(jīng)白話文卷三
- 楞嚴(yán)經(jīng)白話文卷四
- 卷七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 第二十五
- 卷二 信解品 第四
- 楞嚴(yán)經(jīng)注音 第七卷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化城喻品第七
- 卷三 化城喻品 第七
- 卷三 藥草喻品 第五
- 卷六 藥王菩薩本事品 第二十三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觀世音菩薩普門品第二十五
- 楞嚴(yán)經(jīng)白話文卷十
- 楞嚴(yán)經(jīng)白話文卷五
- 卷四 五百弟子受記品 第八
- 圓覺經(jīng)講的是什么內(nèi)容?圓覺經(jīng)概說
- 《大寶積經(jīng)》共有多少卷,是誰翻譯的?
- 楞嚴(yán)經(jīng)是怎么來的?楞嚴(yán)經(jīng)的由來故事
- 佛經(jīng)的序分、正宗分、流通分是什么意思?
- 玄奘大師版《心經(jīng)》講記
- 念地藏經(jīng)期間總做噩夢,這是為什么?
- 《華嚴(yán)經(jīng)》是怎么來的,是誰從龍宮帶出來的?
- 念經(jīng)時,可以跟著文字去理解內(nèi)容,感受景象嗎?
- 《六祖壇經(jīng)》的四種版本
- 維摩詰經(jīng)主要講了什么?
- 華嚴(yán)經(jīng)是大乘經(jīng)典嗎,有哪些漢譯本?
- 真正的佛在哪里?真如自性是真佛,邪迷三毒是魔王
- 《壇經(jīng)》處凡愚而不減,在賢圣而不增的意思
- 《法句經(jīng)》偈頌:人生在世間,應(yīng)實(shí)行善德的講解
- 百佛名經(jīng)注音版
- 增一阿含經(jīng)是誰翻譯的,多少卷,講什么?
- 《華嚴(yán)經(jīng)》偈語“汝等眾生,不能自救”是什么意思?
- 妙法蓮華經(jīng)是誰說的?
- “空”與“色”相依相存,無有差異
- 《法華經(jīng)》的四安樂行是指什么意思?
- 《法句經(jīng)·智者品》偈頌:智者不為得失心動
- 《維摩詰經(jīng)》的漢譯本與注疏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誰翻譯的?心經(jīng)譯者玄奘大師
- 佛語法門經(jīng)注音版
- 法華經(jīng)是誰翻譯的?妙法蓮華經(jīng)譯者鳩摩羅什介紹
- 《無量壽經(jīng)》三輩往生是通途菩提心還是凈土菩提心?
- 《法句經(jīng)》偈頌:此心難覺察,隨欲望流轉(zhuǎn)的解讀
- 《心經(jīng)》的大智慧
- 圓澄禪師翻跟斗作禮講《金剛經(jīng)》
- 《父母恩重難報經(jīng)》提倡孝道的偈語
- 《六祖壇經(jīng)》中的兩處“念”是指什么?有什么不同?
- 佛說菩薩行五十緣身經(jīng)注音版
- 大方等如來藏經(jīng)注音版
- 如何擁有幸福的生活?常修慈悲心,煩惱自然無
- 《法句經(jīng)·心品》偈頌:飄浮不定心,不明了正法的講解
- 九品往生出自哪部經(jīng)典?
- 蓮池贊的全文及拼音
- 華嚴(yán)經(jīng)有幾個版本?四十華嚴(yán)、六十華嚴(yán)、八十華嚴(yán)
- 菩薩生地經(jīng)注音版
- 從《壇經(jīng)》片段,瞻仰學(xué)習(xí)六祖大師的嘉言懿行
- 妙法蓮華經(jīng)全文
- 地藏經(jīng)原文
- 楞嚴(yán)經(jīng)白話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注音
- 無量壽經(jīng)原文
- 楞嚴(yán)經(jīng)注音
- 金剛經(jīng)原文
- 華嚴(yán)經(jīng)原文
- 金剛經(jīng)譯文
- 妙法蓮華經(jīng)譯文
- 楞嚴(yán)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原文
- 華嚴(yán)經(jīng)譯文
- 地藏經(jīng)譯文
- 心經(jīng)講解
- 心經(jīng)譯文
- 南懷瑾:《金剛經(jīng)說什么》
- 六祖壇經(jīng)原文
- 瑜伽師地論譯文
- 六祖壇經(jīng)譯文
- 楞嚴(yán)經(jīng)講解
- 楞嚴(yán)經(jīng)譯文
- 金剛經(jīng)講解
- 大般涅槃經(jīng)原文
- 俱舍論原文
- 地藏經(jīng)講解
- 地藏經(jīng)譯文
- 楞嚴(yán)經(jīng)原文
- 楞伽經(jīng)譯文
- 涅槃經(jīng)原文
- 無量壽經(jīng)譯文
- 瑜伽師地論白話文
- 瑜伽師地論講記
- 解深密經(jīng)原文
- 阿彌陀經(jīng)原文
- 地藏經(jīng)白話文(王智隆居士)
- 成唯識論原文
- 維摩詰經(jīng)譯文
- 大般涅槃經(jīng)白話文
- 華嚴(yán)經(jīng)講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