禪門修證指要 心銘
禪門修證指要 心銘
心性不生,何須知見。本無一法,誰論熏煉。往返無端,追尋不見。一切莫作,明寂自現(xiàn)。前際如空,知處迷宗。分明照境,隨照冥蒙。一心有滯,諸法不通。去來自爾,胡假推窮。生無生相,生照一同。欲得心凈,無心用功,縱橫無照,最為微妙。知法無知,無知知要。將心守靜,猶未離病。生死忘懷,即是本性。至理無詮,非解非纏。靈通應(yīng)物,常在目前。目前無物,無物宛然。不勞智鑒,體自虛玄。念起念滅,前后無別。后念不生,前念自絕。三世無物,無心無佛。眾生無心,依無心出。分別凡圣,煩惱轉(zhuǎn)盛。計較乖常,求真背正。雙泯對治,湛然明凈。不須功巧,守嬰兒行。惺惺了知,見綱轉(zhuǎn)彌。寂寂無見,暗室不移。惺惺無妄,寂寂明亮。萬象真常,森羅一相。去來坐立,一切莫執(zhí)。決定無方,誰為出入。無合無散,不遲不疾。明寂自然,不可言及。心無異心,不斷貪淫。性空自離,任運浮沈。非清非濁,非淺非深。本來非古,見在非今。見在無住,見在本心。本來不存,本來即今。菩提本有,無須用守。煩惱本無,無須用除。靈知自照,萬法歸如。無歸無受,絕觀忘守。四德不生,三身本有。六根對境,分別非識。一心無妄,萬緣調(diào)查。心性本齊,同居不攜。無心順物,隨處幽棲。覺由不覺,即覺無覺。得失兩邊,誰論好惡。一切有為,本無造作。知心不心,無病無藥。迷時舍事,悟罷非異。本無可取,今何用棄。謂有魔興,言空象備。莫滅凡情,唯教息意。意無心滅,心無行絕。不用證空,自然明徹。滅盡生死,冥心入理。開目見相,心隨境起。心外無境,境外無心。將心滅境,彼此由侵。心寂境如,不遣不拘。境隨心滅,心隨境無。兩處不生,寂靜虛明。菩提影現(xiàn),心水常清。德性如愚,不立親疏。寵辱不變,不擇所居。諸緣頓息,一切不憶。永日如夜,永夜如日。外似頑囂,內(nèi)心虛真。對境不動,有力大人。無人無見,無見,F(xiàn)。通達一切,未嘗不遍。思維轉(zhuǎn)昏,迷亂精魂。將心止動,轉(zhuǎn)止轉(zhuǎn)奔。萬法無所,只有一門。不入不出,非靜非喧。聲聞緣覺,智不能論。實無一物,妙智獨存。本際虛沖,非心所窮。正覺無覺,真空不空。三世諸佛,皆乘此宗。此宗毫末,沙界含容。一切莫顧,安心無處。無處安心,虛明自露。寂靜不生,放曠縱橫。所作無滯,去住皆平;廴占偶,定光明明。照無相苑,朗涅磐城。諸緣忘畢,詮神定質(zhì)。不起法座,安眠虛室。樂道恬然,優(yōu)游真實。無為無得,依無自出。四等六度,同一乘路。心若不生,法無差互。知生無生,現(xiàn)前常住。智者方知,非言詮悟。
(《景德傅燈錄》卷三十,大正五一·四五七中——四五八上)
圣嚴(yán)識牛頭法融(西紀(jì)五九四——六五七),是禪宗四禪道信的弟子,他與黃梅東山法門的五祖弘忍并峙,在牛頭山開創(chuàng)牛頭宗。據(jù)《續(xù)高僧傅》卷二十六記載,他隨三論宗的炅法師出家之時,已徧通經(jīng)史,出家后,先探空宗的幽頤,宴默於空林二十年,唐貞觀十七年(西紀(jì)六四三)住於建康的牛頭山幽棲寺之北巖下,以其慈善感應(yīng),蛇、虎、羣鹿等禽獸來馴,乃至集於手上而食。當(dāng)時牛頭山的佛窟寺,藏有七藏經(jīng)書,佛經(jīng)、道書、佛經(jīng)史、俗經(jīng)史、醫(yī)方圖符等,法融經(jīng)八載,探尋內(nèi)外諸學(xué),素養(yǎng)大豐。還隱幽棲寺。又據(jù)《景德傅燈錄》卷八所記,在貞觀年間,道信入山,見法融,端坐自若,未曾稍顧,道信問他:“在此作甚麼?”他答:“觀心。”道信又問:“觀是何人?心是何物?”法融無對,便起作禮,請說心要。道信即為他說了。但在道宣的《續(xù)高僧傅》中并未記載道信付法給法融的事,在現(xiàn)存資料中,最早提及此事的,是李華所撰的(全唐文卷三二O)。這位徑山大師是鶴林玄素,天寶十一年(西紀(jì)七五二)圓寂,離法融示寂(西紀(jì)六五六)已一百零四年。不過法融為道信的別傅,為后代所公認(rèn)。
