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dāng)前位置:華人佛教 > 佛經(jīng)大全 > 心經(jīng) >

心經(jīng)

《心經(jīng)》可以指摩訶般若波羅蜜多心經(jīng),是佛經(jīng)中字?jǐn)?shù)最少的一部經(jīng)典著作,因其字?jǐn)?shù)最少、含義最深、傳奇最多、影響最大,所以古往今來無數(shù)藝術(shù)家都傾注極大精力和虔誠之心,把《心經(jīng)》創(chuàng)作成為異彩紛呈的藝術(shù)品。自由自在的菩薩用般若智慧言傳身教眾生,依靠自心的心靈智慧,從煩惱生死的這一邊到..[詳情]

心經(jīng)白話文 第五章 果德分

  心經(jīng) 第五章 果德分

  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無掛礙故,無有恐怖,遠(yuǎn)離顛倒夢想,究竟涅槃。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菩提薩埵,

  “菩提薩 ”是梵語的音譯。菩提意譯為“覺”,薩 意譯為“有情”,合起來就是“覺有情”。意思是,覺破世間的一切都不可得。因為我們的妄想執(zhí)著,誤以為世間的一切都是實有,從而妄造苦業(yè)。我們修行,就要“覺”破這個虛妄的“有情”,恢復(fù)自己的覺體。同時,還要覺破他人的情見。即所謂“自覺覺他”,共同登上不生不滅的涅槃彼岸,故為“覺有情”。略稱菩薩。

  “薩 ”又翻譯為:勇猛精進(jìn),堪承擔(dān)如來家業(yè)者。所以,此處所說的菩薩——菩提薩埵,不是權(quán)乘菩薩,不是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等等菩薩,也不是藏教、通教的菩薩,而是指已登佛位的明心菩薩。這些大菩薩以自性的金剛般若照破了一切,他已了悟上面所說的五蘊、十八界等等都了不可得,并已超登彼岸,實證“心無掛礙”的受用。故又名“開士”,或者“大士”。象我們平常所說的觀世音菩薩,又稱觀世音大士、白衣大士。

  我們應(yīng)該知道,修行不是圖名圖利。名利是生死毒藥。名利心不死,則永無出頭之日。因此,修行因地要正。一定要在自性上著力、下功夫,老老實實地真參實究,而不要在神通奇特、出語玄妙上去攀求。因為這些都是枝末,不是根本。若根本不明,枝末無論怎樣繁茂昌盛,也不可靠、不牢固。就象在沙灘上建百丈高樓,基礎(chǔ)不固,一經(jīng)風(fēng)吹,便倒塌了。若不明白佛性是怎么一回事,般若是什么作用,任你出語玄妙、神通多端,也擋不住生死。

  依般若波羅蜜多故,

  般若波羅蜜多,在前面解釋經(jīng)名時已講過了,這里就不再一一重復(fù)了。菩薩依無上的般若妙智照破無明,照破一切妄想心,了悟世法、出世法,有為法、無為法……諸法當(dāng)體皆空,于一切境界不執(zhí)不取。無有一法可得,故無有一法可縛,已達(dá)生死苦海的彼岸之上了,而能究竟完成一切自行化他之事。由此看來,大菩薩還不能離開般若,何況我們呢?除了般若之外,還能用什么方法修成正果呢?!所以說,般若波羅蜜多是成佛的根本!缎慕(jīng)》后文,佛又進(jìn)一步明確地告示大家:“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因此,肯向這條路走的,才是真正有智慧的人,此生絕可成就。反之,向外馳求,求神拜佛,希望佛或菩薩拉自己上天,或代自己轉(zhuǎn)業(yè)成佛者,便是外道,便是魔,絕無成佛的日子。

  心無掛礙。

  掛即牽掛,礙是障礙,這里的“心”是指妙有真空之心,是毫無牽掛、障礙的心,是人空、法空、寂滅、輕安的大自在心。怎奈凡夫真如不守自性,一念妄起無明,以為自己明明有個知覺,因而使得覺外有明、明外有覺,真心被無明包裹住了。追逐物境,執(zhí)取分別,心被境縛,時時處處都是在牽掛、障礙之中生活,造業(yè)受報,六道輪回,無有了期。二乘圣人依于法執(zhí),則心有掛礙,而不得自在。

  今天幸而聞佛說法,迷途知返。以自性金剛般若,照破世間、出世間一切諸法,皆如夢幻空花,無有一法可得。但真心不是頑空,是客觀存在的妙有,它能夠應(yīng)物現(xiàn)形,包羅萬象,起種種妙用。又因妙有非實有故,雖包羅萬象,卻不可得。故不能執(zhí)著。不執(zhí)著故,則了然無得,是為真空。心既無有,掛礙依著何處呢?掛礙無依,苦厄又在何處著腳呢?故云“度一切苦厄”。