后法融的弘化與修行來說,是一位禪教并重的大師,尤其更重於憚悟的學(xué)者。到了五十歲時,始在幽棲寺的北巖下,別立禪室。跟從他學(xué)禪的有一百多人,后來增加到三百多眾。經(jīng)常為大眾講《法華經(jīng)》等。五十九歲時(西紀(jì)六五二)受當(dāng)?shù)卦坠俚亩Y請,在建初寺講《大品經(jīng)》,聽眾千馀人。在他去世前一年,再度受請出山,到建初寺講經(jīng)。
他的著作有、、《凈名經(jīng)私記》、《華嚴(yán)經(jīng)私記》、《法華經(jīng)名相》等,F(xiàn)存僧璨的與法融的相對照,可產(chǎn)為姐妹篇,思想相近,所說的問題相近,類似的句子也少。而更為精煉一些,因此,有人以為,是后人依所作的精治本,至於以之為僧璨所作,只是馬祖派下的傅說。至於,永明延壽的《宗鏡錄》卷九十七(大正四八·九四一頁)引錄了一段,又在敦煌發(fā)現(xiàn)了三種抄本,卻未見《宗鏡錄》所引用的那段文字,那是在傅抄流通中的變化,此論為法融所作,應(yīng)當(dāng)沒有疑問。
- 南禪七日(1)
- 心能轉(zhuǎn)物,即同如來--南懷瑾先生稀有開示之三
- 景德傳燈錄 第一卷
- 五燈會元 第一卷
- 授菩薩戒儀軌(一)
- 南禪七日(2)
- 碧巖錄 第一卷
- 南禪七日(4)
- 南禪七日(3)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上)
- 指月錄目錄
- 南禪七日(5)
- 指月錄卷之一
- 南禪七日(6)
- 南禪七日(21)
- 南禪七日(7)
- 南禪七日(9)
- 宗鏡錄(1-4)
- 南禪七日(8)
- 南禪七日(10)
- 禪關(guān)策進(上)
- 南禪七日(11)
- 南禪七日(12)
- 南禪七日(13)
- 南禪七日(14)
- 南禪七日(19)
- 南禪七日(20)
- 南禪七日(16)
- 南禪七日(18)
- 南禪七日(17)
- 南禪七日(15)
- 《星云大師講演集》-佛教的政治觀
- 五燈會元 第二卷
- 五燈會元 二十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三卷
- 景德傳燈錄 第二卷
- 指月錄卷之二
- 《星云大師講演集》-從心的動態(tài)到心的靜態(tài)
- 《坐禪三昧經(jīng)》上的修禪方法介紹(下)
- 宏智禪師廣錄(卷九)
- 禪宗的起源與二十八代祖師
- 禪修已收納所有佛法
- 佛法工夫在于覺不覺悟
- 修行者每天發(fā)四弘誓愿的用意
- 修佛法者,首先立堅志
- 佛教并非都勸人割愛出家
- 一會善一會惡不能長久,唯有懺悔慚愧才可長久
- 看清因緣才能在修行的同時影響他人
- 非空非有 即空即有
- 信佛就要明白世法的值不值得當(dāng)中是覺悟還是顛倒
- 游報恩寺,讓白居易暫離紅塵,享受了無盡禪味
- 希運禪師古詩《塵勞迥脫》解釋
- 從五言律詩《余住無方所》看拾得無牽無掛,逍遙自在
- 寒山和尚的大乘佛詩《嗔是心中火》講了什么?
- 王維的《過香積寺》表達了什么?
- 心本無生因境有
- 當(dāng)說別人時要不斷地省察自己
- 道謙禪師送信開悟的故事
- 聽其言,觀其行,辨其心
- 用心去看世界
- 禪宗成就的是什么佛?
- 不能自我反省,再卓越超群也只能英雄氣短
- 心有一絲掛礙就不能自在
- 禪宗與其他宗派的區(qū)別,禪宗的特色
- 現(xiàn)前修為最終一念圓滿
- 《修心要論》是弘忍作的嗎,是本什么樣的書?
- 真正理解了佛法才是真修行
- 三界內(nèi)外是空無物的
- 佛法講最后圓滿身不依據(jù)身份背景做佛事
- 深悟深參心行處
- 從禪詩《飯覆釜山僧》看詩人王維供養(yǎng)僧人飯食
- 持佛號的心是始覺 所持的佛號是本覺
- 白話詩僧王梵志《我有一方便》蘊蓄的佛理和處世哲理
- 自己要覺悟好人生
- 時而轉(zhuǎn)彎,時而放平
- 學(xué)會自利利他
- 詩僧王梵志詩作《城外土饅頭》解說
- 從有求到無求 從有學(xué)到無學(xué)
- 佛法在世間 不離世間法
- 唐代詩人綦毋潛夜宿龍興寺的的所見所聞