  前面在講《心經(jīng)》的五種玄義時,其中“辨用”一節(jié),曾談到,佛宣說《心經(jīng)》是以破除三障為用。三障為報障、業(yè)障煩惱障。那么,心無掛礙即為破報障之用。報障又分依報和正報,這些內(nèi)容前面已詳細(xì)解釋過,這里就不再重復(fù)了。要除掉依、正二報,并不是用別的辦法,正是以自性金剛般若照破它,以徹底究竟的無上般若妙智照破世間、出世間,均無有一法可得。那么,依、正二報就解除掉了。依、正二報已除,隨依報而起的衣、食、住、行等內(nèi)心牽掛,以及隨正報而起的身體障礙之牽掛,當(dāng)然也就消除無遺了。故《心經(jīng)》曰:“菩提薩埵,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掛礙”。

  無掛礙故,無有恐怖,

  這一句是破三障中的業(yè)障用的。既然心無掛礙,自然就沒有憂悲、惶恐了。大凡有恐怖者,一定有個“得失心”在。這個“得失心”就是有“我”之故,而這個“我”正是六道生死的種性。我們用功夫,必要時須“打七”,就是用佛法把“我執(zhí)”——即第七識打死。我們?nèi)绻軌蛐目、法空,就沒有“人、我、眾生、壽者”諸見了。人我、法我既空,掛礙就無著了。既無掛礙,又何有恐怖呢?故曰:“無掛礙故,無有恐怖”。

  恐怖是害怕、畏懼、惶恐、怖畏之義,是由掛礙所生。凡夫時時處處無不在掛礙之中周旋。沒有得到的,一心想得到;已經(jīng)得到的,又害怕失去。患得患失,擔(dān)驚受怕。即使是正在世上修行的菩薩——初學(xué)菩薩,亦復(fù)如是。因其破惑未盡,所以仍有掛礙、恐怖?植赖拇笮、類別不一,歸納起來有五種怖畏:

  一、不活畏:世人為了衣食住行,終日奔波忙碌,時時為生活而憂心、害怕。初心菩薩在行六度法度化眾生時,害怕由此而影響自己的生活,所以顧慮重重、瞻前顧后、患得患失,而不能盡心盡力、不怕犧牲自己一切地去做。

  二、惡名畏:世人或修行人唯恐無辜遭人毀謗、落惡名、罵名。其實,在我們做事時,即便是做了一樁大好事,眾生若不理解,都認(rèn)為你做了不好的事,也會遭到非議。我們應(yīng)心量廣大,只要問心無愧,對于眾生的誤會,要能容忍,而不要害怕、委屈、難過。大愚阿阇黎的《解脫歌》云:“太虛飲光消契闊,幽谷回聲話晚煙。”要有如此博大的胸懷才行!

  三、死畏:一般世人留戀這個娑婆世界,貪生怕死。修行人未斷我執(zhí),也不能自舍生命。只有發(fā)大菩提心、行菩薩道的大心凡夫和菩薩才能為法忘我,為法舍身。死都無所畏懼,還有什么不可舍的呢?

  四、惡道畏:修行人恐懼惡道受苦太甚,法執(zhí)甚重,不能以大乘佛法的不二、中觀對治之。

  五、大眾威德畏:害怕自己有過失,所以畏縮不敢承擔(dān)。無私才能無畏,要敢于荷擔(dān)如來家業(yè),自度度他,行菩薩道。

  大菩薩以自性金剛般若,已照破分段、變易二死,再來世間,則是乘大悲之愿而度眾生了。稱之為:大悲愿力不舍一人。自然也就沒有恐怖了。既無恐怖,業(yè)障也就消失無余了。

  遠(yuǎn)離顛倒夢想。

  這里的遠(yuǎn)離不是距離之遠(yuǎn),而是永遠(yuǎn)地離開、離棄之義。顛倒者,即相反、倒置,指真假不明、迷真認(rèn)妄。以無常為常,以苦為樂,以無我為我,以不凈為凈。倒置事理者,謂之顛倒。此等顛倒,乃依根本無明煩惱而起。我們眾生的煩惱,皆因缺少般若妙智慧而生,也就是從“顛倒夢想”而生。世上一切事物本非實有,只因顛倒夢想,認(rèn)為真有。于是,貪愛取著、追逐不舍,則造幻業(yè),而受虛幻的生死,在六道中頭出頭沒,受盡虛幻的痛苦而不自覺。就象一場大夢,長夜不能醒悟一樣。遠(yuǎn)離顛倒夢想,則是覺破了三障中的煩惱障,即破了迷惑的障礙、無明的障礙、煩惱的障礙。

  十法界中,除佛界以外,其余九界都稱為眾生,各有其顛倒夢想:人道做的是富貴名利夢;天道做的是安逸快樂夢;阿修羅做的是爭強(qiáng)好勝夢;地獄道做的是受苦受刑夢;餓鬼道做的是忍饑挨餓夢;畜生道做的是吃苦耐勞夢;聲聞乘做有余涅槃夢;緣覺乘做獨善其身夢;菩薩做上求佛道、下化眾生、究竟成佛的夢。佛呢?大夢已覺,究竟無夢。所以,要達(dá)到佛的境界,首先應(yīng)斷“得”,“以無所得故”,方能開佛知見,而遠(yuǎn)離顛倒夢想,成為大覺。

  我們學(xué)佛修行的人,要想夜間沒有亂夢,就須看破世間一切事物皆如夢幻泡影,都是假相而不可得!金剛經(jīng)》云:“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yīng)作如是觀。”所以我們不要貪愛追取,所有的飲食起居等只是隨緣受用,絲毫不貪戀留愛,心中方能空蕩蕩地輕安自在。白天沒有胡思亂想,心空無見,平淡清凈,夜間自無亂夢。修行修到這般天地,就象千手千眼一樣,圓照十方,毫無欠缺,豈有顛倒夢想的余地?!既然顛倒夢想都遠(yuǎn)離了,那就到了“生滅滅已,寂滅為樂”的究竟涅槃的境界了。

  究竟涅槃。

  三障除盡,方是究竟涅槃。涅槃又名圓寂。涅即不生, 是不滅;備具眾德為圓,除一切障曰寂。涅槃、圓寂具不生不滅、圓滿清凈之意。究竟涅槃則是最圓滿、最無上的涅槃。涅槃有四種:自性涅槃、有余涅槃、無余涅槃、無所住處涅槃。這四種涅槃在緒說中已介紹過了。所謂證得涅槃,即是證到自己本來具有的、并非是從外面得到的真如佛性,故謂之“無得”。自性涅槃乃是眾生成佛之因,即一切眾生皆可成佛。且因眾生所具的佛性均是不生不滅、不垢不凈、不增不減的,所以一切眾生平等無二。心、佛、眾生,三無差別。自心本具,謂之自性涅槃。有余涅槃是二乘人所證,雖已證阿羅漢果,分段生死的煩惱已斷,但仍有無始惑業(yè)的果報身在,即仍有幻身在,受幻有之果報,受諸法之所縛,所以并不究竟。無余涅槃連幻身也沒有了,即所謂“舊業(yè)已消,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后有”。無所住處涅槃才是究竟涅槃。不住生死,亦不住涅槃,以一切不住而究竟。因為涅槃是對生死而言的,既然生死本無,又哪里有涅槃可證呢?生死和涅槃只不過是一個假名而已。二乘人因有所知障,不明了生死、涅槃無差別之理,而厭生死、欣涅槃。佛已圓滿菩薩的果德,三障皆凈,三德(即:法身德——佛性萬能體,般若德——成就一切事業(yè),解脫德——無盡的受用)齊顯,無修無得無證,究竟涅槃。因大悲心故,示現(xiàn)入世,隨緣救度無量眾生,而無一眾生可度。故無所住處涅槃是永恒常住、寂而常照、照而常寂、圓明寂照的究竟大涅槃。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釋迦牟尼佛、藥師佛、阿彌陀佛等是果地佛,而我們一切眾生是因地佛。不管是已成佛,還是未成佛,皆是一體平等,無有差別。故既不可自棄,又不可輕慢他人。皆可以般若為獨一不二的修行法門。不僅是菩薩依般若波羅蜜多故,而證得涅槃,就是十方三世一切諸佛也均不能離開般若而成就果上的智德,這里再一次重復(fù)告知大家,諸佛亦依般若波羅蜜多而成佛,除此別無成佛之道。一切大智慧無不是由自性所生。

  這里的“得”是無得之得。要得無得之得,必須首先心中了無所得,然后才能得其本來面目,即佛性。到了這個時候,無人、無我、無眾生、無壽者,連無也無,了了分明,不落斷滅。雖然寂然不動,卻是感而遂通、恒沙妙用。這即是佛的果德。

  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梵語。阿耨多羅意為“無上”,三藐是“正等”,三菩提是“正覺”,合起來即是“無上正等正覺”。無上是對菩薩之有上而言;正等是對二乘之不等(即偏真)而言;正覺是對外道之邪知邪覺以及凡夫的昏昧不覺而言。無上正等正覺乃是如來之妙覺果海。試想:連佛都不能離開般若法門而成道,眾生豈可例外?豈能另覓途徑?倘若要另覓途徑,豈非顛倒嗎?所以,不自求而他求者,皆是因地不正,實是自誤。上述的果德地位,即一切掛礙消除凈盡。這才算究竟涅槃,別無它法可得。

  以上為《心經(jīng)》的上半部,專說此法無實。下半部則反過來說此法無虛。《金剛經(jīng)》說“此法無實無虛”,就是要人既不著實,又不偏空,行于中道而不落二邊,乃是真般若智慧也。再進(jìn)一步講,心既不有,法又何依呢?法既無有,更談不到無實無虛了。所以說,“涅槃生死等空花!”

精彩推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